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此家族出了八个公爵,三品以上官员141人,堪称异姓第一豪门

夜莺歌声凄凉 2025-04-07 09:10:01

在历史长河的清代,钮祜禄氏家族堪称显赫至极。该家族曾涌现出八位公爵,其中两人获配享太庙之殊荣。据相关记载,其家族成员位居三品以上官职者,累计达141人,且从广义范畴考量,涉及此类高阶官职的人员亦近700人。在整个清朝时期,就家族的尊荣与势力而言,钮祜禄氏家族实乃首屈一指,若其称第二,绝无其他家族敢忝列第一,无愧于满洲八大姓之首的名号。

在探讨清代豪门贵族这一历史范畴时,众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诸如父子皆任宰相、兄弟同中进士之类的家族典范。其中,声名远扬者不乏桐城张氏、诸城刘氏、金坛于氏以及海宁陈氏等家族。这些家族以其独特的家族成就与历史影响力,在清代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占据显著地位,成为研究清代豪门贵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样本。

然而,上述所提及者皆为汉族臣僚之官僚家族。相较于钮祜禄氏家族,其地位与影响力实不可相提并论。若将钮祜禄氏比作高悬夜空、光辉万丈之皓月与根基稳固、参天而立之大树,这些汉臣官僚家族便恰似微弱闪烁之萤火与朝生暮死之蜉蝣,二者在历史舞台所占据之地位及产生之作用,差距悬殊,汉臣官僚家族根本无法与之等量齐观。

【钮钴禄氏六个皇后】

钮祜禄氏,乃满洲古老姓氏,其衍生出诸多支派。自努尔哈赤时代,额亦都率众归附后,该姓氏中此一支派便荣登尊位。据相关文献记载,此支派“世居长白山之畔,为钮祜禄氏” 。

额亦都身为清朝开国功勋,为钮祜禄氏家族的后世子孙铺就了稳固根基。在此背景下,钮祜禄氏与皇族的联姻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早在皇太极登上帝位之前,其原配嫡福晋便出自钮祜禄氏一族。然而,皇太极称帝之后,并未将这位钮祜禄氏元妃册立为皇后。

自清军入关,钮祜禄氏一族便荣显于世,于清朝后宫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在清代历史进程里,此家族共有六位女性获封皇后尊位。其中,康熙帝册立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后宫中有孝圣宪皇后;嘉庆帝时,孝和睿皇后母仪天下;道光帝在位期间,先后有孝穆成皇后与孝全成皇后被立为后;至咸丰朝,孝贞显皇后登上皇后之位,她们在不同时期对宫廷政治与皇室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自顺治帝肇始,清代后宫皇后之位共计历经二十五位入主。其中,钮祜禄氏家族尤为瞩目,独占六位皇后之席。钮祜禄氏一族于清代宫廷地位之尊崇,在皇后册立数量上得以彰显,其家族之显赫,不言而喻。

【钮钴禄氏八个公爵】

在清代的爵位体系中,异姓爵位以公爵位居最高层级(虽存在封王现象,但该情况未被纳入正式典章制度范畴)。据御史严谨统计,超品公、一至三等公、未言等级之公以及追封的公爵,林林总总合计,数量仅为93位。

在封建爵位体系中,公爵地位尊崇,极为稀缺,通常仅授予建有卓越功勋之人。皇太极即位后,出于对额亦都卓著功绩的追思与铭记,特封其为弘毅公。与此同时,一等信勇公费英东亦获殊荣,二人得以配享太庙,此乃极高的礼遇,彰显出他们在皇太极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金(清)政权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额亦都所获公爵爵位独具特质,其等级在相关记载中始终未予明确阐释。然而,从额亦都于当时所处地位进行综合考量,可推断“弘毅公”这一爵位等级应高于一等公,甚至可将其界定为超品公。

额亦都育有十六子,于与明军交锋及中原统一进程中,十子凭借卓越表现,建立显著功勋。

在众多子嗣中,第八子图尔格功绩尤为显赫。于大凌河之战、松山之役以及锦州会战等一系列关键战事里,图尔格皆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卓越表现对战役进程与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顺治元年,出于对图尔格功绩的高度认可与嘉勉,朝廷将其晋封为三等公。然而,命运不济,翌年图尔格便溘然长逝。顺治帝旋即颁旨,追赐谥号“忠义”,并恩准其神位配享太庙,以彰其勋德。

值得留意的是,图尔格所获三等公爵位,并非源于对额亦都爵位的承袭,而是凭借自身赫赫战功受封。而额亦都的公爵之位,在康熙朝初期,则由遏必隆承继。

清初,公爵承袭体制尚处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待完善之处。遏必隆初始承袭三等公爵位。后其女获封皇后,依据当时既定之例制,遏必隆当受封承恩公,如此便形成两个三等公爵位并行之局面。为规范爵位体系,遂将此二者整合,特封遏必隆为一等公。

遏必隆辞世后,其公爵爵位经清廷规制,由第七子阿灵阿承继。随后,这一爵位再度易主,传至阿灵阿之孙讷亲手中。自讷亲始,此爵位转变为世袭罔替的一等公爵,开启了特定家族世代承袭的历史进程。

雍正初年,图尔格获晋二等公爵位。然而,其爵位传承并未遵循常规传予子嗣,而是由遏必隆第六子尹德承接。

在公爵传承体系中,遏必隆与图尔格家族呈现出颇为复杂的状况。就图尔格一系而言,依既定传承规制,公爵之位理应传予子嗣。然而,其长子不幸早逝,次子亦未能展现出符合继承要求的素养与能力。在此情形下,公爵爵位最终传予其侄儿尹德。

阿灵阿袭承其父遏必隆之一等公爵位。然而,在康熙晚年激烈的皇子争储局势下,阿灵阿选择站在八爷集团一方。迨至雍正朝,基于政治立场的考量,阿灵阿遭到清算。此后,该爵位转由尹德之子讷亲承袭。如此,尹德的两个儿子讷亲与阿里衮,分别承继钮钴禄氏的两个公爵,并使这两个公爵爵位得以延传后世。值得一提的是,自阿里衮起,原二等公爵位凭借在金川之役中积累的赫赫军功,顺利擢升为一等公爵位。

钮钴禄氏家族中,其余六位公爵之爵位源自恩封。然需指出,因遏必隆一人身兼两个公爵之衔,故而从严谨的角度考量,钮钴禄氏家族承恩所封公爵之位,实则仅有五个。

在清代异姓爵位承袭规制体系下,通常而言,承恩公的封等多为三等,且并不具备世袭罔替的特质。然而,亦存在特殊情形。于特定历史背景下,个别承恩公承蒙皇帝格外加恩,得以晋等,且其爵位能够不降等传承至子孙,不过这一特殊承袭仅局限于一代。

相较于满洲其他显赫姓氏的贵族,钮钴禄氏所获成就堪称卓绝。自后金肇始直至清朝覆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钮钴禄氏于朝廷政务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乾隆中期之前的历史阶段,钮钴禄氏家族于诸多重大战役中,皆培育并涌现出一众卓越将领。不仅于此,该家族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亦建树斐然。

如此斐然功绩,即便是汉族官僚群体,亦或是于乾隆时期盛极一时的傅恒家族,相较之下,皆难以企及。然而,钮祜禄氏家族仍存一憾,即家族成员中,未曾出现获封异姓王爵者。

1 阅读: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