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印度姑娘远嫁中国,本以为是开启了幸福新生活,却没想到,因为和母亲分享日常的举动,引发了一场家庭危机。
她究竟做错了什么?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冲突和金钱纠葛?
米乐,一个来自印度的姑娘,嫁给了中国小伙张明。
初到中国,米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欣喜。
她时常和远在印度的母亲分享自己的中国生活:美味的蒜蓉小龙虾、新买的漂亮金项链、舒适的空调房……这一切,在米乐眼中都是幸福的象征,她也想让母亲放心,自己在中国过得很好。
米乐的分享却无意中给这个小家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在印度,米乐的家庭并不富裕。
父亲在女儿出嫁时,不仅没有陪嫁,还向张明索要了三万元彩礼。
米乐频繁展示的“富足”生活,让她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动起了歪心思。
米乐的父亲开始以各种理由向女儿索要钱财。
一开始,他只是试探性地问米乐要钱,说是母亲生病了需要医药费。
孝顺的米乐毫不犹豫地转给了父亲5000元。
看到钱来得如此容易,米乐的父亲便一发不可收拾。
“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米乐?”
印度父亲问道。
米乐天真地解释了张明为她开通的“亲密付”功能——她花钱可以直接从张明的账户扣款,每个月有5000元的额度。
这无意中给父亲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后,每个月,米乐的父亲都会编造各种理由,比如弟弟摔伤了、妹妹需要学费等等,准时向米乐索要这5000元。
米乐因为语言不通,在中国没有朋友,也没有什么开销,便将这笔钱悉数转给了父亲,从未怀疑过父亲的谎言。
时间一晃就是一年。
除了“亲密付”的固定额度,米乐还会在父亲提出其他需求时向张明要钱,逢年过节的转账更是数额不小。
张明虽然收入不错,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一年下来,寄回印度的钱竟然高达1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00万卢比。
终于,在米乐第四次在一个月内向张明要钱时,张明察觉到了不对劲。
“米乐,你们家里为什么一直要钱?”
张明问道,“整天都有人不舒服吗?
”米乐回答说:“家里的弟弟妹妹有7个,生病了也很正常吧。
”
张明开始查看自己的银行卡流水,这才发现,短短一年时间,巨额款项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印度。
他这才明白,自己被当成了提款机。
张明强压着怒火,让米乐解释这一切。
听完米乐的讲述,张明彻底爆发了。
“米乐,别再寄钱回印度了!
我们也不是很有钱!
”他吼道,“这一年,难道你们家里人生病就没好吗?
你父亲一直这样要钱,我出去赚钱都供应不上了!
10万人民币,这可是100万卢比了,你们家就是生病也用不了那么多!
”
“你赶紧跟家里断绝关系!
”张明几乎是咆哮着说出了这句话。
米乐哭了,她哭着说:“可是他们是我割舍不了的家人啊!
”
“那我们就离婚吧,米乐!
”张明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将米乐彻底震醒。
她哭着哀求张明不要和她离婚。
“老公,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想回印度生活,我一定不会再寄钱回去了。
”
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妻子,张明心里也很难受。
他知道,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至少米乐的保证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米乐的经历引发了我们对跨国婚姻的思考。
文化差异、金钱观念的冲突,该如何化解?
在面对家庭和婚姻的抉择时,又该如何平衡?
这段跨国婚姻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