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红楼识微第十回韩雪丽

情感真心托明月 2025-02-03 02:59:49

珍爱红楼-- --红楼识微第十回 韩雪丽

宝玉去书房读书是件大事。

先写贾政的态度,贾政望子成龙,都希望在宝玉身上了。也许是宝玉天份好,有些聪明,也许是因了他是嫡出,望之深责之切。大家之族的规矩,宝玉先见贾母王夫人贾政,别人也还罢了,贾政却是他深怕的,可是规矩在那里不得不去。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冷笑可知失望)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 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天也将饭时, 世兄竟快请罢."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携了宝玉出去.清客们自然会替宝玉解围,他们吃的就是这碗饭。宝玉混了出去,他的跟班就没这好福气了。贾政因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 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好差事).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 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 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主子之过,先罚其仆)"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规矩),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真实感受).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 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 >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应"是",见贾政无话,方退出去.贾政自然是牛气的,指示学里的太爷如此气壮。

闹小书一段,足见贾蔷之聪明,茗烟之淘气。贾蔷既和贾蓉最好,今见有人欺负秦钟,如何肯依?如今自己要挺身出来报不平, 心中却忖度一番, 想道:"金荣贾瑞一干人,都是薛大叔的相知,向日我又与薛大叔相好,倘或我一出头,他们告诉了老薛,我们岂不伤和气?待要不管,如此谣言,说的大家没趣. 如今何不用计制伏,又止息口声,又伤不了脸面."想毕,也装作出小恭,走至外面,悄悄的把跟宝玉的书童名唤茗烟者唤到身边,如此这般,调拨他几句.贾蔷深知茗烟的性格,才会去调拨他,而不是那个深知人情世故的李贵。

果然茗烟一场大闹,书房大乱。这贾菌亦系荣国府近派的重孙,其母亦少寡,独守着贾菌.这贾菌与贾兰最好(二人一样的境遇),所以二人同桌而坐.谁知贾菌年纪虽小,志气最大,极是淘气不怕人的.他在座上冷眼看见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 飞砚来打茗烟,偏没打着茗烟,便落在他桌上,正打在面前, 将一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贾菌如何依得,便骂:"好囚攮的们,这不都动了手了么!"骂着,也便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这话说的最妙,没打他,自然不相干,那宝玉原是他的亲叔叔呀)."贾菌如何忍得住,便两手抱起书匣子来,照那边抡了去. 终是身小力薄,却抡不到那里,刚到宝玉秦钟桌案上就落了下来.只听哗啷啷一声,砸在桌上, 书本纸片等至于笔砚之物撒了一桌,又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真真热闹。

外边李贵等几个大仆人听见里边作起反来, 忙都进来一齐喝住(平息事端).问是何原故,众声不一, 这一个如此说,那一个又如彼说.李贵且喝骂了茗烟四个一顿,撵了出去(先管自己人).秦钟的头早撞在金荣的板上,打起一层油皮,宝玉正拿褂襟子替他揉呢(敢打秦钟,不敢打宝玉呀),见喝住了众人, 便命:"李贵,收书!拉马来,我去回太爷去!我们被人欺负了,不敢说别的,守礼来告诉瑞大爷,瑞大爷反倒派我们的不是,听着人家骂我们,还调唆他们打我们茗烟,连秦钟的头也打破. 这还在这里念什么书!茗烟他也是为有人欺侮我的.不如散了罢(公子哥脾气,也不怕贾政骂他)."李贵劝道: "哥儿不要性急.太爷既有事回家去了,这会子为这点子事去聒噪他老人家,倒显的咱们没理.依我的主意,那里的事那里了结好,何必去惊动他老人家.这都是瑞大爷的不是,太爷不在这里,你老人家就是这学里的头脑了,众人看着你行事.众人有了不是,该打的打,该罚的罚,如何等闹到这步田地还不管?"贾瑞道:"我吆喝着都不听. " 李贵笑道:"不怕你老人家恼我,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所以这些兄弟才不听. 就闹到太爷跟前去,连你老人家也是脱不过的.还不快作主意撕罗开了罢."宝玉道:"撕罗什么?我必是回去的!"秦钟哭道:"有金荣,我是不在这里念书的."宝玉道:" 这是为什么?难道有人家来的,咱们倒来不得?我必回明白众人,撵了金荣去."又问李贵:"金荣是那一房的亲戚?"李贵想了一想道:"也不用问了.若问起那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兄弟们的和气."李贵自然是知道的,自然不会说,免得得罪人。

这一场大闹以金荣赔礼收场,这书房哪里是读书呀!茗烟还小,天真率直,敢打敢说,而李贵年纪大了些,人情已知,自然冷静沉稳些,只求省事。宝玉的两个仆人在这一场纷争中性格各显。难怪会说薛大公子进了贾府,比从前更坏了,贾府的管理可见。

0 阅读:3

情感真心托明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