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征徐州,击溃东部最强霸主陶谦后,曹操终于迎来一生最强之敌!

高旭评历史 2023-07-30 16:04:08

打秃袁术后,曹操命令队伍休整一段时间(夏,太祖还军定陶),注意曹操并没有回大本营,而是去了定陶,为啥呢?

三巨头阵营之一的徐州刺史陶谦已经进犯兖州!

三国演义里的陶谦一直是个忠厚老者形象,既亲善爱民,又老实巴交,没有野心,后来被曹操暴打,无奈托付给了皇叔。

历史上真实的陶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陶谦,字恭祖,丹阳郡人。

陶谦家是丹阳豪族,父亲是余姚长(谦父,故馀姚长)

少时就展露出对军事的兴趣,常带着一帮少年玩战争游戏,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

后来靠着自家的宗族势力和丈人的帮衬举茂才(顶级入仕门槛,比举孝廉更高阶)进了仕途(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邵,举茂才)

在被征召去凉州讨伐羌乱前,陶谦已经官居幽州刺史(这也是为啥陶谦后来和公孙瓒交好的背景)

第三次羌人叛乱发生后,有关羌乱可以移步这三篇:

东汉羌乱上部:为什么羌人一直要和朝廷对着干?

东汉羌乱中部:凉州三明

东汉羌乱下部:董卓的崛起之路

灵帝派遣征西将军皇甫嵩率军讨伐,皇甫嵩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战后皇甫嵩因得罪中常侍赵忠、张让,被贬官削爵。

后边章、韩遂叛乱,朝廷另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前往讨伐,张温请陶谦为参军,接遇甚厚。

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众辱温。

公然顶撞上级,还敢当着众人的面折辱上司,年轻时的陶谦很嚣张啊。

188年黄巾之乱爆发,凭借在凉州的军事经验,陶谦迁任徐州剌史。

陶谦没有像兖州刺史刘岱那样直接讨伐,而是采用了以敌制敌的策略。

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臧霸的传记可以移步这篇:刘备、拒吕布、降曹操、战袁绍、一举打过长江的曹魏猛将是谁?(他的待遇为啥可以远超张辽,比肩)

臧霸率领泰山四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击破贼众(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

陶谦上表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玡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

这个做法和荆州的刘表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击退黄巾后,陶谦任用徐州当地豪族陈登为典农校尉,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徐州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富足,谷米屯满粮仓,青州、豫州等地的流民也纷纷涌向徐州。

史载:屯于开阳。境内晏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差丰,流民多归之。

徐州大治,以至于曹嵩都没去投奔曹操,反而带着小儿子曹德和整个家族,跑到了琅邪郡去避祸。

190年,关东联军举起反董大旗,当时天下郡县响应,大兴义兵。但陶谦并未加入关东声讨董卓的军事行动之中。

为啥呢?

他想做真正的盟主!

关东联军分裂后,陶谦积极策划第二波关东联军。

董卓后入关,留黄巾之乱的名将朱儁傕守洛阳,朱儁利用这个机会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部队讨伐董卓(俊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

其他州郡只派了一些兵,陶谦大手笔,拨来了三千精兵(州刺史陶谦遣精兵三千,余州郡稍有所给)

192年四月,王允、吕布杀董卓,后李傕、郭汜又反杀王允,攻陷长安,把持朝政。

陶谦觉得机会来了。

他联合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及董卓被诛,傕、汜作战,俊时犹在中牟。陶谦以俊名臣,数有战功,可委以大事,乃与诸豪杰共推俊为太师,因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

第二波联军主要的参与方是徐州、豫州大部、半个扬州和部分兖州。

从实力上来看和第一次反董联军不相上下,可见此时陶谦的实力和威望何等之强。

李傕等凉州武将十分惊慌,赶紧用朝廷的名义召朱儁入朝。朱儁不想再起战乱,辞谢陶谦应召入朝,陶谦失去起兵的名义,只得作罢。

徐州治中王朗及别驾赵昱劝说陶谦: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贡。

这里介绍下陶谦集团的构成。

文官全都任用徐州当地士族,徐州富商麋竺为别驾从事, 琅玡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为别驾及治中从事。

军队交予自己的丹阳嫡系笮融、曹豹统领。

王朗等人的意思就是别去和凉州军打了,太烧钱,还是老老实实守住徐州吧(和荆州士族后来阻扰刘表北上是不是很类似?)

