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走访了新四军百岁老战士吉仁甫,尽管100岁的他已患病多年,听力微弱,表达也颇为困难,但面对镜头时,他的眼中依旧焕发出光彩,往昔的战斗经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向我们娓娓道来。
走进吉仁甫的家中,他的女儿向我们透露,得知有人要来采访,老人前一晚便翻找出珍藏的纪念章,并在当天郑重地别在胸前,满心期待着这次交流,眼神中满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吉仁甫
百岁高龄的吉仁甫,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眼花了,耳朵也听不太清楚,但当谈及往昔岁月,老人的眼神瞬间变得明亮,思绪依旧清晰。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宛如昨日之事,清晰地浮现于脑海。
“怕死不入党”的坚定抉择
吉仁甫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贫困农家。“自家四代皆为贫农,长期遭受地主的残酷剥削。”吉仁甫缓缓回忆道。他清晰地记得,每至粮食刚打完,地主便迫不及待地上门收粮,如果收得不够,便会蛮横地将家中的牲口牵走。
这段被剥削的经历,在吉仁甫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让他对社会的不公有着深刻的体会。
“那个时候,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冬天,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到了春天,为了填饱肚子,只能漫山遍野地寻觅野菜、树叶,甚至连树皮都成为食物。在最困苦的时候,还不得不吃观音粉,那是从山底下刮取的石头粉,吃下去之后,上不出厕所。在家的那些年,就是这样苦熬过来的。”吉仁甫在回忆往事时说。
吉仁甫讲述过去时,语速虽慢,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那段艰苦岁月的感慨。
据吉仁甫回忆,自己入党是经由本村一位与父亲私交甚好的人介绍的。父亲知晓了这个消息,还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
“父亲当时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若要入党,就绝不能怕死,倘若怕死,那就别入党。一旦入了党,不仅你自身可能会面临杀头之祸,就连全家都可能性命不保,房子也会被付之一炬,你怕不怕?’我毫不犹豫地回应:‘我不怕死,既然决心入党,就不怕死,要是怕死,我就不会入党。’” 吉仁甫在回忆当时入党时,语气笃定,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1944年8月,吉仁甫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刚刚19岁。
1945年5月,吉仁甫在宝应苏中公学投身新四军的队伍,之后他成为一名机要员,从此一生和通讯结缘。同年10月,他在新四军一师司令部任机要员。
参加新四军后,吉仁甫便离开了家乡,从此与家里人音信隔绝。随后,三年解放战争的烽火燃遍大地,他随部队辗转于苏、鲁、冀、豫、皖等地,在硝烟中奋勇前行。
后来,家里人听说他在姜堰战斗中牺牲了。母亲思念他,整日以泪洗面,挂念儿子的她,几乎把眼睛都哭瞎了。此后,每逢清明、冬至,家中祭奠祖宗亡人时,供桌上也总会摆上他的一份祭品。
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百万雄师成功渡过长江,吉仁甫的老家才迎来解放。此时,他终于得以和家中亲人通上书信。
机要工作中的生死考验
从踏上机要员岗位伊始,吉仁甫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与不懈努力,在机要工作领域成绩斐然,先后担任机要组长、股长、科长直至处长。
忆起抗战时期在南通警卫团的那段经历,吉仁甫神情中仍透着几分凝重。彼时,国民党妄图疯狂抢占我方战略要地。一日,一份紧急电报送达,吉仁甫接过电报后,迅速投入紧张的破译工作。
然而,这次的电报加密复杂,任凭吉仁甫绞尽脑汁,始终无法将其成功译出。焦急万分的他,连饭都顾不上吃,躺到床上,试图在安静的状态下梳理思路。经过一番苦苦思索,他终于成功译出电报内容——国民党即将对我方三个关键地点进行抢占。吉仁甫不敢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将译好的电报呈交给团长。团长依据这份情报,迅速做出战略部署,成功捍卫了这三处要地,避免了重大损失。
机要工作的紧张与艰难,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白天,吉仁甫随部队长途跋涉,夜晚好不容易寻得一处地方休息,可刚入睡不久,就有电报传来。战士们便会轻轻摇他脑袋,将他摇醒,因为呼喊可能会引来敌人。
睡眼惺忪的吉仁甫,双眼仿佛被胶水黏住,怎么也睁不开。为了尽快投入工作,他赶忙用凉水洗脸,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而后强打精神开始破译电报。但困意实在浓重,低着头工作时,他的头发不慎被油灯点燃,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这突如其来的灼烧感,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我当时下意识地赶紧查看,发现电报和密码本都安然无恙,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要是密码和电报被烧坏了,那我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后果不堪设想。”吉仁甫说。
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吉仁甫所在的1纵、4纵、6纵三个纵队,面临着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当时天空还下着雨,部队粮食断绝,敌人在身后穷追不舍,而前方出现了一个八里长的水塘,水深及胸口。战士们每人手持一根木棍,赤着双脚,小心翼翼地前行,吉仁甫将装载着重要密码的包裹紧紧绑在脖子上。
此时,天上有国民党飞机不断投放照明弹,不时投下炸弹,身后有敌军紧追不舍,前方又有围堵之敌,部队陷入了绝境。在这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吉仁甫和战友们凭借顽强的意志,一步步走过了八里水塘。
回想起这段经历,吉仁甫满是感慨:“能活着走出来,实在太不容易了,许多战友都在这场生死考验中壮烈牺牲。”
在机要工作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吉仁甫始终坚守岗位,用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在生死边缘守护着重要情报。
▲吉仁甫
生死关头的救命之恩
