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上周我值夜班的时候,来了一家子人。
爸爸抱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宝宝,妈妈焦急地跑在前面。“医生,我们家宝宝被蜜蜂蛰了,你快给看看。”
这时候我才看见,爸爸抱着的宝宝左脚上有一个红红的肿胀,宝宝应该感觉难受,一直都想伸手挠,爸爸一直在拉着宝宝的手。

原来是一家人晚饭后去公园散步,4岁半的宝宝在草坪上玩耍,没想到在草坪边上的地灯旁碰上了一只蜜蜂,正好就落在了宝宝的脚背上,毫不留情就蛰了上去。
“蛰了有多长时间了,蛰了以后伤口有针留下吗?”我观察着宝宝的伤口,目前来看,里面并没有毒针的残留。
“我们到这差不多半个小时了,医生你看,这个蜜蜂,这是我用针挑出来的,您看这个是针不?”这位妈妈说着,从包里掏出来一个用卫生纸四四方方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赫然躺着作案蜜蜂的“尸体”旁边还有它的“作案凶器”。
我看着那个针虽然断成两半,但还比较完整,就问那位妈妈“你用什么弄出来的?”

“那个公园旁边正好有个药店,我买了个一次性针头挑出来的,孩子爸爸当时把蜜蜂拔下来,我看里面黑黑的,担心里面还有断的,就买来试了一下,还真挑了出来”
说着妈妈还很生气的拍打着爸爸,“我都说不能直接拔,他就是不听,还是断里面了”
“可以的,您做的很好了,挑出来的很及时,没留在里面发炎,蜜蜂的针都有倒刺的,直接拔确实容易断在里面,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妈妈很细心”
我一边解释着,一边检查着宝宝的体温,血压等基本体征,“伤口有处理过吗?”
“处理过了医生,我用肥皂水给宝宝冲过了,但是宝宝还是说不舒服,我们就赶紧来了医院”

宝宝进来时那嘹亮的哭声,这会说话的功夫,宝宝有点蔫蔫的,意识有些不清楚,从被蛰的左脚开始一片红色的斑丘疹开始向腿上蔓延,我意识到问题不太对,孩子可能是过敏性休克了。
“快,送抢救室,先给氧……”我将孩子交给闻声赶来的同事,转头将父母堵在了抢救室门口,“孩子有其他过敏史吗?药物过敏有过吗?蜜蜂蛰完有用过什么药吗?”
妈妈此刻已经十分焦急,但还是很有条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都没有的医生,从来也没有过过敏情况,我们就用肥皂水冲过了,其他什么药都没用过。”

我迅速跟两位家长交代了抢救事宜并取得了签字知情同意书就进了抢救室。
这边心电监护等已经配备齐全,宝宝的血压、血氧都有所偏低,“肾上腺素0.25mg肌注,开放静脉通道,地塞米松5mg静推……”好在经过了15分钟左右的抢救,宝宝的基本体征都慢慢恢复,血压也升到了107/76mmgh,意识也恢复了。
我出了抢救室跟宝宝的爸爸妈妈交代了一下,“妈妈伤口处理的及时,这点做的很好,你们送医院也很及时,宝宝现在已经暂时脱离危险,但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宝宝在医院住了下来,后来病房值班大夫跟我说,宝宝第二天晚上还出现了被蛰周围部位的瘙痒,但好在心率、血压、血氧都处在正常范围内,值班医生给予泼尼松片口服,症状得到缓解。
三天后宝宝复查血常规等结果均为正常,允许出院。
这位宝妈的处理都很及时,蜜蜂蛰了以后首先第一步一定要拔除毒刺,切断有可能的过敏原的。
蜜蜂的刺针上存在很多倒钩通过紧紧钩住的软组织,并通过此注入毒液。
刺针作为异物继续留在患处不仅影响伤口愈合,还会继续刺激炎症反应的发生,出现红肿热痛,严重时造成局部化脓性改变,使细菌进入毛细血管,引发全身性感染。

因为倒刺的组织结构,直接拔出可能会使刺断在皮肤组织内,因此可以用无菌的一次性采血针或者注射针头较毒刺挑出来,如果手头并没有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银行卡这种比较硬的卡片,将毒刺及早刮出来,避免二次伤害。
但一定不要想通过挤压排除毒素,挤压的动作能排除一部分毒素,也能迫使一部分毒素进入体内。蜜蜂的毒液属于弱酸性,及时清洗伤口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因此拔出毒针后可以用苏打水、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伤口,或者去医院门诊等用碘伏消毒。实在条件受限也可用清水反复冲洗。

一般来说,蜜蜂的毒性并不算大,清洗后一般不需要治疗,只是被蜜蜂蛰了也是因人而异的事情。有的人局部反应较大,红肿热痛,还可能伴有瘙痒感,此时可以局部涂抹一些药物来消肿止痛,或者通过冷敷的方式来缓解局部肿胀。但如果痛疼肿胀过于明显,也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然而,还是有少数过敏体质的人被蛰后出现过敏反应。这些过敏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皮肤荨麻疹,呼吸困难,肿胀严重,甚至像上述一样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使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但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此外,即使是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时间其过敏反应程度也会不同。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或者是第二次接触过敏原的时候,其应激状态所出现的反应可能会比平时更加严重。
并且临床很多实例中发现,被蜜蜂蛰头部的就比蛰脚部的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但也不是绝对。
除了免疫功能有问题的人更容易出现过敏性反应以外,临床研究发现,蜂毒会损害肾脏,尤其是近曲小管。因而本身就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被蜜蜂蛰了更要引起重视,不要因此加重病情。

并且,蜂毒中的主要成分:蜂毒肽,这种物质的存在还可能抑制心肌线粒体酶的活性,同时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发栓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梗死,因此心脏病患者被蜜蜂蛰了以后也要引起重视。
总之,大家在夏天一定要注意:夏季,我们要防的不只是蚊虫叮咬,还有蜜蜂,以及很多奇形怪状的虫类,蚁类等;不排除这些虫子携带毒素的可能。
因此,如果真的被虫子叮咬后,切不可忽视,要多注意自身变化,一但出现征兆要及时就医,避免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起庆.重症蜂蜇伤诊断和治疗[C]//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2023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23:1.
[2]孔瑞.春暖花开,蜜蜂蜂毒过敏莫忽视[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1,15(02):222.
[3]被蜜蜂蛰了怎么办?[J].红蜻蜓,2024,(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