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元年初夏,长安城内一片祥和。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暗流涌动的权力角逐正悄然展开。太极殿内,李渊坐立不安,频频望向殿外。他正等待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前来议事,却不知道这将是他帝王生涯的终结时刻。
李渊出身显赫,家族显贵。他爹是北周的国公,他妈是隋文帝老婆的姐姐。就这么个牛叉的背景,李渊从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七岁就继承了他爹的爵位,在隋朝当官的时候也是顺风顺水。
但好景不长,隋炀帝上台后就对李渊这个亲戚戒备心很重。隋朝后期,民间起义此起彼伏。李渊看准时机,一举攻下长安,建立了唐朝。

当上皇帝后,李渊开始给儿子们分蛋糕。大儿子李建成当太子,二儿子李世民封秦王,小儿子李元吉封齐王。表面看起来挺公平,实际上却埋下了祸根。
李世民当年可是冲锋陷阵的主力,立下赫赫战功。反观大哥李建成,战场上基本没啥表现。李世民觉得自己更有资格当太子,对老爹的安排很不满。
李渊,对这个能干的儿子又爱又怕。他知道李世民有本事,打仗时就派他出马。还说过只要打赢某场仗就让他当太子。结果李世民打赢了,太子位却给了大哥。这不是耍人玩吗?
李世民心里憋着一股火。李渊不但不安抚,反而变本加厉。先是剥夺了李世民的兵权,又把他府里的人才都调给了小儿子李元吉。这下可把李世民彻底惹毛了。

李世民一直很沉得住气,但这次实在忍不了了。在身边人的怂恿下,他决定孤注一掷,发动兵变。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察觉不对劲,但为时已晚。两人双双被乱箭射死。
此时的李渊还在殿中等着儿子们议事。突然听说太子和齐王谋反被杀,他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为了保住唐朝江山,李渊只能忍痛退位,让位给李世民。从此,李渊成了太上皇。你以为这就完了?精彩的还在后头。

李渊虽然退位了,但还住在太极殿。新皇帝李世民反而要回秦王府处理政务,这让他很不爽。李世民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凭啥还要住在老地方?太极殿可是皇帝的象征啊。他爹霸占着太极殿,不就是在质疑他的合法性吗?
于是李世民开始暗示李渊搬家。李渊也不傻,知道儿子对自己已经不满,再不识相怕是小命不保。于是主动提出搬到大安宫去住。
大安宫原本是李世民当秦王时的住处。跟金碧辉煌的太极殿比起来,简直就是个破旧的老房子。房顶漏水,地板开裂,连个像样的仆人都没有。

李渊从锦衣玉食的皇帝,一下子沦落到这种地方,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有大臣看不下去,上书建议李世民修缮大安宫。还说这样才算尽孝道。李世民压根没理会。就这样,李渊在破破烂烂的大安宫里度过了最后六年。除了偶尔参加宫廷宴会,他几乎足不出户。最后孤独终老,享年71岁。
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凄凉落魄的太上皇,李渊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回头看,这一切其实都是他自己种下的苦果。
身为开国皇帝,李渊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建树。但在处理儿子们的纷争时,他却没有拿出一个当爹的样子。不但不调解矛盾,反而火上浇油,最后酿成大祸。

如果当初李渊能公平对待儿子们,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这个教训,不知道李世民有没有记在心里?
看完李渊,你有什么感想?在现代社会,家庭矛盾虽然没那么极端,但也不少见。有些父母偏心,有些兄弟姐妹争宠,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其实无论古今,家和万事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父母要公平对待孩子,兄弟姐妹之间要互帮互助。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和睦,让每个人都过得幸福。你觉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