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相声大会遇冷:不是观众抛弃传统是老段子配不上新时代的票钱

问凝谈生活日常 2025-02-14 04:53:55

最近在广东深圳举办的相声非遗大会,看着名气想想都是人气爆棚,可结果是开了个寂寞。

这次非遗大会,举办的规模应该说是空前的,像一些相声界的大佬,包括冯巩,姜昆,李金斗,等等。相声界近五十位大佬都参与了此次演出。

不管是人员配置还是规模都算是相当给面了,但是庞大阵容,演出的售票情况格格不入,根据相关的平台统计16,17号两场演出,预计售出的票16号大概是有326张,现场空的席位也差不多一半以上,17号大概是340张左右,两天的演出整体的售票不容乐观。

16号演出票销售

17号演出票销售

为何皆是大牌人物参演,然而门票销售却不尽人意呢?反观德云社,其演员数量并不庞大,亦非尽为声名远扬者,可一场演出下来,却几乎座无虚席。这里最重要的是别人活动策划做的好,在相关节目宣传上也做足了功夫,在演出前充分的预热造势上。

另外一个是别人的节目都会不断的出新,新的事务总会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假如一个人看了后有好的反馈自然也会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同事,自然热点不用说就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慢慢的演出票自然就不愁销售。反观这非遗相声大会,虽然来的都是大牌,但是演出的都是老段子,自然叶就调动不起来大家的积极性,说啊白了就是大家不认可,不买账,自然演出票很难销售。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主流相声演员领工资,属于旱涝保收型。只要演好一场节目,票房多少与己无关,自然不会主动创作新节目。假如可以把最后的门票销售和自己业绩挂钩,自然节目也会更新的快了,新的节目加上专业的相声演员,肯定能迎合广大人民的认可和青睐,自然就会出现节目票供不应求。主流相声演员和非主流的差距不是对相声的理解,差距在演出的营运模式上,主流和非主流取消固定工资,按演义市场来决定他们的收入,我想相声界肯定会场场有新戏,戏戏有惊喜。

0 阅读:0

问凝谈生活日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