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9日!那个日子值得每一位热爱生命之人深深铭记。那一天,林上水亲手揭晓了他那封存在长达1000天的父亲林观荣的坐化缸,看到了一副永远无法忘怀的庄严场景。
清晨的阳光尚未洒满大地,林上水早早地唤醒了几位强健有力的朋友,小心翼翼地协助抬出家中尘封多年的巨大缸器。当陀螺般的盖子轰然落地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下来。此刻,人们惊讶地发现,林观荣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精致的坐式依然保持得那么完美,五官描绘依旧清晰,如果忽略肤色呈现出的深红,几乎就像是活着一样,成为了一尊真正意义上的“木乃伊”。
林上水注视着父亲的模样,内心翻江倒海,百感交集。他完成了父亲对人生最后的期望,可是这尊珍贵的“木乃伊”却也向他宣告,父亲已彻底地离去,只能以这样独特的方式一直陪伴在他和大家身边。
林上水抚摸着父亲的脸庞,手指停留在那片干瘪的皮肤上,眼泪仿佛无法控制地滴落下来。他回想起父亲生病的那段日子,以及父亲反复诉说的遗愿;他还想起了那些劝告他尊敬地安葬父亲的亲人朋友。但是,一个儿子的责任,就是要执行父亲的遗愿,他必须要做,因为这是他对父亲最崇高的敬意。
“父亲,您可以安心了,我已经尽全力照顾您了。” 林上水低声地说出这句话,声音因哽咽而变得含糊不清。随着缸盖的揭开,他感觉如同与父亲建立起了一种心灵的联系,即使肉体离开了,他们之间的亲情和爱将会永续相传。
事实上,这条线索可以追溯到两年多前,那时林观荣已经75岁高龄,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让他住进了医院。当接到了紧急通知的林上水赶到病房时,他看到的是肿胀的脸庞、痛苦的表情以及毫无生气的身体。林观荣用尽力气,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微弱地说道:“儿子,我可能快要去见佛祖了,你要遵从我的话,把我藏进缸里。”
尊崇的用户们,你们是否知道什么是所谓的"缸葬"?对于这个问题,林上水闻所未闻,而林观荣这位深知佛教礼仪和传统的长者,却娓娓道来,此乃高级僧侣离世之后特有的葬礼仪式,遗体须以莲花坐姿置于大缸之内,伴随木炭以及石灰等物料进行密封处理,以防尸体腐坏。
面对如此奇特的丧葬习俗,林上水一度表示不解,并认为这只是迷信行为。他心中疑惑,为何平头百姓需跟从僧侣进行此类特殊掩埋?然而,林观荣坚持己见,向儿子展开纠缠,甚至以不愿意接受治疗为借口,逼迫林上水顺应他的意愿办理后事;如若不然,他宁可放弃治疗,自行结束生命。 林上水试图安抚父亲,告诉他医生仍在努力救治,又怎么可以轻易谈论生死之事!然而,林观荣却悲痛地恳请道:“我的夙愿已经所剩无几,仅有这最后一件事情未能达成。
看到父亲如此坚定地致力于这个看似荒谬的遗愿,林上水实在无法再说服他改变心意。最终,他唯有无奈地接受了父亲的要求。令人意外的是,在达成所愿不久,林观荣竟然油尽灯枯,从容地迎接着生命的结束,正如他对待禅修毕生的敬仰和背负的责任一般,用最崇高、最真诚的信念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然而,当我们反思林观荣为何会提出如此独特的“缸葬”请求时,我们不禁回溯其与佛教之间深厚且独特的关联。林观荣诞生于一个山村之中,那个地方地方偏远,环境险恶,居民的生活艰辛无比,他们对佛法充满了期待,因此信仰无比虔诚。草儿青青,孩童无忧,那美好的童年记忆里,林观荣对村庄中的寺庙、僧侣表现出了极度的热爱。
他常常站在门外聆听寺庙传出的梵音阵阵,注视着僧人静默念经,自在打坐的情景。
当时的主持见他孺慕之情炽烈,便决定收他为入室弟子,从那时起,古朴的梵语、佛经便成了林观荣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独特的宗教文化在林观荣的心底落地生根,他渐渐深陷其中,性情逐渐转变,心灵开阔,谦恭有礼,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热情洋溢地帮助他人,同时将个人微不足道的所得悉数捐献给寺庙。
为了让村民们更加便利地前往山上祭拜,他挺身而出,承担起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独自徒手建成了一条长达两千余级的石质台阶道路。“缸葬”,这就是林观荣这位深得佛法真髓的老者为我们留下的最后的遗言,其身后的故事将会永远铭刻在乡村历史的长河之中。