对于徐州本土士族的想法,陶谦不得不慎重,决定和长安朝廷和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李傕等人也很给面子,诏拜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为会稽太守(王朗就是在这次任命后去江东赴任)

第二次讨董在历史上并不知名,毕竟没有真正打起来,但是有很强的政治信号,意味着关东诸侯与凉州军阀之间的对抗局面结束。大家开始各自关注自己的地盘和既得利益。

此时全国形势如下:

基本形成了袁绍、曹操及公孙瓒、袁术两大对抗阵营。

陶谦、刘表持中立态度,观望两大阵营的对决。

193年春,袁术北上争夺兖州,在封丘被曹操打崩,一路南逃淮南。详见这篇:匡亭大败后,袁术是如何在淮南立足的?

袁术大败后,内部四分五裂。

沛相袁忠直接逃往了会稽郡(忠弃官客会稽上虞)

陶谦见袁术势衰,趁机拉拢下邳豪族陈氏,一同攻取沛国,以陈珪为沛相。有关下邳陈氏可以移步这篇:两败孙策、令曹操真正忌惮的徐州豪族是谁?(刘备评价其文武胆志,古今难求也!)

作为利益交换,原来袁术表奏的扬州刺史、陈珪堂弟陈瑀公开叛袁。

陈瑀拒绝袁术进入寿春(瑀旣领州,而术败于封丘,南向寿春,瑀拒术不纳)

袁术此时刚遭大败,前有陈瑀,后有陈珪,旁边还有一个陶谦虎视眈眈。

联手下邳陈氏这一招,差点团灭袁术。

还觉得陶谦软弱嘛?

袁术大怒,整军攻打陈瑀(袁术为何能打败陈瑀,后面会单开一篇详写),陈瑀大败,退走老家下邳(术退保阴陵,更合军攻瑀,瑀惧走归下邳)

此时的陶谦拥有徐州、兖州的泰山郡、豫州的沛国,初步建立了霸业。

袁绍还在河北与公孙瓒激战

曹操仅有兖州。

袁术在淮南刚刚立足

刘表握有荆州

如果陶谦南下图谋扬州,北抚泰山帮,以徐、扬州为基业,未尝不能割据一方。

但是陶谦飘了,无往不利的他开始疏远赵昱这种正直忠诚的属下,重用亲信小人,以致于政令失和。

许劭对陶谦有一个判断: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

随着曹操入主兖州,泰山太守应劭开始认可曹操的州牧地位,后来还听其令,去护送准备到兖州的曹嵩。

应劭的这种态度,对陶谦来说就是背叛,恰巧徐州下邳国有个叫阙宣的人领头造反(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于是与阙宣合兵进犯兖州,攻打泰山郡的费县、华县。

曹操和陶谦终于开战了!

从账面实力看,陶谦控制的地盘比曹操大,见下图:

踌躇满志的陶谦率军进入兖州的泰山郡,力抗青州黄巾军的泰山郡守应劭直接弃官逃走,陶谦的兵锋推进到兖州腹地,徐州就已经开始劫掠任城郡了(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陶谦几乎打下了兖州的一半领土!

