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缺吃少穿的恶劣环境下 ,面对装备有飞机、大炮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迫使对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战争虽已过去多年,研究对方的后勤保障手段及口粮供应情况,仍具有现实意义——朝鲜北部地区的严寒来得太突然,连装备精良的美军也吃尽了苦头
最寒冷的冬夜
对于一些曾经参加过侵朝战争的美军士兵来说,“长津湖”这个名字就如同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让他们在以后的岁月中永远都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一切噩梦的根源要追溯到那个最寒冷的冬天。1950年11月下旬,在绝大多数世人眼中,发生在朝鲜的战事似乎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实施仁川登陆后很快就突破三八线,之后又分成东西两路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朝鲜首都平壤以及阳德、成川、咸兴、元山等重要城市就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战场上的乐观形势让这些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更加目空一切,远东美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得意洋洋地宣布,准备在感恩节后发动进攻,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让小伙子们回家过节。
然而,接下来的一场残酷较量几乎完全击碎美国人自建国以来积攒下的所有骄傲和自信,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美军遭遇到似乎是从天而降的中国志愿军的迎头痛击。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入朝参战以来的第二次战役,不仅收复朝鲜首都平壤等城市,还一举将美军击退到三八线地区。在这次战役中,负责西线的志愿军先是诱敌深入,继而发起反击,于12月6日收复平壤;而负责东线作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下辖第20、26、27军)冒着刺骨的严寒完成数百公里的隐蔽开进和战役集结,于11月27日黄昏向位于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发起进攻。激战持续整整28天,第9兵团在缺吃少穿、弹药也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奋勇拼杀,给予美军第7师和陆战第1师重大杀伤,不仅粉碎美军从东线向中朝边境推进的战略企图,还迫使其抛弃大量装备物资调头向南逃窜。残兵败将一直败退到朝鲜东海岸的兴南港,最后在海空军的全力掩护下才得以登船逃脱。
许多美军士兵对于前途命运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来到朝鲜
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说法,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士兵遭遇到的是美国军队有史以来最痛苦和最悲惨的经历。侥幸从长津湖包围中脱逃的美军依然面临志愿军的围追堵截,逃往兴南港的苦难历程长达13天之久,在美国人的记忆中留下足够深刻的伤痕。从长津湖通向兴南港的是一条仅有4.6m宽的崎岖山路,这条生死攸关的必经之路成为逃往兴南港美军必须死死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溃败的过程堪称步步惊魂,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一路上传来的都是致命的信号——凄厉的喇叭声、军号声、口哨声、枪炮声、喊杀声……无不让人胆战心惊,许多人在这条长约125.5km的公路上走到生命尽头。
百年难遇的极端严寒天气更是让身处战争泥淖的美军士兵痛苦不堪。长津湖周围的山里,夜间气温降至-40℃,在一个寒冷的黎明,陆战1师某团部的温度计甚至显示出-54℃的可怕低温。长津湖战役中幸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李·伯格回忆:“我记得有一天早上吃的是热麦片,他们往麦片上倒了热牛奶,但是当我走了大约9m坐下吃东西时,热牛奶已经在我的饭盒里冻成固体。”这场残酷的战役给美军留下的不仅是巨大的伤亡数字,也给侥幸不死的生还者留下无数肉体上和心灵上的伤痕。寒冷,成为侥幸得以逃脱的幸存者们对于这场战役最为恐惧的一个印象。
美国军队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菜鸟,他们经历过二战时期规模宏大的突出部战役(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5日,纳粹德国于二战末期在欧洲西线战场比利时瓦隆的阿登地区发动的攻势),见识过欧洲战场上的寒冬,更早之前还曾经在自然环境更为严酷的西伯利亚地区干涉过俄国革命,对于如何应对寒冷地区作战和生存并不缺乏经验,但是朝鲜的冬季如此可怕,还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严寒条件下,各种装备和武器都很难像平时那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所有车辆的发动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要经常保持运转,否则车辆一旦熄火就很难再重新启动;由于地面冻得极为坚硬,迫击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无法通过座钣传递给土壤,直接作用在座钣上,炮手们很快发现,座钣在连续发射时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因此造成迫击炮无法使用,这种情况在81mm迫击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以皮实耐用而著称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在极端严寒的天气里也需要好好伺候,必须时不时地拉动几下枪机,否则只有枪托杵地,抬起靴子狠狠地向拉机柄踹几下才能继续使用。
