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不负重托砥砺奋进勇于担当——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太原日报 2025-02-22 07:18:28

修改地方性法规5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0项;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80次,作出决议决定3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5件议案和404件建议全部办结,18件重点建议全部落实……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全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广泛凝聚全体人大代表的智慧力量,主动担当作为,依法履职尽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作出了人大贡献。

高水平立法护航法治太原建设

“通过!”2024年12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太原市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条例》,标志着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对全市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活动的管理,有效、规范推动动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立法工作融入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完善立法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保障、推动作用。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新需求,修改物业管理条例,增加消防安全相关规定,明确维修资金使用规范,夯实全市物业管理工作法治根基。全面修订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条例,新增兽医卫生检验、无害化处理等规定。修改拥军优属、雷电灾害防御2件法规,调整主管部门、明确法律责任,确保与上位法有效衔接,与改革要求相适应。

深入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决议、决定,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采用自查自纠和委托清理方式,全面梳理我市现行的91件地方性法规,对明显滞后、不能继续适用的8件法规,将逐年列入立法计划,适时进行修改或废止。

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依法对加强单位和居住区附属绿化管理实施意见、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管理办法等1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推动县(市、区)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有效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高效能监督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锚定“六地”发展定位,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领域、创新监督方式,着力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监督更有力度、更具实效。

工作监督直面热点,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强化计划预算初步审查,促进年度编制工作依法合规、科学合理。专题调研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线上线下预决算审查,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督促政府努力实现全年既定目标。确定5个重点支出项目开展财政绩效评价跟踪监督,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加强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在预算编制、调整、执行以及决算审查过程中,充分结合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报告制度,强化政府债务监督职能。听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促进国资国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执法检查是保证法规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的“利剑”。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重点领域工作强化监督。聚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监督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助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聚力建设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检查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促进全市煤炭生产利用全过程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聚力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开展文物保护“一法两办法”执法检查,配合全国人大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对省旅游条例进行执法调研,不断强化文旅融合发展法治支撑。聚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配合省人大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执法检查,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增添动力。

人民群众的关切在哪里,人大监督的着力点就在哪里。市人大常委会立足美丽太原建设,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汾河保护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在保护省城生态环境中持续发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督促政府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始终关注中医药事业,听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报告,提出强化人才引领、创新融合模式等建议,推动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调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对残疾人保障法、体育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以法治力量护航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建设。

高质量履职展现人大代表作为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代表工作,在保障代表履职中倾心倾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通过代表履职活动变得更加具象化。

认真落实“双联系”制度,19名驻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210名市人大代表,常态化听取吸纳代表意见建议。邀请24名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160人次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组织70余名市人大代表赴暨南大学进行培训研讨,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履职能力。认真落实闭会期间“一府一委两院”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有关活动办法,推荐5名市人大代表为营商环境“体验官”,5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担任市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组织各级代表60余人次旁听市中院庭审、市检察院“小案”巡讲等活动,促进代表更好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切实加强代表联络站点建设,依托546个代表联络站点,组织开展“代表进站入点听民情解民忧”主题活动,通过“平台联建、站点联进、民意联听、难题联解、监督联搞”等方式,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入点4501人次,接待人民群众8903人次,收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3118条,解决问题1855件,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注重代表履职宣传,配合省人大开展“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太原活动,组织21名代表接受采访,充分展现人大代表履行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工作责任的良好风貌。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引导协助代表找准选题,提出高质量、可操作的议案建议。认真落实代表重点建议处理办法,切实把议案建议办理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5件议案和404件建议全部办结,关于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公共健身场所及设施建设等18件重点建议全部落实。

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把人大工作融入全市重大战略、重点任务,在守正中改进,在创新中完善,努力开创太原人大工作新局面。记者 李俊华  太原日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