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身染怪病,被迫跟人远行千里,竟在异乡与丈夫相会

尔文史读 2022-08-25 16:14:19

唐朝开元年间,长安城里有个名叫伍遥铮的读书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母亲华氏将他养大成人,指望他能好好读书,日后有所出息。然而,让这一对孤儿寡母没有料想到的是,在伍遥铮十六岁这年,母亲染了重病,不治而亡。

华氏临终时,拉住儿子的手,反复叮嘱他,千万不要荒废了学业,还让他去投奔远在云南当差的舅舅,好继续读书习文,日后考取功名。伍遥铮等过了母亲的七七后,将只有几间破屋的家托付给好友照看,就独自前往云南,去找舅舅讨生活。

不过,等伍遥铮不远千里来到云南后,得到的消息却是舅舅早已因病离世。舅舅当年只身到云南当差,虽然娶了当地女子为妻,但因舅舅已经不在人世,这个性情极坏的舅妈根本就不认伍遥铮这个外甥,还将伍遥铮一顿棍棒赶走。

伍遥铮虽然受了苦难,但他却惦记着把舅舅的尸骨移回老家长安。这天,伍遥铮正在舅舅的坟头上痛哭时,遇到了前来给舅舅上坟的生前好友肖康。肖康听了伍遥铮的遭遇,念及旧情和在同情心驱动下,就想帮助他。

于是本就不富裕的肖康就对伍遥铮说了一门亲事。原来附近有一个姓白的富户,是肖康的好友。白家有一个女儿,年龄与伍遥铮相仿,相貌才学都很出众。因为择偶条件比较高,所以一直待字闺中。

肖康说伍遥铮长得一表人才,也很有学问,当地人无人可比,就特意推荐了伍遥铮去做白家的上门女婿,想必将来白家人会帮助伍遥铮的忙。伍遥铮对此觉得有些唐突,可他又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白家。

进了白家的大门,伍遥铮的眼睛就忙不过来了,白家可不是一般的富足,房子高大气派,雕梁画栋,家中有花园鱼池假山,仆役也是成群结队。

白老翁见了伍遥铮,简单交谈了几句,对伍遥铮非常满意,当下就设宴款待。席间白老翁不断地夸伍遥铮不但一表人才,还饱读诗书,当下就要将女儿白雪梅许配给伍遥铮,并让他们当即就完婚。

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了,伍遥铮恍若梦中,但这毕竟是人生大事,他就说要认真考虑一番,并把自己要将舅舅的尸骨运回长安安葬的事说给了白老翁,还求白老翁给予帮助。

也许是白老翁惜才心切,他当即表示,只要伍遥铮与女儿成婚,并相处够了三日,就给他足够多的银子,并安排家仆与他同行,把舅舅的尸骨送回长安。

白老翁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伍遥铮再也无法推辞了,只得叩谢答应与白雪梅完婚。

当下,大喜过望的白老翁就立即吩咐家仆布置新房,张灯结彩。次日,在白老翁的主张下,伍遥铮与白雪梅结拜天地,结为夫妻。

当天晚上进了洞房,掀掉了新娘的盖头,伍遥铮才得与白雪梅见了第一面。让伍遥铮再次吃惊的是,白雪梅不但长得如花似玉,而且肤白娇羞。伍遥铮见状,顿生爱慕之心,还后悔起不该说几天后就回长安的话来。

洞房花烛前,伍遥铮与白雪梅对坐,二人默默相视,一对金童玉女,渐渐脉脉含情起来。可是,双眼饱含凄然之色的白雪梅,又令伍遥铮觉得她楚楚可怜。于是伍遥铮就上前来为白雪梅宽衣解带,准备同房就寝。

然而,白雪梅却将伍遥铮推开了,还自顾自地捂着脸哭了起来。伍遥铮顿时不知所措,赶紧走近要安慰白雪梅。可是白雪梅起身后,推开屋门四下张望了一下,见屋外没有人,就赶紧紧闭了门窗,这才转过身来,低声对伍遥铮说了缘故。

原来,白雪梅得了当地人少有人得的一种怪病,按当地人传统的治疗方法,此病要与男子合欢后,才能得以治愈。可是,这病就此会转移到男子身上,而男子发病后,很快会因无法治疗而全身溃烂身亡。白老翁之所以答应了给伍遥铮许多银两,让他回长安安葬自己的舅舅的尸骨,目的就是为了治好自己女儿白雪梅的病。

听到白雪梅所说的真心话,伍遥铮顿觉五雷轰顶,头皮发麻。“这可怎么办呢?”伍遥铮一时间没有了办法,他不想眼睁睁地让白雪梅等死,但也惧怕怪病转移到自己身上。

正在伍遥铮六神无主之时,白雪梅已经收拾了一包银子和日常用品。然后悄悄对伍遥铮说:“相公,这些东西你先收好。接下来的三个晚上,你我和衣而眠,白天就当什么事也不知道,恩恩爱爱做三天夫妻。三天后,你就带上这些东西,把你舅舅的遗骨带回家乡去吧!”

