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亿颗芯片,美芯片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刘兵随风 2025-01-07 09:04:34

在全球芯片市场,美国芯片巨头长期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呼风唤雨,赚得盆满钵满。随着华为、长江存储等中企的崛起,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曾经,美国对华为等中企的制裁让全球芯片供应链陷入动荡。海思半导体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因台积电断供而黯然失色,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国人的心。但正如比尔盖茨所言,这种制裁反而激发了中企加速芯片自给自足的决心和动力。

如今,中国芯片产业的自给率正在不断提升。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芯片数量同比锐减840亿颗,这相当于中企日均砍单2.5亿颗芯片。

与此同时,中国自产芯片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中国自产芯片数量高达1900亿颗,平均每天产出惊人的10亿颗芯片。

面对这一形势,以出口为主的美芯企业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库存积压、需求下滑,曾经高价难求的芯片如今降价也无人问津。以高通为例,其近日宣布将下调中端和入门级骁龙处理器的价格,试图通过降价来刺激市场需求。

然而,高通此举真的能够扭转乾坤吗?答案恐怕并不乐观。首先,在中低端芯片市场,联发科已经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和稳定的市场表现站稳了脚跟。

高通想要通过降价来迅速夺回市场份额,难度可想而知。其次,紫光展锐等中企的崛起也不容忽视。这些企业在芯片工艺和性能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已经成为全球芯片市场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高通在高端芯片市场的地位虽然依旧稳固,但随着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等中企在中低端市场的发力,其整体市场份额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也正是外媒纷纷表示“高通宣布降价也为时已晚”的原因所在。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高通等美芯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积累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全球芯片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单纯依靠技术和市场优势已经难以维持长期的领先地位。中企的崛起和自给自足趋势的形成,无疑给这些传统巨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多变。中企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而对于高通等美芯企业来说,如何适应这一变革、调整战略布局并持续创新,将是其未来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巨头宣布降价等一系列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芯片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中企的自给自足趋势和崛起态势已经不可逆转,而传统巨头如高通等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未来,全球芯片市场将呈现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格局

2 阅读:1603
评论列表

刘兵随风

简介:科技、手机数码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