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杜宝荣大夫,坐诊40年,目前退休返聘就职于河南中医一附院。在接诊中不少肺结节患者给我的印象就是:着急、茫然、焦虑。最后的结果是不该切的切了,该切的反倒没切。
说一个我昨天接诊的患者,真是可惜。这个患者肺的质地非常差有肺大泡、肺气肿,患者自述23年右肺上叶做过一次肺段切除,术后微浸润肺腺癌。

24年10月份又发现左上肺一个1.2公分的病灶,当地怀疑是恶性肿瘤,检查出来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选择切除整个左肺上叶,可术后却是个慢性炎性病变。
患者自述,当时医生告诉他是个混杂磨玻璃结节,还说周围有毛刺和胸膜牵拉,被怀疑恶性肿瘤才切除。
看过他的资料,我只能说这个判断有点过于简单。单从影像上看就不支持肺癌,病灶是一个不规则的斑片状,周围有很多细长的纤维灶和相邻的胸膜有粘连。我想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被误判为肺癌。

这次来找我的原因是,术后3个月复查的时候左肺下叶又新增了一个6mm的实性结节,肺部还有少量的胸腔积液。实在是不想再切了,看看能不能保守干预。
其实这个新长的6mm实性结节,对比图像后在1月份那次手术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当时太小没报。值得高兴的是,这个结节形态还算是比较完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征象描述。

我建议他通过中药调理,一方面补肺气,调理术后的肺功能。另一方面加大散结力度,把这个6mm的实性结节消一消,免于一次手术。
通过中药调理2个月的时间,患者着急复查又拍了个CT,报告显示胸腔积液已经消失,6mm的实性结节也消失了。

试想,如果这个患者发现1.2公分的结节时,就仔细进行术前诊断,也许就不会多挨一刀。我还是那句话,发现肺结节不要盲目切除,术前诊断很重要。
肺结节并不是出现不好的征象描述就一定是肺癌,要结合结节的变化来具体判断。90%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发现肺结节后一定要找专业大夫进行诊断,给自己一次不手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