伍遥铮见白雪梅如此有情有义,登时感动不已,略人思考后,咬牙说道:“完婚同房是我死,否则就是你身亡。既然我们都有情有义,不如我们二人一起自尽,九泉之下再续夫妻之缘!”

白雪梅见伍遥铮虽然是个读书人,但也是个铮铮铁骨的汉子,更是动情地说:“伍郎,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你身为男儿,胸怀大志,还有要把舅舅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的重任,不可意气用事呀!如果苍天有眼,你我二人来世再做夫妻。”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伍遥铮和白雪梅二人就发下了来世再做夫妻的誓言,此后三天,二人相敬相爱,如同新婚夫妻亲密,夜里就和衣而眠。虽然期间伍遥铮有几次不能自持,愿以身相报,但都被白雪梅阻止了。

三天后,白老翁对女婿伍遥铮的态度变得冷淡了,伍遥铮只得收拾东西,挥泪拜别新婚妻子白雪梅,带着舅舅的遗骨往家乡长安城走去。

伍遥铮回到长安城的家,安葬了舅舅的遗骨,用余下的钱开办了一个学堂,做起了教书先生。闲暇时光,每每想起在云南的短短时光,还有与白雪梅三天的夫妻感情,时常出神发呆,还在心里默念着:“雪梅娘子,如今如何是好?”

再说伍遥铮离开了,白老翁以为女儿的病转走了,高兴之作,就重新给了女儿张罗起婚姻大事,可是还未等找到合适的人选,十六岁的白雪梅就发病了,身上开始出现红斑。白老翁大惊之下,追问女儿原因,这才得知女儿并未与伍遥铮同房,而原因却是女儿自己死活都不愿意害了伍遥铮。

于是,白老翁在大怒之下,将女儿白雪梅送到山中建的一座孤宅,让她自生自灭。在孤宅独自生活的白雪梅伤心不已,一下郁闷时想要自杀,刚挂上自缢的绳子,却被一个过路的中年男子给救了下来。

男子自称自己姓华,本是长安人,数年前来云南做事。如今事已经做完,要回长安家乡,就问白雪梅知不知道一个叫伍遥铮的读书人,认不认识他。男子还说和伍遥铮是熟识的同乡,听过伍遥铮提起过白雪梅。眼下他要回长安城,如果白雪梅愿意,可以带着她一起到长安城,找到伍遥铮。

白雪梅一听可以再见到伍遥铮,当下精神倍增,就跟着中年男子一路赶回长安城。一路上,华先生与白雪梅以父女相称,华先生吹笛子,白雪梅唱曲,边卖歌艺边赶路。

几个月后,两人终于来到了长安城中。华先生领着白雪梅到了一家学堂外,对白雪梅说:“这个就是伍遥铮开办的学堂,你自己去吧!我们就此别过,若是见到伍遥铮,他问起了你怎么来的,就说是一个叫华世萨的人送你过来,并向他道谢啦。”华先生说完,头也不回地转身走远了。

白雪梅半惊半喜地敲开了学堂的门,开门人正是伍遥铮。原是夫妻的二人离散数月,再见时只有相拥痛哭。此时的白雪梅因病魔缠身,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迷人风情,她在相貌堂堂的伍遥铮面前失去了自信,进而就想着见过一面了,自己就可以安心离开了。

然而伍遥铮哪里舍得让刚见面的白雪梅离开,就亲自动手为白雪梅拾掇住处,安排床铺。伍遥铮一边干活,一边和白雪梅说着话,忽然就问起了她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白雪梅就把华先生所嘱咐的话学说了一遍给伍遥铮,当伍遥铮听到是华世萨陪她来的时,差点惊掉了下巴。

原来叫华世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客死云南,遗骨被伍遥铮运回长安的舅舅。“难道舅舅成仙了不成?”伍遥铮对此心中惊奇不已。