定陶修整后,曹操开始反击了:

东路由曹仁率领,在泰山郡阻击徐州军;

主力由曹操亲自率领,由济阴郡南下,目标直指徐州的彭城。

陶谦毕竟势大,曹操出征前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出征前告诉夫人卞氏:我若不还,往依孟卓。

虽然曹操内心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胜陶谦,但这招围魏救赵之计却相当高明。

沿着泗水,曹军可以短时间内直达徐州的略要地彭城。

彭城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除了连接山东丘陵与淮河的泗水之滨,更是因为它坐落在丘陵上,虽然海拔不高只有1、2百米,但在这片大平原之地却相当高耸。当年霸王项羽选择定都于此,亦是看中它的地缘位置。

不过此时的徐州的州治还不是彭城而是在东海郡的郯县。

陶谦根本没有想到曹操居然不救兖州,反而来抄他的老巢,徐州的北大门沛县没有重兵把守,于禁领军由沛县突入徐州,攻克了防守薄弱的广威,再顺泗水拿下了广威之南的留县,最终兵临彭城。

曹洪由沛国直取彭城,在野战中击败了陶谦派来阻击的部将吕由,与于禁会师于彭城之下。

陶谦得到消息紧急从兖州撤军,亲自率主力回援,注意双方的行军路线,都是走的水路,古代有个军事常识:粮草辎重必须上船才装的多,损耗小,省人力畜力,走陆路的话粮草辎损耗太大了,没有水路,你的仗根本打不起,丞相后来就是被秦岭和陇西的山路给活活累死的!

双方在彭城一带展开了决战。

刚从兖州退回的陶谦师老兵疲,被曹操大败(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

陶谦被迫求助幽州的公孙瓒。

公孙瓒自然不愿看到袁绍阵营强大,下令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一同南下增援徐州(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此时徐州战场形势十分严峻。

曹操拿下彭城后,围攻郯县,未能攻下,便转而攻取虑、睢陵、夏丘三县,所过之处全都遭到屠戮,鸡犬不留,旧城废址不再有行人。

青州军的弊端在此战显露无疑。

青州兵因为保留编制且有特权,因而自持,且不改之前军纪差的老毛病,对徐州百姓展开了大洗劫、大屠杀,泗水为之不流!

后来刘备为啥可以多次在徐州组织起反曹军队,和曹操治军不严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两场大战的曹军此时也相当疲惫,得知幽州军南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横扫彭城、下邳两个郡国后,曹操终于下令撤回兖州。

曹军撤退后不久,田楷就回到了平原,刘备则留在了徐州帮助陶谦抵御曹操,自此脱离了幽州军的战斗序列(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刘备这个举动应该是得到了公孙瓒的默许,毕竟实力大损的陶谦需要友军协防,刘备留在徐州是符合两方共同利益的。

陶谦对于刘备的到来大喜,给予了最高的奖励: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皇叔跃升数级,自此正式加入了汉末群雄的角逐。

初征徐州大胜,然而曹操很快得知了一个噩耗:曹嵩死了。

曹嵩自曹操举兵后为避战乱,跑到了徐州的琅琊郡避祸,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曹操夫人卞氏的老家开阳县就在琅邪国治所之外,也从侧面说明陶谦治理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随着曹操和陶谦的战事开启,曹嵩知道徐州是待不下去了,曹操也已经派人到琅邪国通知父亲离开,同时令泰山郡太守应劭接(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

然而就在曹嵩去兖州的路上,却遭到截杀,这也是一桩悬案,幕后究竟是谁下的毒手呢?

1、陶谦指使

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后汉书应劭传》

2、陶谦部下张闿贪图曹嵩财物,私自劫杀;

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吴书》

从逻辑上来说,陶谦主动派人追杀的可能性并不大,陶谦已经知道了曹操的恐怖战力,此时更应该结好曹操。

所以第二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因为曹腾实在是太有钱了,咱们在这篇:怼太监、罢贪官、曹操的背后到底站了哪位大人物?(曹叡为啥要追尊一个太监为皇帝?)曾经介绍过,曹腾曾花了一亿万(一亿万是虚数,形容特别多的意思)当上过三公之一的太尉一职。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乱世,你带那么多钱,能不让人眼红嘛?

