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充电有讲究,勤充还是少充好,这些知识车主需知道

小杜讲车 2025-04-19 21:41:47

话说,新能源车电量越用越虚,这锅真得“频繁充电”背吗?

李明,一位资深自驾游爱好者,最近就栽在了他的新能源车上。

原本计划好的长途旅行,结果半路被“电量焦虑”给截胡了。

眼瞅着电量蹭蹭往下掉,导航上最近的充电桩还远在天边,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真是让人想原地爆炸。

你说,这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难道真跟气温一样,说变就变?

电池这玩意儿,到底该咋伺候?

很多人一听“充电”,就觉得伤电池。

毕竟“手机别老充,不然电池坏得快”的说法,早就深入人心。

可你品,你细品,这新能源车和手机,能划等号吗?

说白了,电车这事儿,还真不能用老眼光看。

电车不是不能频繁充电,而是你得“充得对”。

大多数车企早就给电池划了个“舒适区”,电量在20%到80%之间,电池它老人家最舒坦。

在这个区间里,电芯的电压稳稳当当,内部温度也控制得好,锂离子跑来跑去也没啥压力。

这就跟人一样,暴饮暴食伤身,细嚼慢咽才养人。

电池也一样,非得等到“油尽灯枯”才想起来充电,那不是省钱,那是伤电池的根!

那是不是说,只要勤快充电,就万事大吉了呢?

Too young, too simple!

上海的王女士,就是个反面教材。

为了“省事”,她每次都把电用到见底才充,结果开了没几年,续航里程就缩水了几十公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些人,一听“多充电好”,就开始瞎搞。

一看到充电桩就往上凑,电量还有七八成也硬要插进去。

这哪是勤快,这是胡来!

电量接近100%的时候,电芯内部的压力是最大的。

你以为是给电池“吃饱喝足”,它心里指不定在骂你:“撑死老子了!”

更扎心的是,不同类型的电池,脾气还不一样。

比亚迪汉EV,同时推出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电池版本。

磷酸铁锂电池,皮实耐用,经得起折腾;三元锂电池,娇气得很,得小心伺候。

你学人家天天充到100%,但人家那是磷酸铁锂,你那是三元锂,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2023年10月,上海的李先生,在使用某第三方充电桩给他的特斯拉Model 3充电时,就遇到了麻烦。

充电速度慢不说,还动不动就中断。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充电桩和车辆不兼容。

充电桩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

尽量选择官方或者认证的充电桩,才能保证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2023年5月,在广州的一次新能源车主交流会上,有位老司机就吐槽说,他长期使用快充,结果电池寿命明显缩短。

专家也说了,快充虽然方便,但大电流会加速电芯老化。

平时能用慢充就用慢充,实在赶时间,再考虑快充。

2024年1月,哈尔滨的冬天,那叫一个冷!

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让不少新能源车主都傻了眼。

充电效率大幅降低不说,有些车甚至直接罢工,压根就充不进电。

在冰天雪地里,给电车充电,也是个技术活。

最好把车停在室内或者向阳的地方,充电前先给电池预热一下,或者选择在中午气温稍高的时候充电。

2023年7月,北京的王女士发现,她的新能源车在频繁使用能量回收系统后,续航里程也开始下降。

能量回收这玩意儿,用得好是省电神器,用不好就是电池杀手。

频繁启动和停止,会对电池造成冲击。

能量回收也得悠着点用,别太依赖它。

好在,现在有些车企也开始重视电池健康管理了。

2024年3月,小鹏汽车就在APP上推出了电池健康检测功能,让车主随时掌握电池的“体检报告”。

定期给电池做个检查,防患于未然,总比事后诸葛亮强。

新能源车的电池,既不是“娇气包”,也不是“铁金刚”。

想要它长命百岁,就得摸清它的脾气,用对方法。

电池的门道深不见底,各位且行且珍惜!

1 阅读:14

小杜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