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于万历”一说,有《明史》的盖棺定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觉得明亡于崇祯,则是基于一个事实,明朝是在他的实际统御下终结的。到底哪个说法更有道理些呢?
首先,神宗开局(亲政)就“毁”得相当不错。
张居正的革新虽然远谈不上完美,但它确实在让明朝往好的方向走。以太仓银库的白银岁入岁出为例,万历元年入281.9万两、出283.7万两;万历五年入435.9万两、出349.4万两。
神宗亲政后,十一年入白银372万两、出565万两;十四年入389万两、出592万两(神宗亲政的38年里基本没盈余)。所以不要拿“三大征”替万历缺钱开脱,他本就是个能花钱的主。
注:上文太仓岁入岁出数据来源于《明代中叶后太仓岁出银两的研究》(金汉升、李龙华)。
神宗亲政后先是拿张居正开刀,紧接着又围绕“国本”和朝廷缠斗十五年之久。如果说搞臭张居正是为立威权,那“争国本”又是为什么呢?神宗真的那么不待见宫女生的儿子么?
不少人觉得神宗输掉了“国本之争”被迫册立自己不爱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笔者个人观点是神宗才是赢家。
“立嫡立长”既是千年来的宗法传统,也是明朝自己的祖训,神宗不可能不清楚册立三子朱常洵将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也从未公开承认过想册立朱常洵)。之所以旷日持久的折腾这件事,他目的并不仅仅是“立爱”,还想借此打击朝廷实现太祖那种“自由”。
这场交锋不只是口水仗,仅内阁首辅就被逼退四任(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朝堂高级官员有一百多名被罢官、廷杖、解职甚至发配充军。最终皇帝虽然没能实现将官僚们全部驯服的愿望,但是也让朝廷碎片化进而对皇权的约束大减。
其后神宗所谓的怠政、不补官员刻意荒废朝堂,只是表象。他实际在干一件逆向而行的事 -- 重启宦官政治。
从汉到唐,宦官政治不仅一直被人诟病,实际统治效果也很差。都是把皇朝往死路送,这是为什么呢?
并不是人被阉割之后就会一并降低智商,也不是宦官这个群体天然能力低下,而是宦官权势的本质是“皇权”。
“皇帝集权”和“统御皇朝”其实是互相冲突的。皇帝一人没有足够的能力、精力去管理庞大的皇朝。所以不管皇帝们多么不情愿,都必须向官员(士绅)渡让部分权利,以换取他们协助自己统御皇朝,即“君与臣共天下”。
庞大的皇朝也意味着其事务繁杂,很多看上去相似的政务因环境、人情等因素的叠加而迥然各异,也可能因责任官员的主观态度而得到不同的处理。所以皇朝要稳定运行,相对于皇帝英明、大臣贤能,更需要一套系统、稳定的制度和律法以及皇权的不粗暴干涉。
因此官员们为了皇朝以及自身的利益,明知会冒犯皇帝,也会尽可能地阻止皇帝直接干预政务,即“无为而治”。理智的皇帝一般也不会直接去干涉或推翻固有的规则律法。可以说是皇权的被迫忍让,也可以说是官僚系统对皇权的制衡。
而宦官参与政治则可以帮助皇权突破皇帝个人的限制,如“附加”臂膀让皇帝大幅度提升直接行使皇权的能力。但这么做不是没代价的,皇帝个人意志的过多加入不仅不会让皇朝运行更为稳定,还会让它变得更加混乱。
就像一个大型公司的老总,不去监管、改进公司管理团队和制度,而是置规则以及管理团队于不顾,事无巨细直接参与公司各项事务的处理。即便他精力足够,这个公司的运行还是会愈发混乱。
明神宗瘫痪朝廷的目的就是让宦官大幅度介入皇朝管理,也就是说他想撇开朝廷让皇权更直接地统御明朝。其结果看看他折腾二十多年的矿税就知道了,钱没收到多少但搞得天下沸腾,乃至挖出一个深坑 – “高淮乱辽”。
所以神宗“酒色财气”是不是事实都不重要,单凭他为了个人权力欲就搞乱朝廷,就是亡国之举了。
其次,崇祯的开局也“毁”得相当不错。
崇祯即位后不到三个月就铲除了如日中天的魏公公和“阉党”,然后这位皇帝的自信心就爆棚了,坚信以自己的能力必将中兴大明。其具体表现是,崇祯对朝廷没有耐心,特别喜欢直接干预朝廷事务(尤其是遥控指挥封疆大吏)。
崇祯九年五月,卢象升正对“闯王”高迎祥一路穷追猛打时,皇帝急令卢象升率军北上勤王。尴尬的是卢象升还在奔赴京师的路上,后金已北返辽东了。崇祯十一年,皇帝又强令兵马不多的卢象升攻击入寇的后金军,最终卢象升战死于钜鹿。
崇祯十一年二月,杨嗣昌将张献忠等流民军包围于谷城。崇祯不顾杨嗣昌的反对并迫其改剿为抚,结果让张献忠逃出生天,其后张献忠还把杨嗣昌给间接逼死(杀襄王朱翊铭)。
