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这个人真的很有意思,他搞了两次政变就当上了皇帝,要说第一次他跟姑姑太平公主合作的还算顺利,但第二次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把自己的姑姑给搞死了,爹也变成了真正的太上皇。
当时的李隆基还年轻,跟着太平公主一起搞了第一次政变,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因为他们是为了帮李旦上位才搞的政变,但是搞完了以后太平公主就成了实际掌权人。
李隆基虽然当上了太子,但是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朝廷里的大臣基本都听太平公主的,这让他很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就只能慢慢地积累自己的力量,他知道要想掌权就得先有人脉,于是开始拉拢一些对他有好感的大臣。
那时候朝廷里的氛围特别微妙,表面上看起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相安无事,但实际上两个人都在暗地里较劲。
李旦看到这种情况也很头疼,他不想看到妹妹和儿子闹翻,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皇位传给李隆基但是保留重要的任命权。
这个时候有个叫魏知古的官员跑来告诉李隆基说太平公主要造反,虽然这消息的真假现在都说不准,但是它确实成了李隆基发动政变的导火索。
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马上行动起来,他召集了三百多人准备动手,其中包括他的兄弟、大臣还有一些亲信。
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因为李隆基现在是皇帝,所以他们的行动就显得特别正当,不会被人说是造反。
在行动过程中,李隆基表现得特别果断,见到太平公主的党羽就直接下令处决,这和他之前给人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李旦听说儿子带兵进宫的时候其实挺慌的,他不知道李隆基到底想干什么,所以赶紧跑到了承天门。
这时候郭元振这个人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站出来给李隆基和李旦台阶下,说这都是奉旨行事。
李旦虽然知道这是儿子搞的政变,但是也只能顺着郭元振的话说下去,毕竟事已至此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李旦把所有权力都交给了李隆基,自己彻底退居二线,这也标志着李隆基终于实现了他的政治目标。
之前嚣张跋扈的太平公主这次是真的栽了,她躲在寺庙里整整三天,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
她的两个儿子也跟着陪葬了,只有支持李隆基的小儿子活了下来,但是被迫改姓李,算是彻底投靠了李隆基。
这件事让人感慨,不管是李隆基还是太平公主,他们争权夺利的结果就是骨肉相残,这或许就是权力的诅咒吧。
这次政变成功后,李隆基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可以说他用了非常聪明的手段,既解决了姑姑的问题,又控制住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