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吉仁甫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
吉仁甫缓缓回忆道,攻打枣庄的战役持续了数日,战况异常激烈。一天,敌军的轰炸机低空盘旋而来,发出令人胆寒的轰鸣。彼时,吉仁甫正与组长金均全神贯注地翻译一份电报。突然,尖锐的呼啸声划破长空,紧接着,他们清晰地听到炸弹坠落的声响——“一个炸弹,两个炸弹,三个炸弹”。刹那间,只觉天旋地转,他们所在房屋的房顶竟被炸弹强大的冲击力直接掀翻。
烟尘弥漫中,吉仁甫和金均迅速抖落身上、头上厚厚的土灰,二人没有丝毫犹豫,便又迅速埋首于电报翻译工作。在他们心中,尽快译出电报,为部队提供准确情报,是比个人生死更为重要的使命。
还有一次,敌人的飞机在空中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吉仁甫与战友们迅速以一棵大树为掩体,巧妙周旋。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在周围,激起阵阵尘土。
“敌人的子弹很快打光了,紧接着又投下三颗炸弹。巨大的爆炸声就在耳边响起,弹片横飞,好在命运眷顾,我们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吉仁甫称。那次劫后余生,他们心中满是对战争残酷的感慨,却也更加坚定了战斗的决心。
在淮海战役期间,吉仁甫又经历了一次生死攸关的时刻。当时,他所在的部队负责执行破坏铁路的任务,完成任务后,他们回到村子里,却未曾料到,此时国民党部队突然来临,进入村庄,部队紧急集合,迅速撤离。
“撤离的时候,他们发现队伍里没有吉仁甫。就在这时,一位卫生员焦急地寻找到我,催促我赶紧起身撤离,国民党部队就要进村了,脚步声越来越近。我在卫生员的催促下,匆忙起身,刚跑出村子不久,国民党部队就进了村。”回首望去,吉仁甫心中涌起一阵后怕。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吉仁甫已记不清这位卫生员的名字,只知他是一名常州人,吉仁甫对这位卫生员充满了无尽的感激。“这个人的名字我记不住了,但是他的救命之恩,我会铭记一辈子。” 吉仁甫感慨地说道。
难忘的三位 “老大妈”
谈及往昔,吉仁甫曾亲历七战七捷、鲁南突围、莱芜战役以及孟良崮战役等诸多重大战役,在战火纷飞中留下了坚实的战斗足迹。而在诸多战役中,有三位“老大妈”,让他始终难以忘怀。
吉仁甫回忆道,在七战七捷(苏中战役)期间,有一回他正酣睡,朦胧间感觉身旁有人。睁眼一看,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正手持扇子,轻轻为他驱赶蚊虫。他赶忙说道:“老大妈,您快去休息吧,别管我了。”她却笑着回应:“孩子,蚊子太多啦,我给你扇扇,好让你睡个安稳觉。”
那轻柔的话语和关切的举动,让吉仁甫在战火纷飞中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新四军在江苏打仗时,那边水源充足,战士们洗澡不成问题。后来部队到了山东,情况截然不同,全村仅有一口井,还被地主把控着,战士们根本没法洗澡。直到莱芜战役结束后,部队抵达胶济线,这才有了水源。
“这时,一位老大妈看到我们满身尘土,便热心地说道:‘你们身上太脏了,赶紧洗个澡吧。’说着,她便忙碌起来,烧水、拿来水缸。还贴心地表示:‘我在外面给你们站岗放哨,你们安心在里面洗。’”那一刻,老大妈的善良和热忱,驱散了吉仁甫和战士们一路行军的疲惫。
还有一次,行军打仗条件艰苦,夜晚气温极低,睡觉时冷得人难以入眠。睡到半夜,吉仁甫突然感觉身上热乎乎的,睁眼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大妈正默默为战士们烧炕。
“在这冰寒彻骨的夜晚,这份温暖不仅暖了我们的身体,更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吉仁甫说。
“毛主席讲人民是胜利之本,这三位老大妈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军民鱼水情。她们的善良、关爱,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回忆至此,吉仁甫眼中泛起泪花,往昔的温暖场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成为他心中永恒的珍贵记忆,也生动诠释了战争年代那深厚且质朴的军民情谊。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新中国成立后,吉仁甫先后在华东空军司令部机要处、北京空军司令部机要处、济南空军司令部机要处工作。1970年,他调到中国民航总局,担任机要处处长,1980年他在民航总局机要处任职处长,之后还担任过民航总局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正式离休。
离休后的吉仁甫拥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他始终保持着每天看书、写作的习惯,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于新四军研究会的工作。
吉仁甫喜欢写字、写日记、下棋,还撰写了多篇回忆文章并向《铁流》投稿。每年,他都会参加民航局老同志书法比赛。同时,他热衷于阅读报纸期刊,对于每期杂志都仔细研读,手边常常放着正在阅读的《大江南北》,通过它了解新四军研究会的工作动态和历史研究。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中华儿女难以忘却的共同记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如今已百岁高龄的吉仁甫,对年轻人有着深切的寄语。
吉仁甫感慨地说:“我的100岁来之不易,这是党、国家以及子女们集体关心照顾的结果,没有他们,我早就不在了。”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每个我们活着的人心里都非常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改正。” 吉仁甫一直牢记着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讲的这句话。
▲吉仁甫与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同志合影
吉仁甫郑重地说:“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铭记日本人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永远都不能忘记。”
“年轻人要永远记住,现在的好日子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过去的历史,永远尊重先烈。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就等同于背叛。”吉仁甫反复强调。而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让年轻一代牢记这段历史,是吉仁甫心中的责任。
撰文: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