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的俄国,被称为“女皇世纪”,在这个时期,俄国先后有四个女沙皇产生,但在其他世纪,女性继承皇位则通常是被禁止的。
立陶宛农民的孩子玛尔塔·斯卡沃伦斯卡娅,皈依东正教后改名叶卡捷琳娜。大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皇帝,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两年。
安娜_伊凡诺芙娜,俄罗斯女皇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 俄罗斯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大帝的侄女。在堂弟彼得二世死后即位。1740年去世。帝位传给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是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1741年因宫廷政变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继承。
俄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位名叫叶卡捷琳娜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夫,史称“凯瑟琳大帝”,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 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家之一。叶卡捷琳娜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大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堪称欧洲的“武则天”。
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夫于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后改名叶卡捷琳娜。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而即位。
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虽不是千疮百孔,但也危机四伏。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旨在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施政目标中,叶卡捷琳娜提出了她的执政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俄罗斯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叶卡捷琳娜主张开明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将包括新俄罗斯、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参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
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当时使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齐名的一代英主。叶卡捷琳娜从一个德国普鲁士贵族家的普通女儿,到远嫁到俄罗斯深宫的小媳妇,再到雄视欧洲大陆,引得无数启蒙运动思想家竞折腰的一代女皇。好嗨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尽头!1796年9月,叶卡捷琳娜中风卧床不起。她遗憾的是未能让整个欧洲所有国家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希望能够向天再借一百多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1796年11月,叶卡捷琳娜二世结束其辉煌的一生,在位三十四年,其执政时期处于中国的乾隆年间。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