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水画名家杨天佑先生作品:虚实结合,彰显中国山水画之魅力

蓝鹰书院 2023-07-10 06:08:39

图/杨天佑

文/本院首席鉴美官  秋香

杨天佑先生天赋异禀,加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其潜心研习古典山水画与现代水画技法,苦心孤诣,终究成为我国画坛之中的一位山水画名家。

其不仅能将传统山水画之技法发扬光大,亦能另辟蹊径,大胆创新,自成一派。因而欣赏其山水画作品:虚实结合,彰显中国山水画之魅力!

此画名曰《后山幽溪图》,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看一眼便让人为之心动。杨天佑先生使用精妙的皴擦之技法,生动展现出山峰之气韵,叫人叹服。用墨也近乎完美,时而用淡墨勾勒出远山之虚无,时而又用浓墨刻画出近处的翠树与山石之神韵,浓淡相宜,甚妙。

极目眺望,只见远山若隐若现,那一缕缕云烟宛然天上宫阙里的袅袅仙气,把这远山点缀得仙气飘飘,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美哉妙哉。

近处,密林郁郁葱葱,与青峰相互依偎,长久不分离。山巅之上,翠树环绕之下,隐约可见两座小屋。这座青峰并不险峻,却充满灵气和仙气,因而,这里隐居的应是仙人,而非凡人。

右侧还有一条比较隐蔽的山道,直通山下。山下,是一泓溪流,溪水潺潺,碧草如茵。若是此刻能坐在溪水边,或许还能欣赏溪水中嬉戏的小鱼儿。

此画名曰《龙隐峡栈道》,墨色清丽,墨韵典雅,浓墨与淡墨随意切换,巧妙融合,构图严谨巧妙,笔法精到,运笔自然,意境秀逸隽永。

此地并无绵延不绝的山峦,却依然奇险无比,崖壁之上,仅有几株秀树挺立。山色呈现出碧蓝色,颇为美艳。

有一小屋矗立于山巅,山间那一帘飞瀑最为神采奕奕,飞流直下,不仅为此地增添了许多活力,更凸显出山峡之陡峭与壮丽。

远处,近处皆是烟岚云岫,让这恬静的山峡更多了几分清幽。山间有精致的木桥最为惹眼,不难发现,杨天佑先生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木桥。

线条细腻流畅,有条不紊,足见其画技之精湛。木桥上,不时有行人徒步往来,也让这一幽静的山峡更有生机。

木桥之下,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没有一丝激流惊涛,因而山峡也瞬息之间变得愈加清逸、祥和。

此画看起来颇为简单,画中并无太多自然景物,却依然意境悠远,让人一见倾心。

杨天佑先生用苍劲老辣的笔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茅屋、翠树,以及一名临江远眺的农夫,且惟妙惟肖,气韵十足。远山则是用淡墨刻画出来,如梦似幻,有种朦胧的美。

画技高超的画家很多时候都喜用简单的笔墨,描绘出事物的神韵,而杨天佑先生亦如此,不得不惊叹其技艺已然出神入化。

此画名曰《云岭飞瀑图》,乍见之下,就觉此画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只见远山高耸入云,却又因云烟弥漫,而显得神秘莫测,活似不愿为世人所察觉的隐士一般。

画中的青峰绽放出蓝盈盈的华光,因而颇为艳丽动人,若五彩斑斓的蓝宝石。只想让人尽情地欣赏把玩,迷恋不已。

一山一石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富有灵气。杨天佑先生用浓墨和淡墨,将山间的密林刻画得气韵非凡。山腰间,还有两户人家。

山间那一泓飞瀑堪称此画的点睛之笔,闪闪发光,俨然一条白龙,灵动自如,在山间恣情漫舞。

近处,亦是一番别样的美景。山间,秀树枝繁叶茂,几户人家在此久居,不禁让人羡慕。河畔,一叶孤舟静静地躺着,为此画增添了许多情趣。

此画中的山水真可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此画名曰《携琴访友图》,顾名思义就是一位技艺超凡的琴师前去访问自己的好友。此刻正值黄昏时分,已是黄昏独自愁。

这位琴师的知己独坐屋中,眉头紧锁,思念着琴师,他不住地在心中想着,不知何时方能再与好友相逢。

其实,他不知,此时琴师已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亲自登门造访,欲与好友重逢。不难想象,一旦二人相见之后,必是欣喜若狂,遂于屋中吟诗弹琴,把酒言欢。

此画以实为虚,以虚为实,画意深邃,意象统一,情与景融合。飞瀑、急流、飞鸟为画面增加动感与趣味,苍松、云雾则将青山绿水点缀得神秘、清幽。

此画描绘的并非多山的洛阳,但是凝望着画中的青山,此刻仍想感叹:“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总之,欣赏杨天佑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会身临其境,感悟到这自然山水的灵韵,并会心生一种淡泊宁静之美妙。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