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演,上桌!
这几天,微博上古偶剧的受众正在卖力为年轻导演造势,认为只有年轻导演有视觉想法,有审美,大有一副“年轻导演来了,古偶剧有救了”的阵仗。
有人落寞,有人得意。落寞者自觉错失时代红利,而得意者,正逢其时。
此情此景,难免让人想起网生时代来临时,年轻导演的集体绽放。
2017年的《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三部精品先后搅热剧集市场,带给观众从未有过的国剧观看体验,既标志着网络剧在艺术形态上的成熟,也成功让田里、王伟、吕行三位年轻导演进入主流视野。
此后,越来越多的年轻导演提前十年,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当我们时隔七年再次提起这一话题时,发现已经很难用“年轻导演”这个词统称他们,毕竟有些年轻者已成前辈,有的年长者却正当新锐,这个群体的标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化。而分化背后,亦藏着国剧的变迁。
不如按时间顺序给他们排个序,归个类,应当是三杰、四新、N。
三杰“三杰”自然指的是2017年的网剧导演三杰:王伟、吕行、田里。
本来在这个时间点已不应该再对这三人再有太多回顾性表述,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艺术选择和职业规划,确实很具有代表性。
当一个年轻导演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接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顺利吃到肚子里后,下一步怎么走?
他们和网剧一样,迈向主流。
翻看网络上留存的记忆,会发现彼时对他们不放心的大有人在。
“我不会看年轻导演拍的正剧,没有经历没有积淀根本拍不明白,而且他们这些敷衍的作品还可能把爱看正剧的观众全搞逆反了。”
类型剧拍好了,但能守好国剧的传家宝——正剧吗?国剧江湖,能否拍好正剧是导演能否融入主流的关键。
数年过去,36岁的王伟已成为正剧导演中的顶流。一部豆瓣评分9.0的《问苍茫》,获主流奖项认可,也让他逐渐摆脱了“《白夜追凶》导演”的标签;
那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生若如初见》足够彰显他在历史剧上的野心;
还有严肃文学改编的潜力剧《高兴》《尘埃落定》,万众瞩目的历史剧《大汉赋》(汉武帝篇)......
顶级正剧资源拼命涌来,正是因为王伟接好了第一块饼。
吕行前有高口碑职场剧《平凡的荣耀》在手,后有凸显生活质感的《雪迷宫》今年播出,又拿下了总台历史剧双子星之一《大唐赋之破阵乐》的导筒。
三人中田里较为特殊,从《河神》一鸣惊人,到《河神2》依然保持了灿烂的视觉呈现,还有迟迟未能与观众见面的科幻剧《梦之海》,田里这几年似乎有些神秘和沉寂,但他事实上也已另外一种方式迈入了主流。
在今年举办的中国首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金鸡创投科幻片单元等与科幻相关的活动上,田里都作为评委或嘉宾出席,评点、提携新人,阐述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最新思考。
从他的观点输出中能发现,他有咬住一个类型不放松的勇气,正如当年“初心榜”授予他“中国十大青年电视剧导演”时的评语:
更重要的是,田里导演可以在一个项目上坚持持续投入,不疾不徐,这种心态和做法,是对诸多青年导演有表率意义。
四新继“三杰”之后,今年又有人提出了“国剧四大新锐导演”的说法,分别是执导《新生》的申奥、执导《漫长的季节》的辛爽、执导《异人之下》的许宏宇、执导《边水往事》的算。
这个“新”字切中了今年业界和观众的情绪:预估爆款失灵,市场亟需新题材、新叙事、新影像、新表达。
这四位年轻导演的作者性无疑契合了人们对“新”的想象。
算身上的关键词是实验性。
2018年,算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剧集《疯人院》,以志怪论人心;
他在2020年执导的《云端》,是国内少见的桌面剧;
后来,他又花大力气筹备名声在外的《境外组》,项目却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意外夭折。
算(左)、曹保平在《边水往事》拍摄现场
好在这份付出没有白费,他在《边水往事》中用上了《境外组》的功课,铸成了今年夏天的剧集黑马,夯实了架空罪案剧的地基,也给观众带来了难忘的观剧体验。
许宏宇作品的关键词是热血。
他对作品的分寸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掌控力,少年感、中二感、沙雕感、热血感等年轻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元素,在他执导的剧集里总能达到一种诡异的平衡,这种贴合感不像是用技术达成的,更像是导演的一种天赋。
辛爽强在审美判断力。
其实如果观众仔细想想会发现,《漫长的季节》的故事并不会让人惊为天人,但因为它拍暖色调的东北,拍年轻人追捧的“彪学”,拍人们被记忆欺骗的漫长季节,方有作品的大爆,也才有了今年白玉兰颁奖礼上“最佳导演”的实至名归。
申奥从电影《孤注一掷》的成功到剧集《新生》,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别出心裁,这种特质让他在人声鼎沸的罪案悬疑赛道上做出了新意,成就了“诈骗宇宙”。
他既有电影人的题材视野和视听语言,又有电视人的长篇叙事能力和节奏把控,在精品短剧集勃兴的当下正当其时。
有意思的是,尽管相隔不久,“四新”和“三杰”的路径规划可大不相同,他们并不急着融入“主流”。
算入职了阿里大文娱,成立了阿里大文娱首个由导演带领的剧集工作室,深耕原创剧集,他的下一部作品仍是与优酷合作的悬疑剧《悬案》。
许宏宇成立了“热血动物”厂牌,希望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深耕热血青春类作品,毕竟人会老,但厂牌可以永远年轻。
辛爽用《隐秘的角落》和《漫长的季节》两部作品让自己成为了视频平台哄抢的对象。可以预见的是,在类型剧的创作创新上,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剧集市场上的一个特例。
申奥依然电影、剧集两手抓,电影有制作中的《用武之地》,剧集方面则继续与伴山文化合作开发16集之内的作品。
N所谓“三杰”“四新”,只是一种人为评选,而非权威的盖章认证。
实际上,从视频平台主导剧集创作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具有深刻互联网基因和特色的市场,是一个新人导演竞相爆发的时代。
比如,我们不能忘了青春剧导演中的“头号玩家”刘畅,他监制的漫改剧《时光代理人》今年在B站播出,在二次元扎堆的社区赢得了原作党的认可,也在B站之外激起了波澜。
再比如,腾讯视频去年黑马剧《繁城之下》的导演王铮,自称只是业余玩家,却在平台过会难、项目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了一席之地。
还有那个最会拍打工人和爱情的导演李漠,他执导的献礼剧《灿烂的风和海》正在芒果TV和央视一套热播,给献礼剧完全换了一种形式和画风。
爆款剧《罚罪》的90后导演天毅,从小在片场长大,又受过英美剧的熏陶,十年磨剑后大成,收获市场反响。
尤其是古偶剧在今年的变化最明显,《花间令》的导演钟青是个准90后,一手中式恐怖美学拿捏观众心理;
《永夜星河》的导演赵一龙,自带喜剧天赋堪称整活儿大师;
《九重紫》的导演曾庆杰,剧情细节拉满不愧为“氛围感之神”。
与过去职业导演的综合素质不同,火起来的青年导演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有一个最能体现其风格的标签,倘若为他们划分赛道会发现,这不是一个以类型、题材、元素为标准的比拼,而是另一种前所未有的细分领域。
在剧集满足受众情绪价值为先的时代里,每个导演都藏着一把独特的钥匙,用来打开观众心门,撬动题材创新。
当钥匙品类越来越多,当导演和观众的对话愈发直接有效,国剧应当也会进化成之前从未有过的模样。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