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对不起,长沙合肥,我不会搞“乾坤大挪移”

城市把脉 2024-07-21 11:23:44

一种观点认为,实际上苏州1号线曾经日常都是40W+的,比4+7都多,现在已经少于4号线了。另外4号线在数据上也没有增加,而1号线实际客流并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

苏州地铁

几个换乘站,一增一减,1号线领先3号线一倍都不止。3号线是从什么时候疯狂增加的?大家都心知肚明,1和4日常都有减少,就3号线一枝独秀,还不明显吗? 站多有啥用,大部分站忽略不计......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1号线月度日均客流从未上过40w,而4号线反而是老线里面进步最大的,今年4仅主线客流,就已经超过去年4主支线之和。1/2号线同比去年同期亦有进步,并不能得出1和4日常客流有减少的结论。

3号线在11开通后确实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也很正常。搞数据当然也有,只不过搞的不是老线而是5号线——3/5三座换乘站的进站客流全算进3号线,以及唯亭进站也是算在3头上。

针对这一情形,我的建议是平常心看待,没必要搞得跟个阴谋论似的。地铁清分本就是一项复杂,而且无法做到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系统,只能靠优化清分算法来尽量拟合实际。

苏州地铁

虽说清分模型,客流划分等确实都可以人为修改,但就苏轨来说,换乘站进站客流整体划分至其中一条线上的只是少数,全网的换乘系数也没有像长沙、合肥那样出现唐突暴增的情况,在我看来苏轨已经算是比较实在的了。

苏州的换乘系数完全能匹配苏州的线网规模,整体客流数据比较客观,个别线路有部分客流调拨,但是这种影响是很小的,比如乐桥站,1换4和4换1这种换乘客流是调不了的,能调的无非一小部分进站客流。

但是这种调拨的量很小,根本不足以影响一条线的客流基本盘,目前的客流数据基本符合每天实际的乘坐情况,清分再怎么调,每天影响的也就不过一两万的数据而已,对整体数据基本盘的影响微乎其微。

一些阴谋论,乾坤大挪移,恨不得实际10万,后台分分钟调成20万的言论很可笑。

苏州地铁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0 阅读:323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