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学:“倚天屠龙记”的“面具背后”藏着专业
在演艺圈的十余年,李东学一直以专业的态度,在虚与实之间诠释角色,并以青春、阳光的形象示人,如《甄嬛传》中的“果郡王” 允礼、《辛亥革命》中的载沣、《城市恋人》中的丁默、《绣春刀》中的靳一川等等。这些不同性格的角色,李东学似乎总能把握住角色的灵魂,尽管偶尔也出现一些演绎上的瑕疵。2019年,李东学在两部影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一部是致敬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一部是扑朔迷离的《面具背后》。在前者里,李东学演了大名鼎鼎的张翠山,以侠骨柔情的方式,诠释了近乎于原著的人物形象;在后者中,李东学则一人分饰两角,以不同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他的专业性,以及演绎的魅力。
熟悉金庸武侠的影迷,想必对《倚天屠龙记》并不陌生,甚至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例如,1986年的《倚天屠龙记》,是由梁朝伟、黎美娴、邓萃雯主演;1994年版,是由马景涛、叶童、周海媚主演;2001年版,是由吴启华、黎姿、佘诗曼主演;2003年版,则由苏有朋、贾静雯、高圆圆主演。时隔十六年后,在金庸先生逝世后不久,导演蒋家骏、彭学字、杜渊和江洪敏找到了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李东学等演员,拍摄了最新版的《倚天屠龙记》。
据说,金庸先生在创作《倚天屠龙记》时,并未打算写张无忌这个人,而是想要以张翠山来谋篇布局。但不管如何,张翠山在《倚天屠龙记》中,始终令人难忘。甚至,金庸先生也不惜笔、以类似“主角”的方式描写张翠山的性格,“马上乘者是个二十一二岁的少年,面目俊秀,虽然略觉清癯,但神朗气爽,身形的瘦弱竟掩不住一股剽悍之意。”于是,不同的《倚天屠龙记》的版本中,张翠山都被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但是,在2019年版的《倚天屠龙记》中,李东学对于张翠山的诠释,似乎让观众回到了金庸笔下的张翠山世界。毕竟,李东学的身形气质,乃至一举一动,都是符合金庸先生所塑造的张翠山形象。与此同时,最为关键的是,李东学这一次表现出了其他版本所没有的张翠山性格,即从固有的“张无忌之父”的形象中找到了他的武侠报复。也就是说,张翠山的精神实际上将“武侠”的内涵传递给了张无忌。所以,李东学才会感叹:张翠山难演。
这“难”就在于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因为,处理不好,张翠山这一人物就是去了光彩。不过,李东学也聪明,以专业性,把握了这一“强”与“弱”的平衡关系,将张翠山的“侠”与“柔”更加生动地演绎了出来。例如,拿到屠龙宝刀的一场戏,李东学就进入了一个武侠的世界,通过一句“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台词,将个人对于“武林至尊”的不懈不动声色地表现了出来,以此奠定了人物的基调。再如,被武林同仁逼迫时,张翠山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李东学则不紧不慢地表演,通过眼睛扫过武林同仁和妻子素素,传达出了两种至关重要的情感:一种是对于所谓的武林的蔑视与嘲笑,一种是对于素素的浓浓爱意。这两种情感,使得张翠山颇具层次感,既“强”又“柔”。
这种“强”又“柔”,又被李东学运用到《面具背后》的徐继发和林奕晨身上。在徐继发的身上,李东学是从外“强”内“柔”演绎。这是因为,徐继发是民国警探,一举一动都表现了“强”;而林奕晨这是外“柔”内“强”,因为他是一个商人,一个富二代。有一场戏颇有意思,林奕晨与众多商会去参加一场由日本人精心策划的比赛,但是林奕晨并没有签订合约,而是以揭发日本人倾销人工丝绸的目的来维护上海商会的“良心”,以及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与打击“走狗”行为,等等。从整场戏来看,在李东学的演绎下颇具层次感,也颇具魅力。这种表演方式,或许可以称之为“灵活灵现”。
无论是外“强”内“柔”,还是外“柔”内“强”,李东学总是能把握住角色的灵魂,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角色的精气神。仅这一点,李东学就值得称赞。
这个张翠三也挺失败的
这个张翠山神态像西门大官人。
李学东演的张翠山是该剧低开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换常遇春那个演员来演张翠山我相信不会这样结果~
我觉得演的还不错
写的啥鸡儿 废话连篇。小学生吧
实话实说,演的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