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正值老山、者阴山 “两山轮战” 的第二个年头,来自江南水乡的南京军区第 1 军于 1984 年 12 月接替 11 军,承担起老山地区正面宽 23 公里、纵深 35 公里,包含老山主峰在内共 120 多个阵地的防务。
越军在 “7.12” 加强师规模大战反扑失败后,一直酝酿着新的 “收复失地” 作战计划,即所谓的 “第三战役”。他们在清水、黄罗等地集结重兵,与我 662.6 高地等地区形成对峙,并采用 “堑壕延伸式” 战术,不断向我前沿阵地逼近。经过 5 个多月的苦心经营,越军不仅构筑了大量工事,还将壕堑延伸至距我阵地仅 20 来米处,对我 142 号、145 号、146 号阵地形成 “围圈卡脖” 之势,116 号、541 高地也与越军壕堑胶着。在负 2 号、负 3 号、138 号高地地域,越军部署了 10 多个洞穴火力点和 4 个警戒哨位,由 153 团 1 个加强连防守。
1984 年 12 月 20 日,南京军区第 1 军接防刚 3 天,越南第 153 团就发起一次团规模反扑。初上战场的第 1 军与越军激战 31 个小时,毙伤越军 153 团团长、副参谋长以下官兵 700 多人,成功守住阵地,首战告捷。经此试探,越军深知在我军全面戒备下进攻难以取胜,便使出 “春节停火” 的骗术。
1985 年 1 月 13 日起,越南电台广播,建议从 1 月 16 日至 1 月 26 日双方在边界停火,让两国人民过好春节。然而,这一骗术未能逃过第 1 军的眼睛。此前越军的 “堑壕延伸式” 战术已暴露其野心,加之第 1 军通过电子侦听获取重要情报,判定这是越军麻痹我军、准备发起更大进攻的阴谋,于是立即加强防备。
作为前线防御主力的 1 军 1 团,经过对战场形势的全面分析,判断越军会在 1 月 16 日左右反扑,攻击重点可能就在老山主峰东侧 的 662.6 高地和那拉一带。662.6高地战略位置重要,南可瞰制牛昆塘、南嘎一线,东为我那拉防御地区,与汉杨隔河相望。其中,146 号阵地高程 404 米,是那拉地区的防御门户;145 号阵地如一道门坎横卧其西侧;142 号阵地虽地势低、面积小,但视线和射击良好,与 145 号阵地构成理想射击火袋。
基于此,1 团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兵器于那拉方向,将 142 号、145 号、168 号等高地作为防御要点,提前屯集机动兵力,制定防御和增援预案。1 营、2 营分别在指定地域组织防御,3 营作为团二梯队。同时,团炮兵群由师炮兵团编成,配置在多个地域,群指和群基本观察所设在 627 高地。此外,第 1 军还配属多个炮兵连、工兵连、防化侦察班和喷火班等,在相关地域组织防御。
1 月 14 日,越军开始对我阵地进行炮击,我炮兵随即还击。越军集结了 356 师 149 团 7、8 营和 313 师 122 团 1、2、3 营共 5 个步兵营兵力,二军区司令武立亲临前线指挥督战。
1 月 15 日凌晨 3 时 35 分,越军突然向坚守那拉地区前沿的 1 团 2 营诸阵地猛烈炮击。2 营各连迅速进入工事防炮,并做好战斗准备。4 时 15 分,越军在 821 特工团 1 营配合下,分三路向 142 号、145 号高地和 146 号高地东南无名高地发起冲击。越军先是企图偷袭 145 号阵地,被严阵以待的 5 班战士以手榴弹和定向地雷击退。偷袭失败后,越军改为强攻,1 个排分别向 142 号高地和 146 号高地东南无名高地进攻,被我 5 连 2 排和团炮兵群击退。
随后,越军以 2 个营兵力分多路向 142、145 号阵地实施轮番攻击,我二营各守备分队和炮兵密切配合,再次打退越军。越军不甘心失败,又发起第三次、第四次攻击,均被我军顽强击退。
连续进攻受挫后,越军恼羞成怒,对 142 号、145 号诸要点进行了长达 25 分钟的火力急袭。1 月 15 日当天,越军向高地发射 8000 多发炮弹,平均每平方米落弹 26.7 发,山头标高下降 5 米。7 时 10 分,越军炮火向纵深延伸,重点封锁那拉前沿阵地与后方通道,随后以 1 个营兵力在火力掩护下发起攻击。我 142 号、145 号阵地工事基本被毁,守备分队依托残存工事、弹坑与越军浴血奋战。由于越军人数众多,我守军弹药短缺,战士们用石头、弹药箱砸敌,甚至与敌展开肉搏,场面壮烈。7 时 36 分,6 连 2 排被迫转入坑道抗击敌人,142 号阵地部分表面阵地被越军占领。