冬装与取暖
钢筋铁骨的武器装备在严寒之中尚且招架不住,人类的血肉之躯就更显得软弱无力。为了在严寒地区维持生存,足够厚实保暖的冬装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朝鲜战争的第一年,美军采用的制服仍然是以二战时期的成熟装备为主,但是在冬季服装方面已经采取先进的多层穿着御寒理念,其实就是利用多件衣服形成的空气层阻止身体的热量向外散失。因此无论是海军陆战队员还是陆军士兵,基本上从里到外都会穿好几层衣服——贴身的棉质内衣、保暖性很好的羊毛内衣裤、法兰绒衬衣、高领毛衣、M43野战夹克等等,外面还有带风帽的派克式大衣,以此来满足吸湿排汗、保暖防风的需要。此外,美军士兵还配备轻便保暖的羽绒睡袋、防寒手套、羊毛围巾、多重防寒袜、适应干燥环境的防寒靴,以及适合潮湿环境穿着的橡胶防寒靴,可谓从头武装到脚。不过,即便拥有世界一流的冬季防寒装备,许多士兵也接受过如何在寒冷气候中生存的训练,美军仍然无法避免因严寒天气而造成的伤亡。仅仅是在朝鲜战争的第一个冬天,美军就有超过5300人被冻伤,连厚实的羽绒睡袋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全,不知不觉就死在睡袋里的倒霉蛋也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提醒活着的人,必须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朝鲜北部地区的冬夜令幸存的美军士兵终生难忘
与实力雄厚的美国相比,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想要为子弟兵置办一身像样的装备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战争初期,开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既缺乏体系完备的武器,身上的冬装也十分简陋,战士们的身上只有一套将外罩、棉花和里子缝制成一体的棉袄棉裤。尽管这种冬装结构简单,穿着方便,活动时不易发出声响,保暖性能也算差强人意,比较适合志愿军经常在夜间采取的渗透突袭战术,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怕潮怕湿,一旦被汗水或雨雪浸湿,其保暖性能就会大打折扣,与美军体系完备的冬季服装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
志愿军简陋的个人装备给过惯了富足生活的美军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朝鲜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补给充足、衣食无忧的美军士兵尚且叫苦不迭,而志愿军居然敢于在缺衣少食、装备也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奋勇拼杀,难怪美军会对此惊叹不已。
美军除了拥有保暖防寒性能远胜于对手的冬季服装,还可以毫无顾忌地引火取暖。由于掌握朝鲜上空的制空权,美军士兵几乎完全不用考虑防空问题,经常在大白天就点燃篝火取暖。家大业大的美国人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士兵们的脑子里完全没有什么爱惜政府财产的概念,只要有汽油,他们才懒得再浪费半分力气,况且,自己去找寻木柴之类的燃料还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空油桶经过改造之后被冠以“帐篷取暖器”的名号,成为帮助美军士兵抵御严寒的一大救星。
第一类补给品
要想在突如其来的严寒条件下维持生存,仅仅拥有厚实的冬装和取暖的燃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为军队提供足够热量的口粮,这是让一支军队在任何时候生存下去的基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口粮就一直被美军列为第一类补给品,而个人的服装和被褥则排在第二位,口粮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口粮不仅仅能维持生存,对于支撑军队的士气同样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毫无疑问,美军的强大人所共知,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令世界各国顶礼膜拜的神话,美军对此也颇为自得。