此后,白雪梅就与伍遥铮同住一室,但仍是与他分床睡。白天伍遥铮忙着读书教书,白雪梅就在屋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晚上,白雪梅一边做缝缝补补的活,一边陪着伍遥铮读书习文。

这天夜里,白雪梅口干,想要喝水,就悄悄地起身去倒水。怕惊扰到了伍遥铮,白雪梅就没有点灯,而是摸黑找水喝。白雪梅借着微弱的月光,摸到了碗,刚端起碗喝水时,一个东西掉进了碗中,还不等白雪梅反应过来,那东西就随着温水,一起被白雪梅咽进了肚里。

有东西再掉落进碗里时,白雪梅仍是没有反应过来,接连咽下了三个同样的东西。白雪梅喝完了水,吞下异物的她并没有觉得不适,就回床接着睡了。

天亮时分,白雪梅突然肚痛如绞,虽然她压低了呻吟的声音,可还是惊醒了睡在门口中的伍遥铮。伍遥铮听出白雪梅的呻吟声音不太对劲,就在惊慌之中点亮了油灯,只见白雪梅已经疼得面目狰狞,额头上不停地滚落下豆大的汗珠。

伍遥铮心疼地赶紧问白雪梅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白雪梅说夜里喝了些水。伍遥铮跑去看了白雪梅用来喝水的碗,见碗底沉着两条一寸多长的黑红蜈蚣。这蜈蚣又黑又红,黑中透着红色的亮泽,在剩余的水中泡着,通体发亮。

当伍遥铮把留有蜈蚣的碗端到了白雪梅的面前时,白雪梅这才想起了夜里迷迷糊喝水时,似乎有异物喝进了肚里。

伍遥铮得知有蜈蚣被白雪梅喝进了肚里,登时吓得脸色都发白了,他赶紧让白雪梅躺下别动,自己就要冲出家门,去请郎中来。

谁知,伍遥铮却被白雪梅一把拉住了,她无奈地说:“相公,别去了!我命就是这样,拖着如此重的病秧子身体,生不如死。就让我去了吧!”

但伍遥铮却不这么想,他还是努力挣脱了白雪梅,跑去找郎中了。可是当他带着郎中回来时,白雪梅却不在屋里,厨房里的屋顶上正冉冉地升起了炊烟。伍遥铮知道,这是白雪梅在做早饭了。

看着像是啥事也没有发生的白雪梅,伍遥铮和郎中都觉得奇怪。可是当郎中看了碗中的蜈蚣后,却惊奇地说:“伍先生啊,这可是传说中的乌血蜈蚣,奇毒无比呀。怎么你的夫人像没事人似的?”

白雪梅安然无恙,伍遥铮悬着的心这才落回到原处。吃过早饭,白雪梅说天热得难受,就去烧热水洗澡了。伍遥铮担心白雪梅还会有事,这天就没有去开学堂,他在家中一边读书,一边陪着白雪梅。

“啊……伍相公,快来呀!”伍遥铮正在屋外读书,忽然听到白雪梅的大呼小叫,就赶紧扔下书本,跑进了屋子。

梳妆台前,白雪梅捂着脸又哭又笑,见伍遥铮心急地跑进来,这才慢慢地放下手来。伍遥铮看着白雪梅,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兴奋而高兴的心情。

原来,白雪梅脸上的溃烂全都消失了,她的脸又恢复了数月前未发病时的光彩照人。美貌面容,加上凝脂般的肌肤和无比娇羞,令白雪梅更加迷人。难道真的是喝进了毒蜈蚣,除掉了白雪梅体内的毒素,也治愈了她的病?

此后数天,白雪梅再也没有出现过病症。一个月后,伍遥铮和白雪梅商量一番,二人给自己张罗着办了一场婚礼,往后就过上了正常而又幸福的夫妻生活。

来年春天,白雪梅怀孕,伍遥铮赴京赶考,获金榜题名。回家候任时的第二年春天,女雪梅产下一子,取名叫伍华生,以纪念给他们带来福气的舅舅华世萨。

读而有悟:人生遇到的事是福是祸,善良的品质不能丢。书生伍遥铮不远千里运舅舅遗骨,是有情有义之举;而白雪梅宁肯自己丧命,也不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善良的人身上。她对伍遥铮的情谊和义举,得到了华世萨的回报帮助,也使自己摆脱了不幸的人生。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