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振宁相伴53载,即便再娶也放不下她,杜致礼是怎么做到的?

群星时光铺 2022-06-26 20:57:30

时至今日,翁帆与杨振宁的婚姻已经度过了18年,他们这段忘年恋仍倍受世人的关注。

杨振宁的原配杜致礼于2003年10月因病逝去,随后的一年,杨振宁与翁帆在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办理结婚手续。

仅仅相隔一年,杨振宁便续弦再娶,他的原配杜致礼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杜致礼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时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杜聿明,而她的母亲曹秀清早年在女子师范上过学,思想开放,见解独到,对幼年的杜致礼影响颇深。

杜致礼身为家中长女,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1947年,杜致礼本应与久卧病榻的父亲同赴美国就医,但由于蒋介石的不信任,杜聿明在临行前被吊销了护照,她只好只身一人前往美国求学。

出国前,宋美龄安排她去美国著名的女子学院卫斯理安学院,宋美龄的母校,攻读英国文学。

无奈家道中落,再加上父亲于淮海战役中被俘,无法支持她继续在名校就读,她只好转到纽约圣文森学院学习。

家境衰落和对亲人的担忧紧紧地压在杜致礼的心头,久久不能平复。

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1950年的圣诞节前夕,杜致礼到普林斯顿与正在当地读中学的弟弟杜志仁在一家中餐厅共度圣诞。

转到圣文森学院学习后,杜致礼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一方面能够补贴自己的学费,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而这家叫做“茶园餐馆”的中餐厅便成为了她到普林斯顿与弟弟相聚常来的地方,因为这家餐厅经济实惠,饭菜还可口。

这顿饭杜致礼吃得很开心,在异国他乡能吃到家乡的味道,多少缓解了她心里的愁绪。

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在这家餐厅,她遇到了那个让她命定一生的人。

恩利克·费米教授于1938年因证明经中子轰击产生新的放射性元素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出于对教授的仰慕,当时正在美国深造的杨振宁选择芝加哥大学并在那里攻读了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教员。

不久后,奥本海默到芝加哥大学演讲,深深地折服了杨振宁,他当即决定要跟随奥本海默继续深造,

而奥本海默正任职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的所长,可想要进研究所却并不简单,需要至少一位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推荐才行。

于是在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联合推荐下,杨振宁进入了高等研究所继续学习。

费米教授在临行前还告诫杨振宁,高等研究所的工作都太过理论和抽象,如同中世纪的修道院一样,不能在那里待太长时间。

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杨振宁才得以与杜致礼有这样一场命运的邂逅。

杜致礼和杨振宁并不是初识,在她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中时,杨振宁就曾担任她的数学老师,彼时杨振宁正准备赴美留学,

然而办理签证却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他便在父亲的引荐下到西南联大附中代课,赚取一点微薄的生活费。

她早在那时就对杨振宁抱有好感,但得知不久杨振宁将出国深造,她没有表达自己的这份感情,而是将之埋藏心底。

这场命运的际会重新唤醒了她内心的真情,却又一时羞涩不敢主动打招呼,邻桌的杨振宁注意到了她,

这个面容似曾相识的小姑娘似乎认出了他,他主动走了过去,对方也站起来做了自我介绍。

他这才想起来,这不是他在西南联大附中教过的学生杜致礼吗?

他乡遇故知,两个人的话题一下子便打开了,一开始杜致礼还不好意思开口,主要是杨振宁询问她的近况,问她在这里生活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他们从普林斯顿的美食风景聊到了各自的家乡,谈天说地,最后谈到了自己身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在逐渐拉近。

杨振宁打趣说道,记得当时在外面等你的男同学排队老长了,现在呢?

