关于贵州黔西南州黔南州和黔东南州更名兴义州都匀州和凯里州研究

规划君何方洪 2024-05-07 10:03:44

我国目前共有333个地级行政区,其中民族自治州数量达到了30个,这些自治州多数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且绝大部分的州名跟州府县级市采用不同的独特地名,以便于自治州与州府的区别,比如伊犁州(州府伊宁市)、巴州(州府库尔勒市)、凉山州(州府西昌市)、延边州(州府延吉市)、甘孜州(州府康定市)、红河州(州府蒙自市)、迪庆州(州府香格里拉市)等。但是还有一些是以所在省的方位来命名的,比如青海省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以及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要研究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自治州。

贵州省的三个自治州均是以地处贵州的区位来命名的,由于贵州省简称“黔”,所以分别叫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对于区划地名采用方位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就有很多以方位命名的,比如山东省、陕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北省、河南省等。但是根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研究结论来看,自治州以方位命名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身的特色和特征,不利于区划地名的区分,外人非常容易搞混淆,非常不利于自治州的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

比如很多人听到贵州省这三个州,虽然知道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的方位,但是根本就不了解这三个自治州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特色。很多时候会把三个自治州搞混淆。比如火爆全国的黔东南州台盘乡“村BA”和黔东南州榕江三宝侗寨村超,很多外省人就搞不清楚究竟在贵州什么地方,甚至有人以为黔南州或黔西南州,这就很尴尬了。

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认为,贵州省的这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自治州非常有必要尽快更名了,可以考虑以这三个自治州各自的州府城市来命名自治州名,比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可更名为都匀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可以更名为凯里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可以考虑更名为兴义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来专题研究这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贵州省民族自治州更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贵州省三个方位自治州情况

(一)黔东南州基本情况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为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总体地势西、南、北面高而东部低。全黔东南州下辖1市15县,国土面积约为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8.65万,有苗族、侗族等3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81.7%,其中苗族占43.4%,侗族占30.5%,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是全国苗侗文化的核心地区。

黔东南是贵州东出长三角及中部城市群、南下珠三角及北部湾、北上京津冀及成渝的桥头堡。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二市,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二市。助推整个贵州省在区位上由西南腹地移至中南部,是最先承接广东、湖南等发达客源地进入的贵州城市。黔东南州已经融入贵阳半小时交通圈,长沙、重庆、昆明2小时交通圈,4小时可达广州、南宁、成都等城市。

黔东南是黔桂湘三省(自治区)的交通要塞,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交通网络畅达。公路有沪昆、兰海、厦蓉等国家主干道高速通达内外,沿榕、天黄、松从多条高速联通州内。高铁有沪昆、贵广两条高铁穿境而过,沿线设三穗站、凯里南站、从江站(客流量仅次于贵阳北站)和榕江站。航空有凯里黄平机场与黎平机场,天柱机场规划在建,近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交通接驳性较好。航运方面,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工程在榕江县及从江县有多个枢纽点,航电枢纽以航运为主,兼顾旅游及发电功能。

黔东南州辖凯里市及丹寨、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个县,共有60个乡(其中民族乡17个)、129个镇、28个街道,2154个村、282个居委会。

2023年末黔东南州常住人口375.73万人。年末户籍人口4899310人,比上年末增加3328人。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州生产总值13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3%。

(二)黔南州基本情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处于大西南通往华南、岭南的咽喉要津,是贵州南下出海最近通道,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022年全州常住人口347.25万人。

截至目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9个县、1个自治县:都匀市、福泉市、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州人民政府驻地都匀市。

黔南州历史悠久、人文毓秀。黔南殷周时属牂牁,秦汉时归夜郎,晋设万寿县,唐置南宁州,元建都匀、程番二府,明清分隶贵阳、都匀、平越、广顺、独山等州府。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融汇,儒、道、释多种思想并流发展。西汉著名经学家尹珍开西南痒序之先,明代都匀属“王学名镇”,清代西南大儒莫友芝开启“黔学之光”,贵州著名戏曲家傅玉书生长于斯。

黔南州为红色热土、志士辈出。黔南是贵州红色基因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是荔波人。红军长征在瓮安强渡乌江,在龙里、贵定完成“四渡赤水”战略转移,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先后涌现护国先驱戴勘、黄齐生,红色特工冷少农、黔中雄杰舒葆初,抗日英烈滕久寿,空战英烈全正熹,“马特洛索夫式”剿匪英雄萧国宝等大批杰出人物及桐梓坡游击队、石板寨水族抗日英烈群体、新编38师赴缅抗日勇士等英雄群体。

