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外这几年都进入了影视寒冬,非常少出现优质的院线电影,甚至今年有些特殊时间档还是播的去年的片子。
电影节也不似以前那般百花齐放。
很多人开始盘老电视剧、老电影。
改革开放后,第五代导演用自己的才华创作出一部部经典,那时候的中国电影在世界上也是大放异彩,获得过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曾四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他们带着创作的激情,从题材、表现手法、思想上等都力求不同,虽各有风格,但整体上都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作品有着人文关怀,更倾向于自我表达。
与其他颇具情怀的导演不相同,虽然是同时期,但冯小刚并不属于第五代导演,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他非科班出身,而是因为他的电影更具有商业性,而缺少一些艺术性。
比起那些“沉闷”的艺术片,大家更习惯和熟悉的是在电影院抱着爆米花看冯小刚的贺岁档。
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区,祖籍湖南省湘潭市。
自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术助理,开始进入电影圈。他最为大家熟知的有1997年中国内地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贺岁片”这一说法最初由香港传入内地,
主要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大家带来欢乐,一般以轻松幽默的风格为主,其目的更多是娱乐和消遣。
其后获得高票房和重要奖项的电影,譬如:《不见不散》、《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逐渐有了明确的喜剧风格。在同时期导演中,他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他的名气似乎比其他人还要大,因为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
之所以他和其他导演走了不同的道路。
是因为他出生在北京一户普通家庭,父母离异,高中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军队生活,在部队参与一些文艺晚会的筹备工作,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从事文艺宣传工作。
一开始在剧组做美术助理,接触这一行,才有机会慢慢从编剧一步步摸索前进,继而成为一名商业片导演。
并不像张艺谋、陈凯歌和田壮壮等这批第五代导演是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冯小刚缺乏他们那样的正规训练和雄厚的理论知识。
他们这一批人接受的教育和艺术熏陶,让他们拍摄的电影更能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冯小刚在国际上却不能作为中国电影导演的代表。
被国际大电影节认可,还是被观众的票房认可,我相信很多导演都在这其中做过摇摆。
冯小刚想要获得更多的认可,即使在当时他的商业片导演地位不可撼动,可仍然憋着一口气。
他不想在别人提起中国导演时,自己比其他人要差一些。最初是没有选择,后来有钱有名了就有了选择。从《天下无贼》开始尝试转型,《夜宴》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之作,该影片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夜宴》有着冯小刚登上国际的野心,但是也将冯小刚在国内的口碑砸了个稀碎。
这时候的他,还有张艺谋、陈凯歌先后试水国产古装电影,想要再续李安《卧虎藏龙》拿奥斯卡金像奖的荣誉。
然而只是学了形,却都缺乏好的故事内核,最终这几部电影成了他们导演生涯的“污点”,成为了具有争议的大烂片。
为了挽回口碑,但仍然坚持转型的冯小刚开始了《集结号》的创作。该片改编自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最初是张国立看过想留着自己拍剧,后来推荐给了冯小刚,他们一拍即合。
冯小刚也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他认为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而这个故事就是讲述了一个在漫长的岁月中不被人理解的“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
2006年10月6日《集结号》在东北正式开拍。男一谷子地由张涵予饰演,男二由邓超饰演。
整个拍摄过程一直都不太顺利,主演张涵予在江西拍摄中落马受伤;三个月赶制出的大场面道具被烧毁;还有在东北等不到雪,造假雪,最后搞得演员们上吐下泻。
