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剧荒,世超想着找点新剧下饭,刚好《黑镜》第七季上线了。
但说实话,在打开这部剧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大概率又是跟以往《黑镜》剧集一样的调调,揭露未来高科技社会的弊端,当人性的黑暗和创新科技碰撞后,会出现多么糟糕的一面。
经典英式样板戏(bushi
“实在不行,看完第一集,咱就弃坑呗。”——抱着这样的念头,俺点开了第一集,开始炫饭。
结果没想到,看完第一集我就瞬间上头,晚上觉也不睡了,一口气追完了全季的6个剧集。
因为如果说前几季是在用各种惊悚、猎奇的故事设定,来给你造成视觉感官上的刺激。
那么这一季就是在用温和的叙事,引发你的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该怎么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当你发现里面的剧情,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案例后,估计你也会像我一样,不知不觉地代入其中。
这一季,主打一个后劲大。
那么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聊。
不过先说好,虽然作为科技自媒体,世超会从科技和互联网的视角去讲这部剧,但是由于会讨论到具体的内容,所以还是有涉及一些轻微剧透,建议大家刷完剧再来看这篇文章嗷。
当然如果你不怕剧透,那接着往下看也无妨。
先说世超觉得这部剧后劲最大的一集,那就是第一集《Common People》(普通人)。
因为这集对于当下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策略,嘲讽直接拉满,并且也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面对垄断企业时的无力感。
这集讲了一对平凡夫妻的遭遇,老婆阿曼达(Amanda)得了脑肿瘤,永远醒不过来,老公麦克(Mike)在走投无路下,被一家脑神经科学公司的代表给忽悠了,让自己的老婆参与了该公司的实验项目。
而在通过手术切除脑肿瘤,植入脑合成芯片后,阿曼达终于苏醒过来,跟麦克又过上了正常生活。
但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
因为那个公司的方案有个非常骚的地方在于,他们把阿曼达的大脑意识数字化备份到了云端服务器。
这样一来,阿曼达就变成了一个“人形云电脑”,她的算力一直需要通过云端调用,不然就只是个“人形躯壳”。
所以当麦克高高兴兴地带着老婆出城玩时,发现阿曼达在离开城区后整个人会失去意识,进入待机状态。
跑去问了公司代表后,麦克才知道,原来他们订阅的普通服务,云端大脑的信号覆盖范围就只有自己所在的城区。
那超出城区范围怎么办?
“好消息好消息,我们新推出了订阅服务Plus版,覆盖范围更广,北美畅行无忧!”——公司代表开始推销新方案。
当时看剧听到这种说法时,我突然释怀地笑了。
这不是咱们现实中会遇到的订阅服务套路嘛,先用模糊的用户条款忽悠你上车,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把你套牢。
但作为一个干电焊的蓝领工人,老麦克显然支付不起800刀一个月的Plus版订阅,毕竟之前300刀一个月的普通版订阅,都需要他每天疯狂加班才付得起。
于是麦克和阿曼达放弃了订阅Plus版服务,反正只要在居住的区域里能正常活动就行了对吧?那是不可能的。
为了赚更多的钱,那家公司开始给普通版订阅用户推送广告,给阿曼达整成了“人形广告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场合,一听到关键词就给你库库念广告。
付费去广告,这熟悉的味道又来了不是?
为了避免阿曼达丢了老师的工作,麦克别无他法,只好去地下直播平台,用一些自残行为来赚取观众的打赏,然后去帮老婆升级到Plus版服务。
有一说一,麦克是真男人!
但原本我觉得该差不多得了的时候,那家公司又出骚操作。
麦克发现阿曼达明明每天睡12小时,但整个人的状态非常糟糕,就跟没睡觉一样。
再一次跑去质问公司代表后,他们才知道,原来公司又整了个“睡眠模式”——在用户睡眠的时候,公司会把该用户的空闲算力利用起来,协助处理整个服务器的运行工作。
好好好,这不就是经典的PCDN套路嘛?
