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彭德怀重回大渡河,惊奇发现:就算炸了泸定桥,红军也能渡河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4-07 16:28:41

1935年5月份,红1军团1师成功过了大渡河。后来,上级让红1军从安顺场接着过河,去对岸帮忙掩护其他部队。但等红1军到了河边才发现,安顺场那边只有几条小船,要靠这些船把几万红军都运过去,没有一个月根本搞不定。可这时候敌人追得紧,情况紧急得很。要是被敌人追上,把红军堵在渡口,那可就全完了。

就在这紧要时刻,毛主席瞧见了大渡河两边有座泸定桥,他马上下命令,叫红1军和主力军分成两队,分别从河的左右两边往泸定桥冲。这一路啊,真是山又高路又远,红军硬是一天走了240里地,真是个奇迹。

杨成武上将回想起那段紧张刺激的经历,感慨万分地说:“那晚急行军,我们走得那叫一个艰难,三步一摔,五步一跳,整个队伍跟飞似的往前冲。”四川的山路那叫一个曲折,红军不分昼夜地赶路,趁着敌人休息的空档,还是全速前进,就像一条永远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长龙。拿下泸定桥这一招,是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环,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一、刘文辉不听命令,拒绝炸桥】

当时那个情况,蒋介石是咋想的呢?可能有人觉得,直接把泸定桥炸了不就省事儿了嘛,为啥国民党那边没这么做呢?

老蒋心里早有个盘算,他觉得红军肯定会走大路去渡河,所以早早就让刘文辉的川军在那里候着了。但没想到,红军却从安顺场那边冒了出来,这下刘文辉急了,心想泸定桥怕是要出问题,赶紧调派人马奔泸定桥去了。

真没想到,5月29号那天,红军居然就到了泸定桥。说起来,刘文辉的川军也就比他们早到了一天晚上,结果红军趁川军还没站稳脚跟,一下子就发起了攻击,眼看着泸定桥就要被红军给拿下来了。

前几天,蒋介石还带着老婆宋美龄,还有参谋团的头头们,站在一旁看热闹,乐滋滋地跟洋顾问端纳吹嘘,说他是怎么摆兵布阵,指挥军事的。可谁能料到,才过了几天,形势就大变样了,红军像洪水猛兽一样猛扑泸定桥,这完全打乱了老蒋的算盘。

蒋介石一看这阵势,心里头也乱了套,赶紧发电报,火急火燎地命令刘文辉,让他赶紧带人去把泸定桥给炸了。

你赶紧吩咐人去炸了泸定桥,千万别让他们过了河!蒋介石在电话里催着刘文辉。可刘文辉压根没当回事,他跟蒋介石说:“别急嘛,我得先看看啥情况再做决定。”说完,咔嚓一下就把电话给挂了。

这时候,手下匆匆跑到刘文辉身边,焦急万分地喊道:“军座,红军马上就要去夺泸定桥了,咱们得赶紧下命令把它给炸了!”

听到这番话后,刘文辉并没有急着让手下炸掉泸定桥,反而是让他们多派些人来,把桥上的竹木板都给卸掉。他还特别交代:不管怎样,这桥就是不能炸!

川军的兄弟们对刘文辉的做法心里都犯嘀咕,但也只能按他说的做。不过,木板被搞没了,红军就抓着桥上的铁链子,一点点往桥那头爬,没多长时间,就把泸定桥给拿下来了。

【二、渡河成功,刘文辉不炸桥的原因分析】

一听到红军居然抢下了泸定桥,蒋介石火冒三丈。南京政府那边立马把刘文辉给抓了起来盘问。高层的人几乎是拎着他的脖子,恨恨地问他:“你咋就不听蒋委员长的,把泸定桥给炸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其实,只有刘文辉心里最清楚。那时候,国内军阀多得是,刘文辉对蒋介石特别不感冒,根本不想听他的。毕竟,川军的军阀们可不是靠蒋介石那点小恩小惠活着的,那些大军阀,背后往往都有帝国主义撑腰呢。

蒋介石表面上把国内的军阀势力都给整合了,但实际上,还有些军阀心里并不买他的账,刘文辉就算一个。刘文辉对蒋介石有不少意见,他们俩互相看不顺眼,要想让他们俩意见统一,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另外,泸定桥这个地方,那可是军事上的关键位置,对川军来说也是宝贝疙瘩。想当年,康熙爷为了藏区和汉区的人们能方便走动,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才修了这座桥。四川这地界儿,到处都是难走的山路,要是想另外修条路,那可得花大钱、费大力气。刘文辉心里明白,要是为了拦红军把这桥给搞坏了,那可太不值当了。

刘文辉决定把泸定桥上的木板给拆掉,他心想红军看到那么深的悬崖和急流滔滔的江水,肯定不敢轻易往前走,等仗打完了,这些木板还能再铺回去。可没想到的是,红军的行动快得像一阵风,川军还没搞清楚状况呢,红军就已经到了泸定桥,两边立马就开打了。

另外,刘文辉严重低估了红军的实力,他觉得红军就算成功渡河,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看到这儿,咱们真该觉得幸运,还好刘文辉他们没听老蒋的,真把泸定桥给炸了,要不然,那几万红军可就凶险万分了。

【三、彭老总故地重游】

说起来,刘文辉这人挺有原则的。内战一开始,他就站出来反对老蒋一个人说了算,还不肯出兵去打内战。等到新中国成立了,他还在西南军区当过军委的副主席呢。

到了1965年那会儿,彭德怀担当起了西南建设的重任,他专程跑到泸定桥去回忆往昔。对于那段历史,他有自己的见解:就算泸定桥当年真的被炸掉了,红军也能从康定那边的河段过大渡河。康定那边的河水清亮得很,水流也温和不少,战士们游游泳就能稳稳当当地过河……

彭德怀瞧见这场景,心里头不由得感慨起红军长征那会儿的苦,“金沙江水拍打着陡峭的山崖,浪花都热乎乎的,大渡桥上铁索冷冰冰的”,毛主席那诗写得可真是贴切到位。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彭德怀一过大渡河,就直截了当地说。他坚信,就算川军真把泸定桥给炸了,咱们也能找到法子过河。共产党人的意志,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

抢夺泸定桥那一仗,对红军来说至关重要,简直是生死攸关,也是长征路上让人难忘的一大战役。到现在,还有好多电影电视剧演这一幕呢:红军在万丈深渊的上方,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晃晃悠悠的铁索上往上爬。这个场景,简直就是经典中的经典,一直都在告诉我们,我党我军不怕困难,啥都敢试试,啥都能打败的革命劲儿。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