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遛娃回来高烧不退,每年5-11月是恙虫病高发时节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27 16:36:2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孔天骄 刘静怡)4月27日,“深圳女子遛娃回来高烧不退,被诊断为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新闻引起关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在过去,时常有被恙虫咬伤的病例。

多位感染科专家告诉记者,每年5-11月是恙虫病高发时节,恙螨幼虫在叮咬人时,会注入一种酶来作掩护,这种酶能使人感觉麻痹,被叮咬时没有痛感,被叮咬后起病急,所以,一旦出现高热、焦痂的情况不要忽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

根据《恙虫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指出,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主要表现为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恙虫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

患者被恙虫叮咬后的焦痂样皮疹。受访者供图

恙虫病常因大众缺乏了解而被忽视,在临床上也容易存在误诊的情况。4月27日,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被恙螨叮咬后,患者身体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皮疹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医学上称之为“焦痂样”皮疹,犹如被烟头烫过皮肤后留下的痕迹,中间呈烫黑状,大小通常与指甲相近或为其一半。这种独特的焦痂样皮疹,是诊断恙虫病的关键线索。

“在疾病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症状,很多患者会自行服用消炎药、退烧药、感冒冲剂等进行治疗,但往往效果不佳。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肌红蛋白升高、肌溶解以及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这些都与患者持续处于高热状态密切相关。”李冉表示。

为何恙虫病常被误诊?李冉解释,在临床实践中,如果不能明确识别恙虫叮咬的皮疹,治疗时常出现偏差。当病情加重,医生若未考虑到恙虫病的可能性,通常会选择使用广谱抗生素,但这些药物对恙虫病并无治疗效果,从而导致病情延误。实际上,恙虫病有明确的有效药物——四环素,除口服药物外,也可通过静脉输液用药,用药后可降低体温,明显改善病情。

“由于我国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恙虫病的发病率已经有所下降。不过,仍有个别地区出现散发病例,有时候出现短时间病例数增多的情况。”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发病率并不高,但若疏于防范,病例数可能有所增加。

通常,野外工作者和喜欢野外旅游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此病,伴随着天气的好转,很多人倾向于外出游玩,赵雷提醒,在野外活动时尽量先了解是不是恙虫病的疫区,同时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草地等可能藏有恙螨的环境。若在野外活动后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病史,如果及时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但若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到位,也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