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礼泉县石潭镇石泉村的一名男子放弃高薪回乡种地,承租期地里却被人安装光伏桩子,更没想到的是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说他们也是受害者,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事件详情
苏先生,一位曾在车企拿着 50 万年薪的技术人才,人到中年却毅然决然辞去繁华都市的优渥工作,怀揣着质朴的乡土情怀与创业梦想,于 2020 年一头扎回故乡的怀抱。
彼时,村里大片土地荒芜闲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大干一场,流转承租下了 1000 多亩地,满心盘算着靠现代化农业种植蹚出一条致富新路,顺便能就近照料年迈的母亲。
此后几年,苏先生几乎倾其所有,前后砸进去 900 多万元。
改良土壤、购置农机、精选良种,每一步都饱含心血,麦苗在他的悉心侍弄下日渐茁壮,绿油油的一片连着一片,像是铺开的希望画卷,一切都朝着丰收的方向稳步迈进。
谁能料到,变故骤降。
当苏先生像往常一样前往麦田巡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如坠冰窟——只见地里横七竖八地竖起了光伏发电桩子,不少麦苗被粗暴地铲除,剩下的也在施工中被肆意践踏,一片狼藉。
好好的麦田瞬间变得面目全非,几年的心血、巨额的投入眼看就要打水漂,苏先生满心悲愤却又一头雾水。
村支书的一番解释,让事情缘由浮出水面,原来,是村里部分村民搞出了“一地二嫁”的荒唐戏码。
这些村民早在把土地承包给苏先生之后,竟又瞒着他,偷偷与一家光伏企业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把同一块地再次转手,就为了多拿一份租金。
据了解,光伏企业给出的承包价每亩 517 元,一次性付 10 年,算下来一亩地能到手 5000 多元,有十来户村民经不住诱惑,收了钱就把地“卖”了第二次。
光伏企业那边也一肚子委屈,负责人直言前期勘察时压根不知道这块地另有“主人”,满心欢喜进场施工,刚占了约 7 亩地,工程就被迫叫停了。
事发后,石泉村支书赶忙出面协调,深知此事棘手复杂,一边是回乡创业、倾家荡产投入的苏先生,一边是签了合同、也投了钱的光伏企业,两边都成了受害者。
目前,村支书已召集各方进行协商,正等待多方协商结果。
网友热议
“农民不背锅,这种体量的光伏项目,最低也是当地镇政府决策的甚至于当地县政府参与的。”
有网友斩钉截铁地讲,农民可不该背这锅,像这种大规模光伏项目落地,绝不是几个村民私下捣鼓就能成的事儿。
往低了说,起码是镇政府拿主意主导的,再往上,县政府说不定都参与其中规划了,毕竟土地是集体资产,农民个人哪有权力随便签转包合同?
还有网友说,在他们村土地转包都是村民先跟村里签约,村里统一把关、统筹好了,再跟种植大户签,一环扣一环。
这种行径必须狠狠惩治,要是开了破坏耕地搞其他建设的口子,往后粮食安全咋保障?子孙后代的饭碗都得受威胁,绝不 能姑息,得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给大家长长记性。
“老古话说得好,穷不省亲,富不返乡。农村人际关系最复杂,通常不按常理出牌,一分钱利益就出卖你。”
这位网友无奈叹息,老话说“穷不省亲,富不返乡”,如今看来真有几分道理。
农村的人际关系啊,那叫一个错综复杂,弯弯绕绕太多,行事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就拿这事来说,一点蝇头小利,村民就能把租地的人给卖了,全然不顾契约和道义。
在农村想做点事儿,人际麻烦比创业艰难还磨人,苏先生这次算是被这复杂关系结结实实绊了一跤。
“你觉得村支书会不知道?估计也是拿了好处的。”
还有网友心存疑虑,觉得村支书能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这么大动静,地都被折腾成这样了,村支书日常就管村里大小事儿,能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清楚?
说不定私下早就拿了好处,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咋一开始没拦住这荒唐事儿,现在才出来“协调”,难不成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自己周全,这其中隐情,细思极恐。
结语
苏先生破碎的种地梦,让我们看到个体返乡创业的艰难险阻,每一份热忱在现实荒诞面前都如此脆弱。
对于石泉村而言,土地流转再也不能粗放随意,村集体得把好关,完善流程,用明确规则重塑村民契约意识,让土地交易清清白白。
镇、县政府也需借此反思,在重大项目引进时如何平衡发展与耕地保护、企业利益与农民权益、招商引资与本土创业,莫让政策在执行中走偏,伤了归乡游子的心。
对此事件,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