黔南州便捷宜游、大美黔南。黔南坐拥苗岭、麻山之脉,地处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平均海拔997米,森林覆盖率65.82%,年均气温16.6℃,年均降雨量1355.6毫米,属典型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有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绿宝石”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秘不可测的世界最大天坑群落;亿万年演变积淀的天书奇石;是中国国土绿化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承办地。现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2家,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8个(包含3个试点),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中国西部研学旅游高地。

黔南州民族团结、文化多姿。黔南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卡蒲,集布依族的包容性、苗族的多样性、水族的唯一性、瑶族的神秘性、毛南族的独特性于一体。有董蒙、怎雷、高硐、掌布等78个中国传统村落,贵定音寨、惠水好花红、三都高硐、荔波瑶山等38个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水族马尾绣”“鼓龙鼓虎·长衫龙”“枫香印染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等106项(111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完好,“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端节”“卯节”等民族节会丰富盛大。“笔尖上的水书”“舌尖上的毛尖茶”“指尖上的马尾绣”是黔南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黔南州区位优越、资源富集。黔南具有东经湘赣通沪浙、南下两广接港澳、西过云南连东盟、北上川渝进西北的独特区位,境内航空、铁路、公路、河运纵横交错,毗邻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有荔波机场;贵广、沪昆、贵南3条高铁及黔桂、湘黔2条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建成全国第一条ppp模式地方货运铁路—瓮马铁路;厦蓉、兰海、沪昆、银百等20条高速和众多国省干线互联互通;内河航运直通长江、珠江;是贵州综合立体交通条件最好、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黔南已探明磷、铝、煤等矿产资源41种,其中:磷矿储量19.19亿吨以上,素有“亚洲磷都”美誉,是贵州省抢抓“风口”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电池产业“一核两区”核心区。全州有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其中千亿级园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区7个。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20.8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80.5万千瓦,已开发130万千瓦。

初步核算,2023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80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736元,比上年增长2.8%。

(三)黔西南州基本情况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珠江上游,是三省区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素有“西南屏障”“滇黔锁钥”之称。境地山环水绕,资源独特,风光迤逦,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207.2米,最低海拔275米。

全州辖8县(市),即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下设140个乡镇(街道),其中, 83个镇、43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含2个民族乡);1291个村(居)委员会。州境除汉族外,现共居有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黎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侗族、蒙古族、白族、水族、土家族、满族、藏族、哈尼族、仫佬族、朝鲜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

全州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排列第26位。全州面积中,陆地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山地9048.55平方千米,占53.8%,丘陵2503.8平方千米,占14.9%,盆地739.38平方千米,占4.4%,河谷坝子4520.28平方千米,占2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4人。

1981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地区及安龙、贞丰、册亨、望谟4个自治县建制,建立黔西南州及安龙、贞丰、册亨、望谟4个县。1982年5月1日,正式建立黔西南州,州府驻兴义县城。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县,建立兴义市。

南(宁)昆(明)铁路,沪(上海)昆(明)高铁,汕(头)昆(明)、镇(宁)胜(境关)、晴(隆)兴(义)、惠(水)兴(仁)、望(谟)安(龙)、罗(甸)望(谟)、紫(云)望(谟)等高速,324和320国道等级公路横贯州境;盘(州)兴(义)高铁开工建设;兴义万峰林机场开通贵阳、武汉、福州、重庆、宁波、温州、长沙、南京、珠海、深圳、重庆、上海、西安、广州、成都等航线;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基本建成;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建成投用;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二、贵州省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自治州名称由来

贵州省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自治州,其区划专名均跟贵州省的简称“黔”有关,也就是围绕贵州省的简称,按照各自在贵州省的方位进行的命名:位于贵州省东南方位的自治州被命名为“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正南方位的自治州被命名为“黔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方位的自治州叫“黔西南州”。但是这三个自治州的命名时间却有所不同,因为贵州省最先开始命名的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当时的黔西南州还没有成立,而是叫兴义地区(地区为省政府的派出地区,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所以黔西南州成立取名是依据已经成立的黔东南州和黔南州,所以按照惯例而成立了黔西南州。

