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山山
01现在的年轻人在做什么?裸辞,gap,搬砖,还是考公?
大家的生活轨迹好像都不一样,可是我敢保证,每个年轻人都有过相同的一件事—抑郁。
抑郁的时间或长或短,抑郁的程度或轻或重,大家越来越不开心了。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保障,我们就该关注下一个阶段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满足。
很不幸现在的年轻人正处于这个阶段,更不幸的是,信息化发展的太快。
同样的二十二岁,
有人早早成家,生儿育女早就已经完成;
有人大学刚毕业,为了一份工作东奔西跑;
有人周游世界,领略各国的风俗和风光;
有人年入百万,房产证车钥匙样样齐全......
你瞧,谁说贫富差距大的人没有交集,他们不都在互联网上在同一时间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吗。
世界是多样的,可世界这样大的落差,在无形中加大了我们的焦虑。
02要问这一代年轻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应该是接受的教育和知识更多。
我们在这一代普及了义务教育,摆脱了文盲的身份。
上背得出唐诗宋词,下解得了高阶方程,左能和外国友人交流两句“How are you”,右能将祖国的大好河山说的头头是道。
我们知道马克思,但是无法承受现实生活中的螺旋式进步,
我们知道柏拉图,但是无法在该成家的年岁只谈柏拉图,
我们知道了很多,却在看过世界之后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满足。
是的,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越来越不容易满足了。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我也并非为此而心生抱怨,只是同样身为年轻人的我有感而发。
我们开始寻求精神的共鸣,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
可是我们逐渐忘了,凡事都会物极必反:对精神世界的过度探索必将导致虚无。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我们今日的很多行为,何尝不是另一种“纸上谈兵”呢?
知识分为两部分,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
无用的知识让我们生活,能够在纷繁杂乱的世界里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我们可以温和的感受清晨的阳光和傍晚的微风;
有用的知识帮助我们生存,让我们可以在人类社会立足,让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
张爱玲在《童言无忌》里写道,凡事想得太多了是不行的。
我们知道了很多的知识并没有错,可知识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
03
关于年轻人的对抗焦虑抑郁的自救行动,并不是没有,比如去做具体的事:
喝一杯咖啡,走进菜市场;
或者认真的做一顿饭,甚至专心的洗一个澡。
最近很火的公园20分钟理论也受到年轻人的推崇:
挑一个20分钟的时间,静静的坐在公园里,什么都不做,只需要摘掉耳机,听鸟鸣,看蓝天,晒太阳。
这样微小的举动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能量,它会告诉我们,我们真切的存在于这个鲜活的世界。
王安忆在《故事和讲故事》里写道:有些事情要想明白了再做,另有些事情要做起来才明白,所以我就边想边做。
做具体的事,行适度的思考,或许是年轻人最行之有效的自救了。
共勉。
END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如果对你有所启发,麻烦分享+留言再走吧,你的点赞就是我的分享动力
我是山山,
一个专注云南解密和分享的90后,
正在靠写作输出改变自己
关注我,带你解锁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