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联联的笔记本 2024-11-26 04:40:18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脱发类型,困扰着众多朋友,让原本浓密的秀发逐渐变得稀疏,影响颜值与自信。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 “联手” 作祟。

首当其冲的便是雄激素作祟。雄激素中的睾酮,在体内经过一种叫 5α - 还原酶的作用,会转化为二氢睾酮(DHT)。正常情况下,雄激素维持着身体的诸多生理平衡,可在头皮这儿,DHT 却像个 “捣乱分子”。它会与毛囊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让毛囊微小化,原本粗壮健康、能孕育出长直发的毛囊,慢慢 “缩水”,毛发变得细软脆弱,新头发的生长周期也被打乱,生长速度变慢,休止期提前到来,老头发一掉,新头发没跟上,脱发问题就愈发严重,尤其是头顶和前额区域,对 DHT 更为敏感,往往最先 “失守”,出现发际线后移、头顶发量减少的典型脂溢性脱发症状。

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也是重要 “帮凶”。头皮皮脂腺仿佛失控的 “油井”,源源不断地产油,导致头皮油脂堆积。过多油脂会把毛孔堵塞,就像给毛囊的 “呼吸口” 盖上了一层厚厚的 “油膜”,毛囊获取营养受阻,氧气也进不去,在这 “憋闷” 环境下,头发根基受损,发质变差,还容易脱落。而且,油腻环境利于马拉色菌等真菌滋生繁衍,它们在头皮 “安营扎寨”,分解油脂产生脂肪酸,进一步刺激头皮,引发炎症,头皮出现瘙痒、红斑、鳞屑等状况,炎症又加重毛囊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让脱发雪上加霜。

遗传因素如同隐藏在基因里的 “定时炸弹”。如果家族里长辈有脂溢性脱发的情况,那遗传基因很可能代代相传。研究表明,这种遗传倾向通过多个基因调控,使得一些人天生头皮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性异常,或者皮脂腺功能本就亢进,从青春期开始,随着雄激素水平上升,脱发症状便逐渐显现,且遵循特定遗传模式,难以避免,只能想办法延缓、控制。

不良生活习惯更是火上浇油。长期熬夜成了现代人的 “通病”,可这对头发极为不友好。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激素分泌失衡,刺激皮脂腺加班 “产油”,雄激素也跟着 “兴风作浪”,加剧毛囊受损。饮食不均衡,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像炸鸡、奶茶、蛋糕,会促使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还影响身体营养代谢,缺乏头发生长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如 B 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等,头发 “营养不良”,自然容易掉落。精神压力大也是一大诱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中,身体会分泌如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干扰毛囊生长周期,让头发提前脱落。

脂溢性脱发是雄激素、皮脂腺、遗传及生活习惯等多因素交织产生的难题,了解原因,才能从调节生活作息、均衡饮食、舒缓情绪、合理用药等多方面着手,对抗脱发,守护我们的 “头顶风光”。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1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