尽管如此,我军迅速组织反击。7 时 38 分,2 团 6 连 1 个班配合 142 号阵地坚守人员发起反冲击,5 连 2 排在副连长杨少华和排长邵选带领下,也兵分三路向表面阵地反击,夺回部分哨位,但与越军形成对峙。同时,145 号阵地也在激烈战斗,越军突破西侧防御,占领部分哨位,我 4 连在营炮兵和团炮兵群支援下,夺回阵地。
9 时 00 分,在团统一部署下,2 营命令 6 连副连长梁元信带领 5、8 班和 1 个重机枪班前出配合 142 号阵地坚守人员反击,团炮兵群提供火力支援。10 时 00 分,团临时轻便炮群对负 2 号、负 3 号高地实施火力准备,9 连各方向突击队发起攻击。11 时 03 分,9 连 1 个班占领负 2 号高地主峰,但越军随即反扑,被我军打退。由于越军炮火封锁,我后续梯队前进受阻,在负 3 号阵地的多次冲击受挫,与敌形成对峙。
12 时左右,9 连组织部分兵力从负 2 号高地向负 3 号高地东北侧攻击,同时对 142 号阵地的反击也未停止。激战至 15 时 17 分,大部分突入 142 号高地的越军被歼,但我军因敌火力疯狂射击被迫再次退守坑道。
战场陷入胶着,我军决心在天黑前恢复 142 号表面阵地。16 时 05 分,团、营召开会议分析情况,制定反击方案。17 时左右,3 营营长和副团长赶到负 1 号高地连指,完成兵力调整和战斗协同。18 时 00 分,对负 3 号高地发起第 3 次攻击,一举占领该高地。18 时 30 分,2 团 8 连 1、3 班和 1 团 6 连 6 班对 142 号表面阵地再行反击,全歼占领之敌,恢复原防御阵地。
越军不仅未能攻占我 662.6 高地地域,反而被我军攻占负 2 和负 3 两前沿阵地。但越军仍不死心,15 日 19 时至 23 时,对负 2、负 3 号高地及 1 营整个防御阵地进行炮击,企图夺回阵地。我军立即加强 116 号阵地防御力量,支援抗反战斗,同时组织力量清剿残敌。
16 日清晨 8 时,越军再次反扑,对 116 号阵地地区进行重点炮击,随后步兵对负 2 号、负 3 号高地连续发起 7 次反扑,均被我军击退。经过激战,守卫 116 高地的我 9 连伤亡较大,我军及时抽调兵力增援。
17 日白天,越军虽未发动大规模进攻,但零星反击和偷袭不断。我军利用这段时间清剿负 2 号和负 3 号高地的残敌,负 2 号阵地基本肃清,但负 3 号阵地因各种不利因素,清剿效果不佳。18 时 15 分,越军再次发起攻击,夺占负 3 号无名高地顶端主阵地。我军坚守人员大部伤亡,余下 2 人钻入洞穴坚守。
18 日清晨 6 时,团炮兵群对越军进行火力压制,6 时 50 分,团轻便炮兵群对 3 号无名高地反斜面进行火力急袭,随后 3 团 8 连 1 排发起冲击。尽管冲锋过程中伤亡较大,但全排仅用 11 分钟就冲上负 3 号阵地,全歼守敌,与坚守人员取得联系。此后,3 团 8 连 1 排坚守阵地,打退越军 3 次反扑。
至此,经过 4 昼夜激战,英雄 1 军成功识破越军 “春节停火” 骗局,打败了越军 2 个团规模的大反扑。
映象快评:
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40 年前的春节,当人们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英雄 1 军的战士们却在老山战场浴血奋战。越军妄图以 “春节停火” 为幌子发动进攻,然而我军识破其阴谋,与敌激战 4 昼夜。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祖国的领土,为我们的和平生活保驾护航。
如今,我们在和平环境中过春节,阖家团圆、欢声笑语。但我们不能忘记,这和平是先辈们用巨大牺牲换来的。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才让我们能享受安宁。我们应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英雄们的精神,以实际行动缅怀先烈,让他们的付出更有价值,让这份和平得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