无论是不是陶谦指使的,曹嵩的确是死在了徐州兵将的手上,回想起老爹为他做的种种:杀蹇硕的叔父,是父亲帮忙回旋;为党人上书,又是父亲花钱摆平。曹嵩为曹操做得太多,曹操却没有机会再尽孝心!极度的伤心与悲痛令曹操失去了理智,这笔账必须算在陶谦身上,要让整个灭徐州为他爹陪葬!(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这是曹操的一大污点,几乎毁灭了他一生的名誉,所以人啊,在极度愤怒时千万不要下决定!

这次再征徐州,曹军几乎是倾巢而出,曹操还特意向袁绍求助,袁绍派朱灵相助曹操(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

战后朱灵不仅当着袁绍部曲说出曹操是明主,更鼓动所带的将士留下归附曹操(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

此时袁强曹弱,名义上,袁绍还是曹操的大哥,朱灵为啥叛变袁绍呢?要知道朱灵可是为袁绍死了母亲与弟弟(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绍而降公孙瓒,瓒遣兵卫之。绍遣灵攻之。灵家在城中,瓒将灵母弟置城上,诱呼灵。灵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遂力战拔之,生擒雍而灵家皆死)

有没有可能朱灵就是袁绍派来曹操这的间谍?

否则又为何有: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官渡之战如果朱灵临阵倒戈又会如何?

袁绍的手段太狠了,还未与曹操反目,就在其身边埋上暗线了!

这次出征,曹操留下夏侯惇、荀彧等人留在兖州,具体分工如下:

1、鄄城,由荀彧、程昱留守(出征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

2、夏侯惇驻守在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和战略要地濮阳

在随后兖州的大叛变中,就是这三人,在曹操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他。

由兖州进攻徐州有两条战略线路可以选:

一条是顺泗水而下由彭城国入境;下图图示1

一条是沿沂水支流而下由琅邪郡入境图;下图图示2

选择第一条路径,小沛这个位置是绕不过的,

此时镇守小沛的正是刘备,曹军南下走泗水的话必须干掉刘备才行。

别看陶谦对刘备有多好,实际就是把刘备当一个缓冲区,不然平白无故给兵?升官(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

一切都是利益,后来刘表也是这么干的,都是人精啊。

这一次,曹操并没有再走泗水路线,而是由泰山郡进击琅琊,由徐州北部入境(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

用兵之妙,就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曹操此举避开了陶谦重兵把守的彭城和下邳防线,主力直扑陶谦的大本营郯县。

在曹操大军的攻击下,华、费两县很快失守,沂水防线崩盘,臧霸驻军的开阳也被攻下。

但在交战中,曹操也领教了泰山兵的战斗力,消灭吕布后,曹操就点名搜索隐身匿藏的臧霸(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曹军随后继续顺沂水而下拿下了即丘城,也正因此,丞相一族才逃过一劫,琅琊郡著名大族诸葛氏就在琅琊阳都县(在被曹军屠城开阳之北)

有惊无险的躲过兵祸之后,幼年丧父尚未成年的诸葛亮,被叔父诸葛玄带至扬州,后辗转去往了荆州躬耕。曹军的屠戮,在诸葛亮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琅邪国沦陷后,面对不断逼近郯城的曹军,陶谦急呼皇叔增援郯县。

刘备迅速来到郯城补防,与陶谦部将曹豹一起抵御曹操的进攻。刘备还是很有胆识的,他并没有先入城,而是在郯城之东阻击曹操,失利之后才退入了郯城(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

进入徐州后,曹操有意纵容部下,尤其是刚收编的青州兵,打着为主公复仇的旗号暴露人性丑恶的一面,无限劫掠奖励的前提下开始释放出人性中的原罪。

上一次彭城、下邳两个郡国被屠,这次琅邪郡也遭受重大打击,整个徐州也就五个郡国,现在三个郡国几乎被曹军摧毁殆尽,曾在乱世守得一方安宁的徐州也被打残了。

郯城内人心慌慌,陶谦的心腹笮融惊慌下竟然带着万余人逃往广陵郡,陶谦气得要命,却又无可奈何。

曾经东方的霸主日暮途穷了,徐州眼看就姓曹了。

就在此时,曹操后方来报,兖州全境叛乱!

0 阅读: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