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防寒对比,三个月覆膜试验,北方咖啡厅,双层结构优势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像北京的咖啡厅,冬天的室内温度虽然能保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范围,但到了夜晚或者遇到比较寒冷的天气,那寒意还是会透过门窗的一丝缝隙钻进来。咱先说说绿植在咖啡厅里这事儿,很多咖啡厅老板啊,都想在店里摆上点绿植,让环境看起来更温馨自然一些。但是北方冬天这防寒可难坏了他们,好多绿植到了冬天,那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精打采的,甚至都没了生机。
就说这仙人掌吧,大家都知道,仙人掌在大家印象里那就是好养活,耐旱,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这仙人掌在北方咖啡厅过冬啊,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儿。在咱们华北地区,像那种露天摆放的仙人掌,到冬天要是没有点保护措施,估计早就被冻死了。以前啊,在昌平有个经营咖啡厅的张老板,他特别喜欢在店里摆各种绿植,觉得这样能让店里更有格调。有年冬天,他就把店里买的几个金琥类型的仙人掌就这么放着,没做啥特殊防护。结果啊,到了开春他发现,有些仙人掌顶部都软趴趴的了,明显是不行了。
咱们再看看这不同品种的仙人掌过冬的情况。像金琥这个品种啊,就像我刚才说的,看起来球体紧实,叶片也很厚实,感觉挺耐寒的。可是实际上呢,在北方的一些寒冷夜晚,它如果没有任何防护,也会受影响。还有这草球系列的仙人掌,它们的球体相对比较小,而且分散。草球在大棚里的时候看着长势挺好,到了咖啡厅里,到了冬天,要是只放在普通的架子上,那也是有点悬。网上就有网友分享啊,说自己在天津的咖啡厅放了盆草球类型的仙人掌,冬天就简单地用个罩子罩了一下,结果到了春天,草球有些部分就干瘪了。
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仙人柱类的仙人掌,它长得高高瘦瘦的,跟咱们常见的球型仙人掌不太一样。我有个朋友在山西太原开咖啡厅,他就弄了几盆仙人柱。他一开始认为仙人柱比较抗冻,没太在意。因为太原的冬天啊,虽然没有东北那么冷,但也不暖和。可是到了冬天结束啊,他发现自己那几盆仙人柱底部的茎好像有点萎缩了,而且有些地方的颜色都变得不太对了。
这时候啊,就有人想到给仙人掌覆膜防寒这个办法了。这个覆膜啊,就像是给仙人掌穿了一件厚衣服。有的人会说,这覆膜肯定是有用的呗。但是到底有没有用,要用多长时间才合适,这都需要试验出来。于是就有人开始了三个月的覆膜试验。这个试验啊,可不是随便弄弄就好的。
就拿在北方一个典型城市——呼和浩特的咖啡厅做这个试验来说。这咖啡厅是在闹市区,店内的温度在冬天主要是靠暖气调节。试验开始的时候啊,选了同样的几个品种的仙人掌,有金琥、草球还有一个叫金星的小型仙人掌品种。把这三种不同品种的仙人掌都分别放在三个相同大小的花盆里,放在同一个小角落,这个角落光线还不错,但是到了晚上温度会降得比较低。
第一天,用那种普通的园艺膜,简单的把仙人掌罩起来。3天的时候啊,就可以看到金琥球体上有一些小水珠,这可能是因为膜内温度高湿度大,水汽凝结了。而草球的球体周围有一些淡淡的雾气,金星呢,它看起来好像没有啥变化。7天的时候,金琥膜内有点潮湿的痕迹,用手指去触碰膜,能感觉到有水汽。这时候啊,就有人担心这么湿会不会让仙人掌烂根啊。而此时的草球球体还是好好的,但是在膜的底部,因为水汽流下的原因,底部的土有点发潮。金星的根部周围的土看起来比之前紧实了一些。
15天的时候,金琥的膜看起来有点脏了,因为在咖啡厅里有一些灰尘。而且膜内除了有小水珠,还有一些像雾状的东西。这时候就想给金琥换膜,但是又怕换膜的动静太大影响它。草球的膜也感觉有点紧绷了,因为里面的水汽和植物的生长,有些地方都被撑开了小口子。金星这边的情况看起来和其他两个品种不太一样,它的刺座看起来更饱满了,但是它的根部周围的土壤好像有点干,难道是膜影响了透气?
