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十 2023-11-16 09:25 发表于北京
养生就是在对的时间,做适合身体的事,吃适合身体的食物。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四季气候不一样,适合身体的美食也有所不同,而冬天最适合的就是吃些『土里土气』的食物。


冬吃根,一方面是择鲜而食,冬天有许多根菜上市,如山药、萝卜、冬笋、芋头、红薯等应季蔬菜。
另一方面,冬天,阳气收敛,阴气升发,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较低水平,营养物质不易流失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故此时进补,更容易藏住。
“冬藏”以蓄积能量有利于来年的更好地生发,而根部是植物在冬季储藏能量最多的部位,故冬吃根,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可以有助人体的封藏。

很多人说古人提倡冬天吃根菜,是当时生活条件限制,只有根菜好保存。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依旧适合多吃根菜。
现在饮食多是精细的米、面和肉蛋奶,粗粮占比低,对于身体而言营养太好,吸收后不能充分运化和消耗,容易生湿、化热,所以富贵病越来越多。
精细的主食,碳水好消化吸收,身体升糖快,吃多就容易犯困,同时引起身体反应性快速降糖,糖储存成脂肪,过一会儿就饿,然后吃很多东西,然后升糖,胖,饿,吃....的恶性循环。

下面这些根菜能提供类似主食碳水带来的幸福感,补气血调脾胃,还能减缓湿、热堆积,帮助瘦 身,冬季可以常吃。


芋头:药食同源,化痰散结
中医认为,芋头味甘辛,性平,具有健脾利湿、解毒消肿、化痰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
而且芋头是药食同源,因此在化痰散结的食疗榜上,它都是扛把子,始终被人模仿,一直无法超越。

《滇南本草》中记载:“芋头,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国医大师陈存仁在他的著作《津津有味谭》里,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药店,有一个“散瘰疬”的中成药叫“蹲鸱丸”(也叫芋艿丸),是用芋粉制成的丸剂。
因为多数人认为芋头是寻常食物,不信它有任何消结的功能;医者深知病人心理,故不惜多费手续而制成丸剂,病人乃信其为良药。

由此可见,经常食用芋头,对于各种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有一定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芋头本身是散补兼顾的,不仅能散结,也能健脾,结节多痰瘀气滞,因此可以增加一些化痰理气的食材,增强芋头的散结功效。
不过芋头和芋头之间的差异可真的是不小,小编最喜欢的是来自广西桂林的荔浦芋头。

荔浦芋头被称作芋中之王,蒸煮之后就好吃大概是对食材的最高评价,而荔浦芋头就担得起这样的殊荣。
不管是清蒸还是水煮,荔浦芋头都能保持他粉糯的口感,光是空口吃就足够美味了。
如果再根据自己的口味蘸上白糖、酱油或者是炼乳,那口感更是惊艳!难怪清朝康熙年间就被列为广西首选贡品,于每年岁末向朝廷进贡。

红薯:脾胃不好,脸色差
清代名医王士雄的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上写到了红薯:「甘薯煎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种类不一,以皮赤、无筋、味纯甘者良。亦可生啖。」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身体最关键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脾肾都能养到。
并且红薯利肠胃,不仅能缓解腹泻,还能润肠通便。
《本草求原》说它能「宽肠胃,通便秘」。

身体好了,肠胃顺畅了,气血也足了,秋冬就不怕冷,身体就有力气,肤色、脸色也会变好。
所以红薯绝对是秋冬补虚小能手!
名中医黄煌教授曾讲过,烤红薯的功效接近经方小建中汤,甘温补中、理虚健脾,适合面色黄、肌肉松软、胃酸缺乏、喜食甜食、大便或干或溏的人。
当然不是所有的红薯都适合拿来烤。有时候烤不出流蜜溏心的红薯,不是你的烤法有问题,而是选错了品种。

黄心薯,更加甘甜顺口,是众望所归的高“烤”状元。同时红皮黄心的红薯,还有补气血的作用。
另外,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红薯小米粥,对于脾气虚弱的大便不通特别有效。
‖ 食疗方推荐
红薯小米粥

材料:新鲜的红薯50-100克、小米50-100克。
做法:将红薯切块,小米淘洗干净,再加入适量水熬煮30~50分钟,红薯软糯了,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通便。
适合人群:小米色黄,入脾胃。红薯补虚乏,益力气,健脾胃,对于脾虚气弱的大便不通特别有效果。小米和红薯搭配,健脾养胃的效果更好。再加上粥本来就是特别能补津液的。
这个朴素的红薯小米粥,健脾胃,补了气又补了津液,胃肠道有了“动力”,排便就不难了。而且也很好吃。
山药:气虚精力差、累、免疫差
说到人人皆可用的补养扶正妙品,当属「山药」,尤以产自于河南的「怀山药」品质最佳,属道地药材。
怀山药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其性平和,健脾和胃,补气养阴,补而不滞,适宜于多数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其他特殊人群都可以用它调补。
《景岳全书》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山药性味平和,补益脾胃,有利于增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还能补肺、肾气,把身体元气、肾精固在体内,提高免疫力。

尤其是霜降过后,阳气往地下收藏,这时候收获的山药口感更甜,并且能量更足。现在正值上市,想尝鲜的朋友们赶紧下手啦!

白萝卜:冬天必备,清内热
常言道“冬吃萝卜赛人参”,这里说的主要是白萝卜,白萝卜是冬天的时令根茎类蔬菜,中医学名叫做莱菔。那么“冬吃萝卜”有什么好处呢?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萝卜“生者辛、甘、凉,润肺化痰,祛风涤热。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肥养血”。
萝卜生吃如凉拌或榨汁,能祛风热,清痰热,润肺燥,有助于预防冬日的温燥感冒见咽喉干痛、心烦口渴、舌红而干等症,或痰热咳嗽见痰黄、舌红苔黄腻等。

冬天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状态,在外的阳气虚少,在里的阳气积多,因而在自然环境里表现为天寒地热,对应于人,则为“阳气在里,胃中烦热”。
简而言之,冬季阳气在里,吃点像萝卜这样性凉的根菜可以平衡阴阳,预防体内阳热过度。
萝卜煮熟后寒凉之性减少,能和中补脾,下气消食,又性润而能生津液,冬天在进补之际搭配煮食点萝卜,是以通为补的一种间接进补方法,使得补而不滞,补而不燥。
这个食疗搭配在民间很多菜肴也有所体现,如萝卜炖牛腩、萝卜烧羊肉等。
此外,萝卜的种子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中医叫莱菔子,其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可以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对饮食停滞、痰壅喘咳、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等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