杜致礼是将门之后,大家闺秀,上学时仰慕她的青年才俊自然不在少数,只是当时她对这些男女之事并不抱有想法,出国后则更甚了。

对于杨振宁的玩笑,杜致礼回应自如,也拿当年的往事予以还击。

当年找您问问题的女同学也不在少数啊。

杨振宁听闻,哈哈一笑,对这个曾经的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了,杜致礼大方得体的谈吐很快便俘虏了他的芳心。

当年杜致礼就是西大附中的风云人物,女大十八变,清秀美丽的杜致礼更甚往昔,爱情的火花很快便在二人之间迸发。

此时杜致礼已来美有两余年,杨振宁也在高等研究所工作了近一年,原先他与恩师费米教授约定在研究所工作一年便回芝加哥大学,

可此时他正陷入与杜致礼的热恋,为了方便和杜致礼见面,又有奥本海默的邀请,他选择继续留在高等研究所工作。

同年,杜致礼与杨振宁在纽约举办婚礼。

第二年,他们便育有一子,杨振宁写信给远在祖国的父亲,希望他给自己孙子取名。

光诺,这是当时一个爷爷对自家孙子最高的期望,当时还从来没有一个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希望孙子未来能在诺贝尔奖上添上属于中国人的一笔,是杨武之教授最大的心愿。

无独有偶,在长孙杨光诺诞生6年后,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算是以另一种形式了却了老爷子的心愿。

婚后,杜致礼把她对文学、音乐的爱好融入到了家庭生活中,使这个家庭充满了生气,以她独有的方式给了杨振宁最大的慰藉,让他能在每天一板一眼的工作后得以放松。

同时,为了不打扰杨振宁的工作,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杜致礼承包了接送孩子上学的工作,每天亲自接送孩子上学,杨振宁下班后弹钢琴给他听,给他讲述文学知识,也正是因此,杨振宁的科研事业才能够成长、发展。

杜致礼在与杨振宁同赴瑞典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时,仍尽到了她身为妻子的责任,典礼上她身穿旗袍,举止得体,即便是面对瑞典国王的邀舞她也毫不慌张,一言一行间尽显我们中国的大国风范。

身在异国他乡,杜致礼不忘那个生她养她的祖国,她与杨振宁多次回国探亲,打开了中美交流的大门。

1972年,杨振宁携夫人杜致礼再度回国,此次由周总理亲自接见,席间大家相谈甚欢。

回到美国后,杨振宁在纽约的唐人街做了一次公开的演讲,他认为自己身为一个美籍华裔科学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这两个国家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在父亲病重期间,杜致礼也多次回国探望照顾以尽孝道,直到杜聿明去世。

可以说杜致礼在兼顾家庭与丈夫工作方面做到了极致,她的丈夫不同于一般人,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而对于丈夫生活方面的照顾她做到了事事俱到,在杨振宁出席的场合里皆有她的身影,因而被媒体称作“成功男人背后伟大的女人”。

他们一同走过了53年的艰难岁月,她是杨振宁这一生唯一的爱情。

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杜致礼因病去世,杨振宁永久地告别了这个陪伴了他大半生的发妻。

可悲伤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年他便续弦再娶。

在大多数人的惊讶中,杨振宁毅然决然地与28岁的翁帆结婚,这一行为在世人眼中都不被理解。有的人会说,翁帆是为了图钱,而有的说是为了图利。

大众讨论间,难免会将二人放到一起比较,有争议在所难免,但她们都是陪杨振宁走过漫长岁月的女人,与他相遇,相知,相守。

那一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2岁,他们在最美好的年纪遇上了彼此,他们体会了世间所有男女都体会过的热恋之情,相爱然后结婚生子,厮守一生。

同样是28岁的翁帆,与之携手的则是82岁的杨振宁,她更多地担任起了照顾杨老的这样一个角色,关心他有没有吃好喝好睡好。

命运的交错让她们二人在相同的年纪遇上了不同的杨振宁。

杜致礼遇到了是正值青年,有着一腔热血和满腹壮志的杨振宁。

而翁帆遇到的则是沉淀大半生,早已阅遍百般事的杨振宁,她们同时造就了现在的杨振宁,都在其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翁帆的陪伴,杨振宁的三个子女都对之表示感激。

他们经常在国外,能照顾杨振宁的时间少之又少,而这一切都落到了翁帆的肩上。

所以他们评价她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毕竟他们的母亲杜致礼多年前也和翁帆一样。

杨老曾在访谈中说道,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的礼物。

在聊到翁帆与杨振宁的爱情时,她也被主持人问及是否后悔没能在合适的年纪遇见杨振宁,她却回答正是他大半生的沉淀才有了现在的他,所以他们才能相遇。

照顾陪伴杨老18年的翁帆确实可贵,而陪同他走过大半生的杜致礼则同样可敬,他们二人都是杨振宁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

0 阅读:87

群星时光铺

简介:说影人故事,看励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