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的关键时期,崇祯又强令正稳操稳打的洪承畴,率军主动出击决战(为了省军费)。结果被后金抓住机会,断粮道大败明军(阵斩五万多级),洪承畴也被围俘于松山。
崇祯十二年,保定总督孙传庭因病请辞休养,崇祯觉得他在故意撂挑子,直接把他投入大狱,一关就是三年。崇祯十六年,皇帝给孙传庭加了一系列封疆头衔但是不加兵也不派饷,然后强令这位六省总督出关剿平李闯。同年十月初六,孙传庭战死于潼关。
除他们之外,崇祯在他御宇的十七年里,杀巡抚十一人、总督七人,换十一任刑部尚书、十七任兵部尚书,累计召五十人入阁(明朝大学士一共才一百六十四人),其它级别的官员降撤、充军、处死者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崇祯一朝的官员遇事就躲、三问不开口的毛病,能说没有崇祯的责任么?悲剧的是崇祯不仅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愈发刚愎自用,一出事就认为是官员们的责任。愈发的厌恶、仇视官员们,后期甚至有一天杀三十三官员的记录。
(崇祯十二年)八月癸巳,诏诛封疆失事巡抚都御史颜继祖,总兵官倪宠、祖宽,内臣邓希诏、孙茂霖等三十三人,俱弃市。
《明史·卷二十四》
而且崇祯对官员的敌视甚至到了有些不正常的程度。崇祯朝内有波及全国的灾荒、流民起义,外有女真的不断骚扰、侵犯。每日政务可谓是庞杂且压力巨大,这种情况下崇祯居然还有心思去挑大臣奏疏里的错别字并借题发挥。
崇祯不仅对官员们苛刻,还延续他爷爷和哥哥的老路,大搞宦官政治。你没有看错,扳倒魏忠贤的崇祯对宦官的倚重,一点也不压于万历和天启。
崇祯放大了监军宦官的权力,让他们不仅监控还有事实上的指挥权。自袁崇焕被处死后,关宁军的实际指挥就成了宦官高起潜。除他之外,崇祯还任命唐文征督京营、王迎朝监行营等等。
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直接控制,除了放大监军权力,崇祯还任命宦官具体统筹负责各部队的后勤,并将相对地方的财税权力也一并交由镇守宦官们参与。比如令内臣邓希绍监视关、宁兵粮及各边抚赏。
为防朝廷掣肘,崇祯委任宦官张彝宪参与管理户部、工部事务 …… 崇祯朝的宦官们“自是衔宪四出,动以威倨上官,体加于庶司,群相壅蔽矣”,他们和天启朝“同僚”的区别无非是,没有大头目,统一由皇帝直接管辖。
文武百官,朕未尝不信用,谁肯打起精神,实心做事? 只是一味朦徇诿饰。不得已差内臣查核,原出一时权宜。若是参来不行,差他做什么?你们外臣果肯做事,朕何必要用内臣。
崇祯对此的公开解释是朝廷官员做事不用心,他不得不重用宦官。但如前文所述,皇权的肆意施展只会让皇朝运行更为混乱,而崇祯一朝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锅不能像崇祯那样全往朝臣头上扣。
最后,在危难之时崇祯又自暴自弃,让大明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崇祯十六年的时候,皇后以及朝廷个别大臣已意识到京师难保,建议皇帝迁都(或者说逃跑)去南京。此举虽然丢人,但在没别的办法的情况下,不失是一个维持明朝国祚的可行方法。
然而折腾十几年后,崇祯认为“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去了南京也一样亡国,还不如呆在北京一了百了。所以他既不拍板迁都,也不派太子南下监国。最终京师沦陷后,本就混乱不堪的大明就愈发难以有效组织,后金入关一呼百应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万历和崇祯这对爷孙,对于大明的覆灭是半斤八两。一个挖坑,一个盖棺材板。
明朝立国之初就有农民起义:“皇上,当初你造反的时候,为啥不告官?”明朝所有的皇帝,都喜欢坑国库往内帑捞钱;侵吞公田私田往皇庄捞土地。皇帝就是最大的贪官,兼并了最多的土地。[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亡于朱元璋。宋朝的财税制度作业不抄,自己搞的那是什么鬼。一个国家岁入几百万两,能干什么?
朱翊钧就是为亡明而生的主,毁了一条鞭法和戚继光,从此明朝江河日下,士人对他失望透顶,发出世间再无张居正的叹惜。
亡于清朝统治者
两个不东西
明亡的本质原因,是收不上来税!这个问题在清朝就突然被解决了!
亡于嘉靖,他开了不上朝的先河,也是皇权不断削弱的表现,而且几次被刺杀,说明了啥?
崇祯不算是天崩开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