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首先带大家了解最先开始命名的黔东南州和黔南州,这两个州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时间完全相同,因为这两个自治州是同一个文件上报国务院,也是同一个文件批复成立的。1954年,全国各民族自治地区都按照国家要求,纷纷研究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所以贵州省民族委员会遵照中央、贵州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初步方案,经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后,报送贵州省人民委员会。

当时贵州省为什么要命名为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呢?因为黔东南州境内历史上曾经设立过地级的黎平府和镇,黎平府和镇远府所管辖的范围包括了如今黔东南州的多数县份,如果要采用历史上这个区域的地级区划名为命名这个自治州,那么无论是黎平府名还是镇远府名都不合适,毕竟这两个府并没有包含完整个黔东南州所有县市,无论是叫镇远自治州,还是叫黎平自治州,都不足以让另外一个区域的县市服气。所以就需要改一个更能代表整个黔东南各县市的名字,所以经过当地官员和专家研究,干脆就以贵州省的简称“黔”作为州名第一个字,而以黔东南州在贵州省的方位“东南”组合而成“黔东南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当时在确定黔东南州名以后,黔南州的名字也就好取了,正好参照黔东南州以方位命名方式,将位于贵州省正南方位的黔南区域命名为“黔南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尽管黔南州在古代曾经设立过地级的都匀府,但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明朝时设立的都匀府管辖地方相当于今天黔南州的都匀市、凯里市、麻江县、三都县、平塘县、独山小等市县地,清朝时将都匀府的管辖范围扩大到了今天荔波县、丹寨县等县。都匀府的范围跟黔南州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当时的专家们认为取名都匀自治州也并不合适,最佳方案就是黔南州。

在确定这两个民族自治州的区划专名(黔东南州和黔南州)以后,于是中共贵州省委于1956年1月27日同意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1956年2月17日,由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正式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请示报告。1956年4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7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设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行政区域”的决定。

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56)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销了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县、丹寨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5个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下辖16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国务院(1956年)国议字第30号文件批复撤销都匀专区和贵定专区,成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设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都匀县。8月20日黔南州人委发出《关于撤销都匀专署的通知》,正式撤销都匀专署。

在黔东南州和黔南州成立25年后,也就是在1981年9月21日,国务院以“(81)国函字121号”作出了“关于贵州省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贞丰、望谟、册亨安龙四个县的批复”,同时撤销了兴义地区。当时贵州省在计划设立黔西南州的时候,原本拟定的称谓叫“盘江自治州”,而不叫“黔西南自治州”。但是当时的专家和官员认为,贵州省在25年前设立的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均是以方位命名的,黔西南州也不能例外,所以一致研究决定沿用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命名惯例,所以建议设立黔西南州。

兴义地区行署接转国务院同意撤区建州的批复后,将在筹建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以中共兴义地委、兴义行署的名义于1982年2月16日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呈送了《关于建立黔西南州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在得到了贵州省的批复后,兴义地区于是年4月19日至28日在兴义召开了政协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了州政协领导班子;20日至29日,在省委、省人大的指导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兴义召开,选举了州人大常委会、州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及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完成了建州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并于1982年5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大会”,其简称“黔西南州”的称谓也一直延续至今。

三、关于贵州省三个自治州的命名其实是符合国家关于自治州命名有关规定及未来可以考虑更名的条件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三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第十六条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乡名称,一般由地域专名、民族全称(包括“族”字)和相应自治区域通名组成。贵州省的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三个自治州的命名均符合地名命名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第三条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时,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第六条规定: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如下:(一)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

根据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含义明确、健康,不违背公序良俗;符合地理实体的实际地域、规模、性质等特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不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不以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不以企业名称或者商标名称作地名;国内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全国范围内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的乡、镇名称,同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地名称,同一个建成区内的街路巷名称,同一个建成区内的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不以国内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历史文化遗产遗址、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划专名;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名称,一般应当与所在地地名统一。