拍摄环境也十分艰辛,有些拍摄场地没有厕所,女演员们不敢上厕所,每天嘴巴干裂。
所有演员,包括邓超在内,都因为要贴合军人角色要让自己变得更糙,为此也都被锻炼得退掉一层皮。
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由这些细节,就是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打造成为精品。
最终不负众望,《集结号》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影片、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
《集结号》让冯小刚的电影又有了巨大提升,不仅转型成功,还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深圳商报》曾评价:“《集结号》的颠覆性不仅体现在它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对战争的另类书写,它对国产电影最大的贡献在于,如何利用好商业元素,制作一部老百姓能看懂且看了之后有收获的电影——这是以往中国大电影一直努力而没有达到的。”
这样的成绩,应该是对一个对自己专业能力有要求的导演的最高评价。《集结号》的成功不仅是冯小刚个人的成功,在拿奖的艺术电影和收获票房的商业电影两者间,
它找到了平衡点,从这个层面来讲,它有着不同寻常的、里程碑的意义。
针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这一点也应当进入更深入的探索和讨论。
然而电影获奖后群访这么好的探讨契机,却被一个人搞砸了。
2007年,凭借《集结号》拿了奖的男二号邓超,获奖感言里,感谢了他的女朋友孙俪,还说要把奖杯放在她的浴室里。
可想而知,这么赤裸的发言引得八卦媒体纷纷采访。反而冷落了《集结号》其他主创,对于电影主创来说十分不尊重。
冯小刚有怒气也不难理解。《集结号》的产出,凝结了那么多人的心血,讲述的又是一个这么动人的英雄故事。
冯小刚的导演生涯经历起落终于得到认可,可这时候大家居然最关心男二号的情感八卦,真的很可笑。
冯小刚抢过话筒说:“看来没人对电影感兴趣,只对私生活感兴趣,那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随后拂袖而去。
这个举动让冯小刚遭遇了很多负面评价,“脾气大”、“发怒”等字眼充满了各个报道。
此后媒体不断添油加醋、去捕捉冯小刚和邓超的一些恩怨细节。
包括邓超因为其他电影没有去参加《集结号》的路演,《集结号》拍摄期间,邓超其实还同时拍着一部电视剧,也是这部电视剧让邓超和孙俪结缘的。
种种事件联系起来,让人觉得冯小刚因此记恨邓超,所以有了私人恩怨一说。
那几年综艺节目大火,火了就拍成大电影捞快钱,也有经典电视剧IP火了拍大电影捞快钱。
总之就是把观众当傻子割韭菜的行为,一度非常流行,吐槽这一行为的不只是冯小刚。可因为他是冯小刚,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说:“五、六天就拍出一部电影,票房还很高,这是一件奇怪的事儿,是投机取巧,压根儿不属于艺术。”
他非常明确地所指的是这一行业的坏现象,而非单独某个人。作为他这样的电影人,他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心痛的。
他这一代是怎么样拍一部电影的?他们是怎么对待掏钱进电影院的观众的?又是如何追求理想与艺术的?
他的吐槽并不带什么私人恩怨,这样寻找八卦的媒体非常狭隘,他更多的是对电影行业的惋惜和痛心,是对资本游戏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
可恰好敏感的邓超又是大火综艺的受益者,自然是明嘲暗讽一番,维护自己的利益。
之后更是携带自己执导的烂片《恶棍天使》,撞挡了冯小刚的《老炮儿》,结果是《老炮儿》最终抱得大奖归。
2017年,第31届金鸡奖颁奖典礼,冯小刚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最佳导演,邓超凭借《烈日灼心》获得最佳男主角。
上台前,冯小刚给了邓超一个拥抱。
此时的邓超已经不是多年前那个心浮气躁的、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愣头青了,而是能沉下心来精心打磨角色、塑造角色的好演员了。
冯小刚给他的这个拥抱是对一个专业演员实力的肯定,曾经合作过,在自己的片子中拿过奖,现如今拿到了男主角,作为冯小刚也是见证了他的成长。
所谓恩恩怨怨,和解缘由,一直以来都是外界的猜测。但我看到的是一个演员从青涩到成熟,他一路的成长。
而冯小刚,他的言论对事不对人,更看重的是电影本身,或许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所谓恩怨,那不值一提。
一开始对邓超作为演员如此浮躁的不满,到最后的拥抱是对一个实力演员的专业肯定。
一切的行为从作为电影人的专业评价出发,这反而是他的纯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