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多家门店跑路关门,创始人失联,业主1.63亿元血汗钱打水漂

忆秦娥讶 2025-04-23 18:08:05

——【·前言·】——

谁能想到,曾经年入42亿,品牌价值近400亿的东易日盛,如今却拖欠1.63亿装修款,濒临破产。

这家曾经的家装行业领头羊,现在已经和“爆雷”“欠款”“跑路”这些词绑在了一起。

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400亿到资不抵债

1993年,这一年学建筑的陈辉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杨劲在北京相识,都对彼此产生了些许好感,没过多久就结婚了,婚后七天两人就商量好要共同创业,而他俩正是东易日盛的创始人。

要知道,当时的90年代的装修市场乱象丛生,材料以次充好、合同陷阱频出,但东易日盛却没有选择这些弯路,凭借着“八级质量保障体系”,将品质和细节做到了极致。

根据当时了解,陈辉曾仅为墙面存在两毫米的误差,他就直接将整面墙砸了将价值12万的工程重新施工,要知道当时的12万,可是北京的一套房子首付啊!

东易日盛自成立以来,凭借对高品质家装的不断追求,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2000年,公司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占据了北京市场近三成的份额,标志着其在行业中的初步成功。

随后,东易日盛开始将目光放眼全国,扩展至其他城市,逐步占领更广阔的市场,为了确保每一项设计都能满足高端家装的需求,东易日盛的创始人陈辉夫妇做出了重要决定,他们专程前往意大利,聘请了世界级设计师,进一步提升品牌的设计水平和品质要求。

这一举措使得东易日盛在众多中产家庭中赢得了口碑,成为了许多家庭装修的首选品牌,凭借前期的成功积累,东易日盛于2014年成功上市,成为“家装第一股”,市值一度达到43.2亿元。

上市后,公司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公司年营收突破42亿元,品牌价值接近400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东易日盛也积极响应行业变革,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公司推出了创新的VR云设计系统,借此吸引了包括小米、万科、链家等在内的大企业投资,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其在家装行业的竞争力。

内忧外患下的危机

可没曾想,东易日盛的繁荣景象并没有维持太久,在2021年,陈辉和杨劲离婚,公司管理权完全由陈辉掌控,也正是这一决断,为公司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陈辉接手东易日盛后,公司加速了线下门店的扩张计划,意图迅速占领市场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到2022年,东易日盛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100家,覆盖了全国30多个核心城市,通过广泛布局,东易日盛希望能够抓住更多的消费需求,并以此提升市场份额,强化竞争力。

快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随着门店数量的激增,东易日盛的运营成本也开始迅速攀升,房租、装修费用以及员工薪资等支出大幅增加,这让公司的财务状况逐渐紧张。

尽管扩张带来了销量的增长,但由于费用支出过高,导致公司面临着资金链吃紧的困境,到了2024年前9个月,东易日盛的销售额仅为4亿元,而公司管理费用却高达2.4亿元,财务费用和数字研发的开支更是将总成本推高至15亿元。

尽管公司努力拓展市场,但这与销售额的增长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资金链问题愈发严重,面临着更大的财务挑战。

这种情况让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扩张策略,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以应对当前的困境并确保未来的稳定增长。

在2024年第一季度,东易日盛不得不关闭13家门店,可没曾想,就这些关闭的门店所引发的违约金和拖欠供应商的款项就超过了1亿元。

除了盲目扩张,陈辉大力推进的数字化转型也出现了问题,他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科技系统,却忽视了公司的基础管理,从2015年到2023年,东易日盛在数字化科技家装系统上的投入将近8000万。

陈辉原本觉得这次豪赌能够赌赢,殊不知,多滴分公司出现管理人员违规行为,私设账户截留装修款、倒卖公司材料,甚至还有人带着客户自立门户,这些问题导致公司管理陷入了混乱之中。

正是这些问题的爆发,导致东易日盛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77.4%飙升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97.13%,累计亏损达到了10.7亿元。

根据这些亏损金额来看,如今的东易日盛已经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尽管公司还对外宣称“店面优化”所导致的,但是客户的投诉依旧不断增多。

仅在无锡、武汉、郑州这三个城市,就已经有数百位业主支付款项后遭遇装修烂尾,其中一位郑州的业主,在2023年年底签订了装修合同,可是几个月之后听说公司资金链断裂,装修工程也停工了。

而这样的案例已经在全国不断上演,仅仅两年时间,全国就已经有1792户家庭的装修工程被迫停止,未履约金额高达1.63亿元,这也导致无数业主的装修梦想破灭,更是让社会对家装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

东易日盛何去何从?

其实东易日盛的衰落,不仅有自身管理的原因,还与大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加上精装房政策的推行,毛坯房市场萎缩了六成,家装公司的生存空间也被大幅度压缩,再加上疫情后的消费降级,导致客单价大幅下降。

在2023年时,单店运营成本同比增加了35%,产生的利润已经无法支撑开店成本,正如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所言:“传统的装修公司如果固守守旧观念,必定会被市场淘汰”。

短短几年间,这家公司经历了迅速的下滑,最终陷入了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困境,尤其是在陈辉接管公司后,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大规模扩张线下门店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快速扩张却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导致公司的运营成本急剧上升。

到2024年,尽管销售额达到4亿元,东易日盛的管理费用却高达2.4亿元,造成了资金链紧张,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面对困境,东易日盛尝试通过变卖资产来回笼资金,曾经辉煌的总部大楼以1.61亿元的价格被低价拍卖,远低于起拍价2.87亿元,显示出公司当时的困境,这笔资金依然不足以填补巨额亏空,东易日盛依然面临着退市的巨大压力。

令人意外的是,在公司面临存亡之际,陈辉选择了以信佛方式祈求转机,每日上香祈福,还在总部大厅摆上关公像。

这一做法虽然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但也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无奈,最终东易日盛决定引入外部资本进行重整。

今年3月,北京华著科技有限公司以3.4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东易日盛的股份,并成为重整投资人,计划通过利用其强大的算力资源,帮助东易日盛在数据家装服务领域实现转型和复兴。

不管怎样,在当下的激烈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家装企业必须积极转型,只有真正将消费者放在首位,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效率,规范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需要的是透明、高效、高性价比的家装服务,如何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住上更安心的房子,这才是所有家装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信源

网易财经2025-04-02——“家装第一股”陷债务泥潭:东易日盛资金链断裂真相

新浪财经2024-06-05——被爆跑路,拖欠款项超2亿元,“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怎么啦

新浪财经2024-06-05——“家装一哥”东易日盛暴雷,中产哭了,小米也栽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