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生之路》播出后,遭来众多观众的批评,人们纷纷呼吁下架。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人生》,有路遥优美而细腻的文笔和故事框架打底,按道理是不会差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差的口碑呢?主要的原因,是编导为了凑够集数,对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可是这些改编却脱离实际,偏离年代,让农村人看得尬得要死。
全剧最大的BUG就是,高加林考上大学,却轻松被无中生有的高双星顶替,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高加林是全县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当年唯一的大学生,高校和县里都会高度重视。当时的录取信息都是在学校张榜公布,学生去学校查分,知道自己已经被录取,之后在家等通知书的。作为村支书的高明楼没有操作的能力和空间。
对于这个BUG,有些观众进行了辩解,说后来顶替上大学的大有人在,以此证明编导没有错。顶替上大学的案例确实有,但那是后来,就是1999年扩招后考上大学的人多了,县里对一般的大学生不会重视,会按部就班操作,才有被顶替的操作空间。
即使这样,要想顶替,也要事先买通县招生部门负责人和高中校长,绝不是通知书邮寄到村里后,一个村支书动个歪心眼就可以搞定的。对于这个BUG硬拗的人,是不是把村支书当成县委书记了?
第二个BUG就是,刘巧珍开上了拖拉机,高加林和同学们都骑上了自行车,还在山路上飙车,把车轱辘都骑掉了。有些人对这个桥段也进行了辩解,甚至现身说法,说自己就是农村的,当时家里就有自行车,甚至5岁就学会了骑28大杠自行车。这种现身说法就跟电视购物里的老太太们说药效多好是一样的,是纯坏。
1984年前后的内地农村,一般的家庭是买不起自行车的,只有大队书记和个别富裕的家里才会有。那时候的自行车相当于现在的私家车,甚至比私家车都珍贵,人们对它爱惜的不得了,不会像高加林一样糟蹋,更不会把车轱辘骑飞。
第三个BUG是顶替高加林的高双星。他入校时一脸茫然,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既不懂文学也不懂写作,喜欢到工地上蹭饭吃,突然就可以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了,成了文学青年。他和同学们下馆子,一顿饭吃了当时别人一个月的工资。别系的女孩子第一次见面就爱上他,为他付饭钱。这个女孩子一天农村都没去过,居然可以站在高双星的角度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农村题材的读后感。
还有一些BUG,比如马栓说“这都啥年代了,还找媒人?”刘巧珍说“我只上了小学,搁现在就是睁眼瞎”。高巧珍迅速和高加林公开恋情,在高加林去县城工作后,经常跑去高家帮高加林的母亲干活。1985年的黄亚萍居然买了一个90年后才出产的相机,等等。这此剧情基本都是20年之后才会有的。
有些观众会说,80年代恋爱不会啥稀奇事儿,他们学校就有好几对自由恋爱的。这也是硬拗。没人质疑80年代没有自由恋爱,是那时的恋爱刚刚兴起,校园里的恋情都在遮遮掩掩,农村的恋爱更是偷偷摸摸,当时婚配的主流是媒人介绍,远没有达到马栓说的“这都啥年代了,还找媒人?”的情形。
有些观众说,人家导演说了,部分取材于《人生》,而且艺术高于生活,允许创造。你这样的解释,如果路遥活着,你问他会同意吗?再者来说,艺术高于生活,不是要胡编乱造。不要说一部农村题材的正剧,就是一部古装戏说剧,你让武则天称乾隆为阿玛,让谭嗣同砍了隋炀帝的头,让张良给慈禧当谋臣,你看会不会被人家笑死?
如果把这部电视剧发生的时间延后,由1984后改后2000左右,这些故事的逻辑基本就立住了。比如高双星的顶替,1999高校进行了扩招,大学生变得不再稀缺,学校和县里对普通大学生不再重视,顶替有可以操作的空间。骑自行车、婚姻不再靠说媒、“小学毕业等于睁眼瞎”等桥段也都说得通了。
这样一来,《人生之路》是不是就成为一部好剧呢?答案是:依然不是。
《人生之路》里最大的败笔,就是对巧珍形象的处理。农村的女孩子是不黑的,普遍都很白,只有个别人天生黑,但是皮肤也是很嫩的。农村的男孩子也不黑,而且皮肤都不差。农村的成年男人,因为常年在外干活,被太阳晒,才逐渐变黑的。
路遥的《人生》里,巧珍是村子里最俊的姑娘,拥有“白嫩的脸庞和亭亭玉立的身姿”。可是电视剧中的刘巧珍不仅黑瘦,妆容也很拉胯,看起来像一个营养严重不良,甚至患有某种疾病的中老年妇女,全然没有少女应该拥有的精气神,乍一看以为是非洲姑娘。
这部剧的导演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对历史也没有认知和了解,仅凭自己的想象,拍出这样的农村题材剧,真的是贻笑大方。如果路遥在世,肯定会骂娘的。
这里是静勤娱评,聊东南西北娱乐故事,品古今中外娱乐人生,欢迎关注。
《人生之路》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人物形象不讨喜,失去了原著的精华!
应停播!
这部剧宣扬罪恶与文明可以共存,扭曲人性,很多剧情都是强扭的,自言艺术,但让现在的人不但没有励志的感觉,只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感觉。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视作品!瑕不掩瑜!
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