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政协首届会议,毛主席没有全票当选,没投票给他的人是谁

红色先驱 2024-11-16 09:14:24

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首届会议开幕,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投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主席以575票高票当选,只差一票就是满票。

当时代表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票是毛主席谦虚地没有自己投自己,但事实是,没投票给毛主席的另有其人。

这一人,便是在北平和平解放中被毛主席夸赞“立下大功”的燕京大学教授、刚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张东荪。

1886年12月,张东荪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县官家庭,父亲曾是清朝县令,张东荪受父亲影响,接受了系统的旧学训练,身上形成了旧式“士子”以孔孟之道为根基的独特气质。

1904年,18岁的张东荪被官派留学日本,学习哲学,并在留学期间结识了梁启超,开始接受立宪派的改良思想。

1911年,张东荪从日本留学归国,参加清政府殿试,被授予格致科进士。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张东荪闻讯当即南下,投入孙中山麾下,孙中山临时政府内务部做了秘书。

1912年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张东荪离开了临时政府,开始办报论政,此时,张东荪自认已经完成了从旧式“士子”向知识分子的转变,被公认为那个时代中国哲学界的巨匠。

在他看来,“要起中国的沉疴非彻底输入西方文化不可”,他本人的哲学思想也是在介绍西方哲学的基础上,综合西方各派哲学形成的。

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张东荪等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等展开论战。而正是这场论战,令张东荪意外获得最大收获,开始接受唯物史观,后期思想也明显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抗战时期,张东荪主张对日积极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后第一时间起来响应,利用自己燕京大学教授的身份,为中共地下党输送情报、药品,因此还曾被日本宪兵逮捕。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东荪以国家社会党领袖的身份,代表民盟出席了政治协商会议,认为中国有望走“第三条道路”,并开始为此积极奔走。

而所谓“第三条道路”,即一条既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又异于苏联社会主义的中间路线,而由于中间路线人们的软弱,决定了所谓“第三条道路”其实只是一种无法付诸实践的思潮和幻想。

但张东荪却并未清醒地意识到。

1948年底,张东荪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毛主席还曾夸赞:“这是张先生的功劳!”

也正是因此,后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成立,张东荪以民盟中央常委身份参加,并在新政协第一届会议上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后又同周恩来等一同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由此也足见我党当时对他的信任,只可惜他却辜负了这份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受制于当时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的特定历史条件,毛主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

但这却遭致了张东荪的不理解,奉行“中间路线”的他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找到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希望既不依附苏联,也不与美国为敌。

之后书生气十足的他竟幼稚可笑到企图借助个人声望,利用民间渠道冒险向美国方面表示,中国无意与美国为敌,希望美国不要把战火烧到中国来。

与此同时,他又与同美国有联系的王志奇接触,让其将自己的意思转告美国,试图充当中国和美国的“中间协调人”。

后来,王志奇被公安机关逮捕,承认自己是美国特务,供诉称张东荪向自己提供了国家机密。

如此一来,张东荪闯了大祸,一跃成为叛国罪人,民盟内部将他开除出盟。还有人要提出以“叛国罪”将他逮捕法办。

就在这时,是毛主席出来为他说了话,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养起来,月工资尚有500元。

于是,张东荪开始赋闲在家,整日以养花种草、作旧体诗词自遣,打发时光,曾写下一句诗抒发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感慨:“深感清诗记我狂,梦回犹自对苍茫;书生谋国直堪笑,总为初心误鲁阳。”

不过一段风雨岁月不期而至,原本的平静被打破,张东荪受到波及,1973年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7岁。

素材来源:

[1]齐玉东.张东荪:书生问政的风雨历程[J].文史春秋,2012,(03):36-39.

[2]黄波.一个卷入“叛国案”的学者——著名学者张东荪的风雨人生[J].文史天地,2005,(01):27-30.

[3]蓝英年.话说张东荪[J].同舟共进,2010,(02):43-47.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