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障见道

零零文化 2025-04-26 01:04:29

破障见道

张新贵

古寺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晃,叩响一场关于“道”的追问。有人跋涉千里,向禅师求问:“道在何处?”禅师望着檐下飘落的银杏叶,轻声答:“道在眼前。”短短四字,如晨钟暮鼓,却让求道者陷入更深的困惑——若道就在眼前,为何自己目力所及,只见烟火人间,不见玄妙真章?

禅师捻着佛珠,道出玄机:“有我故不能见。”原来,我们总以“自我”为中心,戴着有色的眼镜去丈量世界。傲慢与偏见化作厚重的帷幕,将本就无处不在的道隔绝在外。求道者不甘心,追问:“有我不见,和尚见否?”禅师微笑:“有你有我,转转不见。”这世间,太多人在“你我”的分别中打转,用评判与比较筑起心墙,越是执着于彼此的差异,越难触摸到道的本质。

当求道者急切追问:“无你无我,道得见否?”禅师的回答如当头棒喝:“无你无我,谁来求见?”这一问一答,恰似禅机妙语的回响。若连求道的主体都消解了,所谓“见道”又从何谈起?道的玄妙,恰恰藏在这“有”与“无”的辩证之中。

鱼游于水,却不知水为何物;人活在道中,反而不识道的真容。就像一片小小的叶子,能遮蔽整座灵山;一念执着,便会错过漫天星辰。我们总在追逐远方的神圣,却忽略了脚下的土地亦是道场。吃饭、穿衣、待人接物,这些平凡至极的日常,皆是道的显化。可当我们陷入“我要见道”的执念,就如同握紧拳头追逐清风,越是用力,越与道渐行渐远。

放下“我”的傲慢,打破“你我”的界限,并非要否定自我,而是以更通透的视角去感知世界。当心中的尘埃被拂去,便会发现,道不在深山古刹的晨钟里,不在高僧大德的箴言中,而在市井烟火的温度里,在春生夏长的自然规律中,在每一次真诚的微笑与善意的举动间。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寻常光景,皆是道的诗篇,只待我们以一颗澄明之心去品读、去领悟。

莫再执着于“见道”的形式,放下执念的瞬间,繁星自会照亮心田。这世间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相遇,都藏着道的真谛,只看我们能否以一颗不被偏见蒙蔽、不被欲望裹挟的心,去发现、去珍惜。

0 阅读:0

零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