法律、行政法规对地名命名规则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地名依法命名后,因行政区划变更、城乡建设、自然变化等原因导致地名名实不符的,应当及时更名。地名更名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第二条规定:行政区划应保持稳定。必须变更时,应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四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者合并;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调整或者变更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及地名,应当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民族代表人士充分协商,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贵州省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自治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黔南州其实是完全符合规定的。而且要想更名,其难度比较大。因为根据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地名更名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的规定,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黔南州已经使用几十年时间了,完全具有了中华历史文脉和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所以要想更名,理由如果不是足够充分,其难度无异于登天。但是《地名管理条例》同时也规定了,地名依法命名后,因行政区划变更、城乡建设、自然变化等原因导致地名名实不符的,应当及时更名。假如贵州省三个自治州存在行政区划调整、城乡建设和自然变化,其实是可以更名的。经过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认为,贵州省黔东南州正在试点“州辖区”,假如国家最终同意贵州省三个自治州实施“州辖区”改革,那么就符合了我国现行的地名管理条件中的更名条件,也就是说贵州省这三个以方位命名的自治州,在未来也是可以实施更名的。

四、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命名和更名的有关情况及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

我国目前有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吉林省9个省和自治区,其中以地域方位命名的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我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9个自治州,占全国自治州总数的30%;以州府所在地命名的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7个自治州,约占全国自治州总数的23%。

上述少数民族自治州中除民族名称变更的外,涉及地名名称变更的仅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及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州辖恩施市和巴东、建始、利川、来凤、咸丰、宣恩、鹤峰7县,共8个县市。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是方位命名的典型,因为湖北省简称为“鄂”,而该自治州就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区,所以叫“鄂西自治州”完全就是方位命名的典型。

但是在鄂西州成立十年之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认为,鄂西并没有体现当地的特色,而且鄂西州在设立自治州之前的名字叫“恩施地区”,而“恩施”两字与今恩施州,与恩施人民难舍难分,就“施”来说,已有1400多年的时间,就“恩”来说,也有280多年时间。所以当地政府觉得有必要将鄂西州更名为恩施州,于是向国家提交了更名的请示。

1993年4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1993】36号文批复同意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国共产党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亦更名为中国共产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湖北省鄂西州更名为恩施州,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更名提供了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和路径。当初鄂西州更名为恩施州,就是因为鄂西州名太过普通,没有体现恩施州当地的特色,不利于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所以才考虑更名为州府恩施市的名称,最后改为了恩施州,出现了恩施州与恩施市同名的现象。那么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完全可以考虑借鉴恩施州的经验,毕竟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以方位命名的贵州省三个自治州完全不利于当地的旅游业宣传和招商引资,而且还会混淆三者的特色。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这三州可以借鉴鄂西州更名恩施州的经验,分别更名为凯里州、都匀州和兴义州。

五、贵州省三个方位命名的自治州以州府驻地市名更名的可行性分析

贵州省三个方位命名的民族自治州现行称谓更名为州府驻地市名称或其他名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先例可循。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在前面已经说了恩施州与州府恩施市同名,其实我国还有不少的自治州名与州府城市同名的情况,比如甘肃省临夏州与州府临夏市同名,而且还出现了临夏州、临夏市与临夏县三个区划名相同的情况。云南省大理州与州府大理市和曾经的大理镇(大理古城)同名,新疆昌吉州与州府昌吉市同名。

四川省的甘孜州和阿坝州及云南省红河州虽然跟州府康定市、马尔康市、蒙自市不同名,但是却跟州辖县的甘孜县、阿坝县、红河县同名。所以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黔南州分别以州府凯里市、兴义市和都匀市更名州名也是可行的(凯里州、兴义州和都匀州)。

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自治州更名审批权限属国务院,行政区划由民政部门分级负责管理,州名变更申请主体应为自治州人民政府。鉴于自治州更名属重大事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建议各自治州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稳慎开展州名更改工作。涉及民族工作部门职责,省民宗委将根据职责权限依法做好配合工作。

六、其实黔西南州在筹备之处就计划设立非方位命名的盘江州,这位三个自治州未来更名提供一点借鉴

当初贵州省在撤销兴义地区后为什么不叫“兴义州”而称“黔西南州”呢?其实在40年前,兴义地区行署关于撤销地区改建为自治州的报告中拟定的称谓叫“盘江州”而不叫“黔西南州”。

1981年3月14日,兴义地区行政公署根据全区下辖之8县均为南北盘江所环抱,史秒“盘江八属”,其区域的布依族、苗族系省内主要聚居区的实际,从体现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考虑,申请撤销地区改建为自治州的称谓就拟定名为“盘江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以兴署发(1981)13号文向省政府提出了《关于成立盘江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报告》,建议兴义为州府所在地。

