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在白宫告诉记者,美国政府正积极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并期望达成一项“公平的协议”。他声称,对华征收145%的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为零。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然而,与特朗普言论相左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与中国就此类协议的谈判尚未开始。“我个人更倾向于相信贝森特所说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说。
据悉,美国政府内部正在讨论具体的方案,除了直接降到50%或65%外,还可能执行所谓的“阶梯关税”方案,将中国商品按照种类分别征税。白宫高级官员及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的关税下调方案包括两个方向:整体税率下调:将现有对华关税从当前较高水平降至50%-65%区间;分级征税方案:参考美国国会“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提案,对“非国家安全威胁”商品征收35%关税,而涉及“战略利益”的商品则征收至少100%关税,并计划分阶段实施。
国际贸易(资料图)
近期多家外媒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月21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战包括‘直接战线’和‘间接战线’两个模块,呈现‘威逼先行、渐进实施、外线布势、统合施压’的策略特征。”赵明昊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基本逻辑,是认为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会大于对美国自身的伤害。“但现在他一定意识到了,美国自身受损更重,而且在某些领域一旦造成伤害,可能是难以逆转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则指出,美国国内反对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声音强烈。由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对美国消费者和厂商至关重要,高额关税将中国产品阻挡在美国之外,导致一些产品无法找到替代品,降低了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
国际贸易(资料图)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各行各业带来冲击,也引发美国社会舆论的不满。特朗普第二个任期未满百日,已深陷风暴中心。三名民主党籍前总统罕见密集发声,认为特朗普当局政策欠妥,打破美国前总统避免公开批评现任总统的惯例。奥巴马4月3日在哈密尔顿学院发表讲话,批评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大学等机构采取的措施,号召进行反击。奥巴马呼吁:“解决问题要靠我们所有人,包括所有的普通人。”
康奈尔大学经济史学家尼古拉斯·穆尔德(Nicholas Mould)表示,“2017年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征收关税时,中方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为进一步的局势升级做准备。现在,他们对经济带来的痛苦有了更强的承受力,也有更强的能力来应对局势的不断升级。”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则表示,中国“不急于”谈判,“与其过早接受谈判提议,不如先多承受一些摩擦,这样反而能让后续谈判更加顺利,也有助于中国争取到更有利的结果”。
国际贸易(资料图)
更重要的是,尽管特朗普表示已经有超过90个国家要和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定,但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任何国家与美国达成妥协。这让美国重新陷入到了一种孤立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多边主义,不但能够替代美国重回孤立带来的空缺,还能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这会让中国的影响力迅速超过美国,这对特朗普来说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代价。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态度回调,降低对华关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