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的「魔法药水」

读懂数字 2024-08-13 20:53:03

中小银行何以热衷“做债”,南京银行这份中报给出了答案。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两件看上去并不相干的事,共同印证着银行业的重大变化。

8月7日,江苏南部的四家农商行被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起因是它们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

一周前,南京银行率先发布半年报,不错的中期成绩单背后,以金融市场业务为主的的非利息净收入暴增,且在总营收中占比过半。

实际上,此前监管层已经多次就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债券业务进行风险提示/窗口指导。而中小银行何以热衷“做债”,南京银行这份中报给出了答案。

在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甚至开始扮演着“魔法药水”的角色。

于金融监管者而言,这何尝不是一道新难题。

01

南京银行打响了上市银行中报“第一枪”。

作为头部城商行,南京银行交出了营收与盈利双增的答卷:营业收入262.16亿元,同比增7.87%,净利润115.94亿元,同比增8.51%。

上半年,南京银行贷款总额1.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79%。然而,贷款的扩张速度,赶不上净息差下降的步伐,导致净利息收入持续走跌。

中报显示,南京银行净息差为1.96%,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则同比下滑5.97%至128.1亿元。

东边不亮西边亮。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34.05亿元,同比上升25.51%,在营业收入中占比51.13%,同比上升7.19个百分点,不仅对冲了利息净收入的萎缩,还变身为利润增长引擎。

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金融投资总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90%。此次非利息净收入的暴增,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就是债市变化带来的浮盈——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3亿元,同比增长477.90%。

另一面,6月末,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45.02%,相比2023年末下降15.5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2.83%,较上年末下滑0.70个百分点。这些指标的弱化,也体现了南京银行所面临的压力。

无论如何,南京银行通过金融投资,把业绩做上去了,这是实打实的。

02

苏南四家农商行的遭遇,说起来要复杂得多。

8月5日,银行间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盘中创下新低之后,尾盘意外快速拉升,有市场传言称,行情逆转的原因是央行窗口指导国有大行卖出国债。

8月6日,据外媒报道,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要求辖内农商行关注长债持仓风险,在国有大行卖出长债期间,不要大规模增加债券仓位,控制好持仓风险。

8月7日,央行主管的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显示,江苏常熟农商行、江苏江南农商行、江苏昆山农商行、江苏苏州农商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对上述4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8月8日,交易商协会再次发布公告称,近期,在交易商协会查处的案件中,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国债交易中存在出借债券账户和利益输送等违规情形,交易商协会已将部分严重违规机构移送央行实施行政处罚,对于其他此类案件线索正在加紧调查处理。

沿着这条时间线,初步结论是,苏南四家农商行被调查,可以视为监管层进一步“敲打”农商行债券业务“过热”的举措。

更早之前,今年3月,央行专门调研农商行参与债市情况,审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部分原因是担忧其过于热衷债券投机交易,而影响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

03

有了南京银行这面大旗,我们得以理解,中小银行为何热衷做债了。

尽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并不代表真实的现金流收入,它仅仅是账面上的变动,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很可能大幅下降。当下机构几乎一边倒押注国债收益下滑,但下行空间,已经越来越接近监管层的容忍下限了。

只不过,别说是“魔法药水”,就算是毒药,有些中小银行也不得不吃下去了。因为,当净息差快速下坠,传统的主营业务——存贷业务已经很难赚到钱了。

招行行长王良此前在股东大会上提到,“如果(净息差)再往下下行的话,银行资产业务的盈利能力就会大受影响,甚至可能信贷业务也变成不赚钱的业务。承担风险还不赚钱,可能对银行就变成了很大的挑战。”

更残酷的是,大行凭借更低的资金成本,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下沉,不断挤压着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在信用风险整体偏高的情况下,中小银行既承受着更低的利差,还面临着更多的坏账,再加上贷款利率被限制以及贷后环节的强监管,放贷,真的很难赚钱了。

饭还得要吃,日子还得过。只是,如果银行的主营业务变成金融投资了,银行还是银行吗?

这是监管部门的难题,对大部分中小银行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三个字:

活下去。

1 阅读:114

读懂数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