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词|苏轼一首小诗,仅28字,深藏人生智慧,读懂一生受益

小高语文在线 2024-12-21 11:48:53

来源:诗文共享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哲学家。

苏轼在宋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曾任凤翔判官、殿中丞等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离京出仼杭州等地方官。后又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回京,入御史台狱,释放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再度召为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而后一再遭贬,先后贬到惠州、琼州、昌化。宋徽宗即位大赦,被召回京,病死在常州旅舍。

苏轼一生沉浮,半世漂泊,总是颠沛流离,不是在贬谪之地,就是在贬谪的路上。

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他竟也将这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活出了诗意。

元丰7年,苏轼48岁,奉诏离开黄州前往河南府汝州担任团练副使,途经九江时,游览了庐山,此时他的心情虽然处于贬谪的郁闷之中,但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了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有关庐山的诗。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他生动描绘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诗中有画的写景手法,使全诗充满哲理,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在西林寺的墙壁。把作好的诗文写在墙壁上,这是唐宋时期文人普遍习惯,也是当时诗文发表、传播的一种方式,以便交流和供人观赏。一些公共场所,比如驿站旅舍,楼台亭阁、僧寺道观、名胜景点,还专门糊了墙纸,供文人题写。唐代极盛,几乎到了无人不题,无处不题的状况。

到了宋代,题壁也是诗人喜爱的一种方式,大小诗人都题,苏轼、陆游这些大诗人,又是书法家,题得更多,故在当时题壁诗成为一种时尚风气。

这首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实,诗人用短短十四个字写出了游山所见。

第一句的“岭”字,它的准确意思是顶上有路可通行的,也往往是绵延亘的。而“峰”字,则是指突出尖顶,峰利突兀。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从横和侧的不同方向来看庐山的山岭和峰峦,感觉迥然不一样。而“远近高低”,则是看山的立足点而言,因不同立足点而带来观察的殊异。

庐山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尽相同。庐山的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风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能呈现不同的样子,这两句诗就生动地概括了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是写庐山的千古名句。

历来诗人写的都是庐山风景秀丽,就连诗仙李白也不例外。只有苏东坡游览了庐山后,悟出了其中高深的禅理。

之所以让人难以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处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能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我们的视野所能见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间事物也常如此。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蕴含着很深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理:由于每一个所处位置不同,观察事物的着眼点、立足点不一,所带来的的观察结果也就不一,这就带来了认识的差异,所以观察问题要多方面分析、综合比较,才能得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以身入庐山却不知庐山真面目的生动事例说明:要认识自然景物乃至世间万事万物,固然要“游于物之内”,深入体察,才能洞悉幽微。如果只顾深入其内,隙中观斗,视野狭小,或囿于利害得失的考虑,往往只会看到事物的局部,陷于主观性和片面性。

苏轼的一生,正是对这一哲理的最好诠释。

他在仕途的起伏中,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

他的诗词,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生活的美好。

这首《题西林壁》不仅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也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

一首小诗不仅给展现庐山壮丽景象,还以深远哲理启人心智,让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理解人生的重要启示,它无疑是一首佳作,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EN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