咱们之前也讲过,PCDN其实就是厂商们拿你家里的宽带和设备充当服务器,给其他用户访问里面的资源。
比如某视频网站把视频放在一个PCDN设备上,这样其他用户通过访问这个设备,就可以看到对应的视频,从而节省这个网站自己服务器的带宽。
图源鲜枣课堂
这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而当这种行为以这种形式出现在电视剧中时,我只能说讽刺意味拉满了。
“我们花钱买了更贵的Plus版,应该比普通版好才对。”——对于这种连空闲算力都要压榨的操作,阿曼达表示不理解。
这个时候,公司代表搬出了经典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悖论:
“不好意思,Plus版现在其实是标准版,最新的超大杯订阅方案是Rivermind Lux(尊贵版),它不仅没有睡眠模式,甚至还能帮你提升身体的各项能力。”
听完真是给我气得牙痒痒,好想喊罗老师给她两大逼斗。
总之看完第一集,我觉得合成脑芯片、云端大脑都不算稀奇,让人感到残酷且无力的是,订阅服务所订阅的是人的一生,而这背后还有一环套一环的付费陷阱,把普通人吃干抹净。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就是一个“吃人”的世界。
聊完前面这些,咱们再来聊聊《黑镜》第七季整的一些骚活儿。
看过这个系列剧的差友应该都知道,《黑镜》制作团队很喜欢在叙事上给你整活, 搞一些打破“第四面墙”的操作。
以往影视作品用来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要么是演员盯着镜头做表情,要么就是给你讲内心OS,通过这样来打破“显示屏幕”,完成演员跟观众的互动。
但之前的《黑镜:潘达斯奈基》直接做成了互动游戏的形式,让观众来决定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而现在的第七季,他们在开始尝试更骚的操作,让剧中的东西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
比如我刷到博主@浴中奇思 的微博才知道,原来第二集有两个版本,关系到剧中非常关键的一组单词,其中一个是把Barnies变成了Bernies,另一个是Bernies变成了Barnies。
这样一来,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有记忆偏差,产生了跟剧中主角一样的“曼德拉效应”。
当然,更绝的是第四集的操作,我同样也是看完后才发现的。
是这样的,剧中讲到游戏中的赛博生命体,通过玩家反过来控制现实世界,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操作是,男主跑到警察局把二维码对准摄像头,让赛博生命体实现彻底解放。
但你猜怎么着,原来这集片尾播演员表的时候,有个一闪而过的小彩蛋——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手机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剧中游戏的下载界面。
于是我也试着扫了一下,结果真找到了这款叫做《Thronglets》的游戏。
没错,网飞为了整这个节目效果,真给你开发了个小游戏出来。
既然如此,我也下载试玩了一下。
咋说呢,就跟剧里说的一样,一开始是从一颗蛋孵化出一只小东西,然后你需要照料它,喂苹果、扔皮球、洗澡等等。
把它养好了后,它就会开始不断分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给你整得满屏都是这个小玩意。
官方游戏截图
但说实话,我玩了十分钟就玩不下去了,因为代入剧情后,觉得这玩意儿咋玩咋邪门。。。
最后,假如你要让我来给《黑镜》第七季打分的话,我会给个9分。
这6集当中除了第二集的结局有点“脑抽”之外,大部分都比较合理,没有特别明显的硬伤,还给你整了一些叙事手法上的创新。
如果你也看过前几季的话,那么你再去看第七季应该也会有跟我一样的体会,这一季在讲故事方面确实要比以前好很多。
尤其是当他们把视角放在普通人的身上时,那种共鸣是会更加强烈的。
而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想要跟大家深入探讨的:面对这滚滚而来的科技浪潮,我们作为普通人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多看差评公众号)
当然,我看网上也有挺多人说,《黑镜》第一二季惊为天人,怎么现在越来越平庸。
君不见当年首相与猪名场面。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我敢确定,那就是科幻作品的脑洞已经跟不上现实的科技爆发了。
就像《流浪地球2》里面的垂直起降版歼20C,当时大家还觉得很未来很科幻,但现在更屌的六代机都开始抛头露面了,也不知道郭导在第3部里换飞机还来得及不。。。
那这样说来,科幻作品把叙事重心放在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上,会不会是个接下来的主流趋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