然而岁月如梭,美好时光并不长久。就在林观荣步入了35周岁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深深地打击了他,让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曾经活跃健谈的年轻小伙瞬间成长为了深沉冷漠的中年男子。更为令人惊叹的事情是,他竟然无法再容忍任何荤食,只需稍触及肉类食品,便会脸色惨白,甚至陷入剧烈的呕吐之中。
面对如此状况,深感担忧的林上水遍寻名医,但医生们均束手无策,始终未能找出病因。即便如此,林观荣的病情仍持续恶化,他不仅只肯吃素,而且坚决戒掉了所有荤腥。紧接着,他更是毅然选择独立居住,与家人保持距离。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林观荣几乎全天候都陪伴在寺庙僧侣身边,无言地聆听着经文,禁闭双眼进行沉思。时常彻夜无眠,独自静静站立凝望墙壁。犹如感受到了命运的召唤,林观荣在人间的最后愿望,便是希望自己的遗体在佛法的庇护之下,远离蠕虫蚂蚁的侵犯,最终圆满地圆寂成佛。面对父亲的这个决定,身为孝子的林上水坚决遵循,将父亲塑成了肉身佛,虔诚地供奉在家中。
然而,这一决定在当时的村民眼中无疑是匪夷所思的,他们从未听过用自己的亲人制作木乃伊之事。通常情况下,人们总知死后应安息地下,何曾见过林氏父子这般独特的做法?最初,村里的人们纷纷劝说林上水不应轻信迷信,妥善安排林观荣的葬礼。可是林上水对此置若罔闻,依然坚决执行父亲的遗愿。
当林观荣真正被制成木乃伊供奉起来的那一刻,村民们纷纷表示震惊不已。有些人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指责林上水不敬父亲,甚至公然称其家庭为诡秘的鬼屋。每每听到这些言论,林上水内心深处充满了悲痛。他明白,自己所做出的决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犹如一道晴空霹雳,严重破坏了原本安定和谐的乡村生活。
然而,尽管背负着社会各界的巨大争议和无尽的孤独,林上水仍然坚守初心,全力以赴地照顾父亲的遗体。当同乡亲友纷纷与其断绝联系之时,林上水孤身一人承担起重任,坚决守护着父亲的木乃伊。这个一度被视为离奇荒谬的“肉身佛”故事,实则蕴藏着林家兄弟无尽的亲情和孝心。林上水对于父亲深厚的敬爱之情,可见一斑。
使人为之动容的是,林观荣对于佛教的真挚信仰,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正是源于那无比坚韧的信念,使得他的生命愈发充满了高尚的光辉与充实感。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他唯一的愿望便是寻求灵魂深处最简朴的寄托——那就是那不受尘世间飞虫走蚁所污染的纯净天地,最后安详地在佛主的怀抱中微笑着离去。
伴随着现代化社会崇尚理智与科技的大潮,一些古老的信仰往往被忽视或误解为陈旧的迷信之说。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却是——每一个生灵都需要在心灵的空间里找到寄托,必须拥有引导前行的熠熠光亮。于是,林观荣着实成为了我们心灵的启迪者,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只要心里装有佛祖,那么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便会迎刃而解。
哪怕肉体已经远离了我们,但心灵却仍然会不断升华为一种永恒的存在,就如同林观荣一样,化为凡间优秀的报恩者,庄重且神圣不可侵犯。
生命的光彩源自信念,死亡的美好也同样来自于信仰。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林氏父子为我们留下的那深刻启示。当我们用智慧去深入解读的时刻,就会猛然发现他们的抉择绝非愚昧和盲目崇拜,而是另一种充满希望的生命力量。这是一种超越了世俗偏见的包容态度,也是用温暖的目光和深思熟虑的思考去理解那些与众不同的生命选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触及到生命深层次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