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半山有栋叫惠苑的豪宅特别有意思,22层楼每间房都带空中花园,可最该住进来的女主人却从没进去过。这房子的名字取自女主人英文名,男主人李兆基在这儿住到97岁去世,女主人刘惠娟在加拿大念了三十多年佛。要说这俩人当年的故事,比TVB豪门剧还精彩。1958年的香港街头,30岁的李兆基正为生意发愁,突然看见珠宝店橱窗前站着个穿旗袍的姑娘。那姑娘拿起个玉算盘跟老板讲价,说话像唱歌似的。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刚当选"夜总会港姐"的刘惠娟。要不说缘分来了挡不住,这姑娘转头就把玉算盘送给他,说了句:"神算子配密底算盘,准能算清香港的黄金路。"这话直接戳中了李兆基的心窝子,没过半年就把美人娶回了家。
婚礼那天可真是风光,香港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李兆基包下中环大酒店摆了上百桌,新娘子戴着三斤重的金镯子敬酒。那时候谁不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男的会赚钱,女的会持家。刘惠娟也确实能干,五年生了三女两男,把五个孩子教得知书达理。听说她连孩子每天吃几口饭都记在本子上,比现在那些育儿博主细致多了。
要说这日子本该越过越好,可问题就出在钱太多上。李兆基的地产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从几个人变成几百号人。刘惠娟在家待着待着就坐不住了,非要到公司当财务总监。刚开始李兆基还挺高兴,觉得老婆能帮把手。哪知道这一来就收不住了,刘惠娟在董事会上比他还能说,有次当着十几个高管的面,硬是把老公看中的地皮方案给否了。
这事儿得说到1978年,李兆基想买尖沙咀一块地建写字楼。刘惠娟拿着图纸说:"现在盖办公楼太老土,得留出地方建电影院,往后人们要的是吃喝玩乐一条龙。"这话搁现在看挺有远见,可当时把李兆基气得当场撕了计划书。打这儿开始,两口子从床头吵到会议室,最后闹得全香港都知道四叔家宅不宁。
要说刘惠娟也是硬气,1985年离婚那会儿,李兆基要分她十八个亿,她愣是没要。就带着结婚时那个玉算盘去了加拿大,走之前给子女留了句话:"金银堆里活不出人样,木鱼声中才见真心。"后来有人看见她在温哥华的寺庙里扫院子,穿着粗布衣裳比当阔太时还精神。
李兆基这边也倔,明明把浅水湾的别墅改成了寺庙,偏要给新盖的豪宅起名"惠苑"。这老头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惦记着前妻。有回喝多了跟朋友说:"阿娟要是肯回来住,我把顶层改成佛堂都行。"可惜这话传到加拿大,刘惠娟只是笑笑,转头又抄她的经书去了。
要说这豪门离婚的见过不少,像他俩这么体面的还真不多。五个孩子没一个闹分家的,大儿子接手公司,二儿子管海外投资,三个女儿一个搞慈善一个修佛学。2006年小儿子李家诚娶徐子淇,这场二十亿的婚礼上,刘惠娟穿着灰布僧袍出现,儿媳妇挺着大肚子给她敬茶。记者问她怎么不坐主桌,她摸着徐子淇的肚子说:"李家的福气都在下一代身上。"
现在年轻人总说"独立女性",要我说刘惠娟才是真独立。搁现在她肯定是个女企业家,偏偏生在了女人只能相夫教子的年代。她在加拿大三十多年,带着徒弟给穷人送饭,教华侨小孩写毛笔字。有回被记者问到当年的事,她指着庙门口的对联说:"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倒是李兆基越老越念旧,把前妻写的《心经》裱起来挂在公司大堂。97岁临走前,还嘱咐儿子把那个玉算盘放棺材里。听说刘惠娟得知消息时,正在教小孙女缝百家被,针线都没抖一下。要不说这俩人绝配呢,一个到死都放不下,一个活着就全看开了。
咱们普通老百姓看豪门恩怨就当看戏,可细想想过日子不都这个理?再有钱也买不来称心如意,表面风光底下指不定多少委屈。倒是刘惠娟活明白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心里舒坦。所以说啊,夫妻过日子就像合伙开公司,有人想当董事长,有人想当财务总监,这要摆不正位置,再大的家业也得散伙。
各位看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您身边有没有这种"女强人"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家亲戚朋友的趣事。下回咱们再说说香港其他豪门那些事儿,保证比电视剧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