到了一个月的时候,金琥换了膜之后,又出现了那种有水汽凝结的情况。可是这一次,它的根部周围土壤有点发黄的迹象,是不是因为太潮湿让土壤里的养分流失了呢?草球在之前膜破损之后,又重新套了一个更厚的膜。现在它的球体比之前圆润了一些,但是底部新长出来的小植株,看起来没有之前的嫩绿了。金星的茎干长得更长了,看起来是往高处长,但是新长出来的部分颜色有点暗淡,而且从侧面看,茎干有点歪,估计是生长不均衡。
两个月的时候啊,金琥因为之前的湿度问题,整个球体的颜色都有点发灰,不像是刚入冬时的那种光亮。草球的根部周围土太潮了,出现了几株青苔,这在大连那种比较潮湿的城市可能常见,在呼和浩特这种北方干燥的城市还少见呢。这青苔会不会对草球的生长不好呢?金星这边啊,它球体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是不是因为膜内通风不好啊。
三个月的时候,金琥的状态是最不好的,球体都有点软趴趴的了。草球的草球虽然球体还比较圆润,但是整体的色泽不太好,而且新长出来的小植株比较瘦弱。金星呢,它的茎干顶部开始有些发黄,而且在它的生长点的周围有干枯的迹象。这三个月的覆膜试验啊,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啊,在这个覆膜过程中,双层结构就像是给仙人掌穿上了一件双层棉袄。我们还可以对比单层膜和双层膜的防寒效果。就拿在西安的一个咖啡厅做的对比试验来说。同样是三个品种的仙人掌,金琥、蟹爪兰(冷门品种哦,也算仙人掌科的)和一个叫量天尺的仙人掌品种。
在刚开始的3天内,单层膜和双层膜下仙人掌的状态差异不大。到了7天,双层膜下的蟹爪兰,它的节片上有一些晶莹的小水珠,但是比单层膜下金琥的水珠要少很多。这可能是因为双层膜有空气层,隔热性好一些,所以湿度没有那么大。15天的时候,单层膜下的量天尺,它的分枝有点耷拉着,双层膜下的却还是比较挺拔的。这时候啊,有咖啡厅的工作人员就说,双层膜好像真的有点效果呢。
一个月的时候,单层膜下的金琥,根部周围有一些小黄叶,双层膜下的蟹爪兰却长出了几个新的小花苞。单层膜的量天尺茎干颜色有点暗沉,双层膜的却很光亮。两个月的时候,单层膜的金琥,球体颜色发暗,双层膜的蟹爪兰整个植株看起来生机勃勃的。单层膜的量天尺顶端有点发干,双层膜的量天尺却很饱满。三个月的时候,单层膜的金琥很多球体都已经出现了软化的情况,双层膜的蟹爪兰不仅花开得很好,而且母株也很有活力。双层膜的量天尺更是长了好几个新的分枝。
从这个覆膜试验,尤其是对比单层膜和双层膜的效果来看呢,双层膜在北方咖啡厅对仙人掌防寒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对于那些像在哈尔滨、乌鲁木齐这种比较寒冷地区的咖啡厅来说,这个结果就更有意义了。而且不同的仙人掌品种在防寒方面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布置咖啡厅绿植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来调整防护措施。
我们在网上也看到很多网友分享自己的经验。比如有个网友说他在郑州的咖啡厅,他就用了那种厚一点的保鲜膜来给仙人掌防寒,他发现这样比普通园艺膜效果要好。还有一些网友说,在东三省的咖啡厅,他们会把仙人掌搬到室内温度比较恒定的储物间去过冬,但是这又影响了咖啡厅的美观和氛围。大家觉得怎么做才好呢?是坚持做覆膜防寒,尝试新的防护方法,还是干脆改变放仙人掌的地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