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社会上有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流行犹豫不决,很多诸侯国中都产生了守旧派和创新派,还有主战派和求和派,这是政治把戏的必然性。国家发展到一定时候总会分出不同的派系来,即便是今天的国家体系中,也是有民主派和共和派之分。任何派系一方面在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方面又在维系国家的力量,两者相权衡,往往就是国君用以管理国家的核心。举凡有为之君,大多把这两股力量把玩于鼓掌之间,大多有着决绝的态度,是打就打,是和就和,绝对不会含糊,只可惜春秋的大多数诸侯们,都属两面派、犹豫派,终究错失良机成大国靶子。
卫桓公以前支持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还发动卫国大军兵临郑卫边境,似乎是要与郑国展开重大军事行动,要在郑国的共叔段之乱中取得利益。这个时候卫桓公听的是主战派公子州吁的。而当得悉共叔段在郑国的巢穴被攻破,郑国大军兵临卫国边境之时,卫桓公又听了求和派的石碏的意见,与郑国握手言和。卫桓公始终处于被动,即便是能出动大军也能撤回大军,就是没有把卫国的国家利益真正放在心上,反而是人云亦云,别人说共叔段在搞乱子有利可图,卫桓公就派大军出动。别人说共叔段打不赢郑庄公,卫桓公就又撤回大军,不会利用好时机,终究是个庸碌之君。
郑庄公跟卫桓公的不同之处在于,郑庄公反而就要决绝的多,就是挖黄泉与母亲相见,也能在与卫国书信中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这明显是深思熟虑,有所图谋的,迎接姜氏回归一方面是尽孝道,一方面是要赢得外交政治上的认同,即郑庄公并非是不顾人伦的暴君。什么样的国君身边往往跟着什么样的人,郑庄公是决绝之人,身边的朝臣也多决绝之臣,公子吕、高渠弥等将皆为郑国大业思虑,郑庄公要打卫国,公子吕就是先以大兵压进卫国边境,再以书信稀释卫国君臣信念,高渠弥则是“出车二百乘,来争廪延”,软硬兼施和恩威并济,这样的手段当然让卫桓公心胆俱裂,只得撤回卫国大军。
我们说这个时代郑庄公能成功,正是因为其决绝。还有一处证据,即是当时的天子周平王,其实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当年郑庄公东征西伐,频繁搅乱中原版图的时候,周平王就试图削弱郑庄公在朝中的政治力量,还曾暗地里许诺虢公,希望虢国能够成为周天子的忠实臣子,积极的与郑庄公为敌。奈何这位虢公非常懂得时务,认为郑庄公如果在外征战自己若是侵占其职爵是不公平的。当然这是不是虢公的真实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周平王几番许诺而后,虢公显然认识到危机所在,就是“再三谢辞,退归本国”,周平王失去了这位忠臣而后,更是身边缺少可用之人,等到郑庄公到朝堂之中来,周平王已经没有胆魄与之争强。
周平王见到郑庄公,说的是“卿父子有大功于国,故相继付以大政,四十余年,君臣相得,今卿有疑朕之心,朕何以自明?卿如必不见信,朕当命太子狐,为质于郑,何如?”这明显就是势微了,不仅口是心非的认同郑庄公的功劳,还担心自己许诺虢公之事让郑庄公耿耿于怀,乃至于承诺与郑国交换人质。周平王的这种犹豫不决,终究是让周王室的权威丧失殆尽。此后郑国人更是恣肆枉为,根本不把周王室看在眼中。后来周平王驾崩,周桓王即位,郑庄公君臣更是派遣大军跑到周王城附近的温县来割麦子,实在是搞得周天子很没有面子。
郑庄公的大夫高渠弥更是胆大到说:“今舍吾主而用虢公,大不义也。何不兴师打破周城,废了今王,而别立贤胤?”可见郑国君臣之决绝,已非周天子所能驾驭,此后数年之间就发生了周天子与郑国的繻葛之战,也就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