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未来!探秘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水淡化基地

环保帖 2025-04-14 15:23:00

大会议题

政策导向,未来趋势

制氢及商业应用(绿氢关键技术和设备)

氢能的消纳

作为我国海水淡化行业的标杆项目,它不仅是人民大会堂唯一签约的海淡工程、SUEZ全球首个'黑屏'自动化项目,更通过自主创新的膜处理工艺、AI水质监测系统等技术,为城市水务和工业废水处理贡献了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承建单位:中铁上海局三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提供: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万华海淡项目介绍

万华化学在烟台蓬莱区北沟化工产业园打造的1260亿元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正配套建设国内领先的海水淡化系统。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分三期建成30万吨/日产能,首期10万吨/日装置将保障园区近百套生产装置的工业用水,并前瞻性预留10万吨/日矿化水产能,未来可满足市政生活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梯级利用。

原水水质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经历了从热法主导到膜法普及的演变过程。早期项目多采用热法工艺,随着膜材料技术的突破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膜法工艺逐渐成为行业主流。目前典型的工艺配置采用"双膜法"系统,即超滤(UF)与反渗透(RO)组合工艺。其中RO单元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脱盐环节,UF则承担RO预处理功能,而UF单元之前还需设置预处理工段。完整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气浮-超滤-反渗透三级处理:气浮单元主要去除海水中的悬浮物和藻类等大颗粒杂质;超滤系统通过精密过滤将污染指数(SDI)控制在适宜范围;反渗透段通常采用两级串联设计,第一级RO可实现99%以上的脱盐率,第二级RO进一步提纯,最终确保出水水质达到使用标准。这种工艺组合既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又能满足高品质产水要求。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