然而任何武器装备都需要人来掌握,最终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在这一方面,美军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尽管这场战争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但许多美军士兵和基层军官在为何而战这个问题面前迷失方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可以拿“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招牌来给士兵们打打鸡血,而在这一次入侵朝鲜的战争可就找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量被征召的人员来自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许多官兵对于离别熟悉的生活环境并不心甘情愿,更何况他们要前往的目的地还是一个如此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经历了跨越太平洋的漫长旅途,最终踏上朝鲜土地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完全超乎想象的可怕对手又使原本傲慢自大的美国人遭受到更大的心理挫折……直接的肉体创伤进一步加剧精神层面的挫败感,对于部队士气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一向擅长动用各路媒体为自己涂脂抹粉的美国人觉得脸上无光,难以为自己的失利开脱。正如某些美国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普遍存在着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缺失的现象,并且完全不理解自己被跨越太平洋投送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许多人整天扳着脚指头盘算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倒霉的地方,甚至不惜为此自残自伤。种种士气低落的表现令美国陆军部的老爷们感到十分头痛。
感恩节的伙食看起来相当丰盛
为了让美军在远离本土的战场保持必要的士气,尽量维持美国式的生活水准,让士兵们吃好喝好无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从美帝国主义决定入侵朝鲜的那一刻开始,给养物资的筹备和运输工作就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1950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下令将驻日美军地面部队投入朝鲜战场。而在此前一天,杜鲁门批准一项指令:为了应对朝鲜危机,大大加强远东部队司令的权力。总统的指令除了赋予远东司令更多的权限外,还特意提到要向入侵朝鲜的美军发送所需的补给品和弹药物资等等相关事宜,对于军需给养供应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远东部队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他的反应也相当迅速,总统的指令一经下达,他就立刻指示驻扎在日本的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紧急派兵入朝,并且承担相应的军需物资保障任务。第8集团军成为美国入侵朝鲜的急先锋,很快就决定派一个营的兵力投石问路。第24步兵师第21步兵团第1营被命名为史密斯特遣队,作为一颗光荣的探路石子扔了出去,后续的兵力也源源不断地涌向朝鲜。等到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军”把招牌立起来,第8集团军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除了要伺候好最先投入朝鲜的第24步兵师,还得准备投喂那些仆从国军队。
一干所谓的“联合国军”当中就数美国人的腰最粗,这些仆从国军队要美国人来养活也是理直气壮。毕竟美国本土有两大洋作为天然屏障,不仅免遭战火侵袭,还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攫取巨额财富,可那些仆从国却一个个在战争中折腾得元气大伤,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没来得及舔舐干净就被美国人牵出来助战,所以吃喝拉撒睡一应军需后勤保障任务只能仰仗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照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8集团军和远东司令部在7月4日专门召开后勤联席会议,并作出决定,仍然由留在横滨的第8集团军后方留守处为所有侵朝部队提供军需后勤支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月25日才算结束,远东司令部在这一天正式成立日本后勤司令部,接管第8集团军后方留守处此前承担的各项后勤保障任务。此外,会议还要求在朝鲜尽快设立一处大型物资补给基地,并且在日本至少维持可供45天消耗的物资储备量,以后将储备量增加到120天。
与朝鲜隔海相望的日本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跳板,作为“联合国军”在远东地区最大的集结和补给基地,日本仍然是当时远东地区的头号工业强国,在美国控制下的工农业资源必然要为美国军队服务。截至1951年5月,仅仅是直接受雇为美军提供服务的日本人就超过30000人。
依靠着地理上的便利条件,日本就近为美军的后勤补给提供相当大的助力,但是日本本土的资源十分贫乏,仍有许多军需物资必须由美国本土供应,士兵们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口粮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待续)
限时福利! 2021年7-12期杂志打包限时优惠!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编辑:曾振宇 丁涌强
五十年代,中国志愿军有美国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供应,志愿军能打到美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