1981年3月23日上午,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了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审议了兴义地区行政公署关于成立“盘江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报告”。据悉,当时参加省政府常务会议的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兴义地区改建为自治州符合党的民族政策,认为先于兴义地区建州的都匀,因位于黔省的南部而称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省东南部的凯里称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兴义地区位于黔省的西南部,撤区建州的称谓亦应称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致意见,形成了“(81)黔府14号党务会议纪要”。同意兴义地区行署改建为自治州,定名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设在兴义。命贵州省民政厅、省民委按照议定意见代省政府拟定呈送了“(81)黔府通95号”向国务院的请示报告。

七、关于贵州省三个自治州更名的必要性研究

一是贵州省三个自治州假如改名后,将让地名更容易清晰,不容易混淆。现在很多外省人对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三个自治州的名字表示很疼痛,根本就难以区别和记忆。而黔南州表面上有“贵州南部”的意思,实际上其“版图”都跑到了黔中地区,接壤了黔东北和黔北。所以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黔南州并不是完全符合区位情况。

二是黔西南州的州府兴义市、黔南州的州府都匀市、黔东南州的州府凯里市的城市名字更具有代表性,例如许多外地游客来了西江苗寨和村超、村BA,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到达了雷山县、榕江县、台江县,反而认为自己在凯里。这样更有利于整个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进一步做大做强州府这个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这个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整个自治州的发展。

三是除了黔东南州的州府凯里市没有多少历史底蕴之外,黔西南州的州府兴义市和黔南州的州府都匀市都十分具有历史底蕴。这三个州府都完全能够代表整个自治州,以这三个州府来命名整个自治州,有利于团结和凝聚整个自治州,有利于自治州的团结和谐发展。

四是“黔西南”不能突出地方历史,“兴义”更具历史价值。纵观黔西南州的建制沿革,从春秋战国直到现今,有过盘州、普安卫、普安州、安南卫、安南所,南笼厅、南笼府等称谓,直到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为兴义府。自此“兴义”作为地级行政名称从清朝至近代沿用了两百多年,直到1981年9月21日撤销兴义地区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后“兴义”才停止作为地级名使用。

“兴义”也是出“普安”以外历史上作为黔西南这一地区沿用最长的地级名,“普安”作为黔西南地级名历史虽久远,如今却不是首府所在地,而且并无了详细历史记载,还有非州内的盘县坐过普安首府,更为普安不恰当,连历史记载文献都带有兴义二字,关于黔西南这一地区最详细的历史记载也源于兴义府志。曾经作为过兴义府的首府安龙县也将在义龙试验区的建设下纳入“大兴义”建设范围,这样“兴义”的名称更可以代表作为一个地级名称来使用,还比黔西南更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

五是未经考证研究设置的黔西南地名致使混淆难以区分,没有独特性。贵州三个自治州,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很多人有所耳闻,但连省内多数人都难区分致混淆,别说对外宣传了。当初取名时因为时代背景脱节,远见性低,更名未经详细论证一味模仿其他二州。贵州3个自治州也是全国30个自治州里唯一首尾字重复的,共同点是都有黔和南2字,黔西南和黔东南黔、南仅有一字之差,这在地名里是一大败笔,混淆视听让人无法记住。目前临近兴义的地区知道兴义,很多却不知道黔西南,很多外省人模糊知道黔南、黔东南或黔西南但分不清,多数也没听说过首府兴义。混淆将会对黔西南的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吸引人口聚集等等带来巨大损失。

八、关于贵州省三个自治州更名的弊端分析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均成立于1956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2年,距今时间较长,名称沿用至今,三个自治州的名称早已被广大干部群众认同和接受。三个自治州名称的指向方位也很明确,不易造成方位和区域混淆。如果将三个自治州由现在的方位命名变为地域命名(如以三州州府所在地命名自治州)或其他名称,可能会带来地域范围表述缩小,指向行政区域范围改变等问题。

且州、市(县)两级政区沿用同一专名违反了《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的规定。同时,变更自治州名称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一是名称的宣传推介需要重新投入;二是包括单位牌匾、公章、户籍管理、各种证件等都需要相应更改;三是地名变更不仅涉及三个自治州,还涉及到国家层面的诸多信息管理方面内容的变更,既增加了行政成本,也直接牵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审慎稳妥开展。三个自治州如确需更名,须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变更方案,按照法定程序逐级上报国务院和党中央审批。

0 阅读:0

规划君何方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