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分钟的《哪吒2》,4000多名动画人的5年半

小橙追剧吖 2025-03-07 16:38:15
144分钟的《哪吒2》,4000多名动画人的5年半

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之路,离不开无数动画人的默默耕耘。《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不仅点燃了国漫市场的热情,也揭开了动画制作背后艰辛与荣耀的帷幕。五年匠心,138家公司,4000多位动画人,共同铸就了这部144分钟的动画巨制,也展现了中国动画工业化协作的巨大进步。

从天元鼎的破裂到陈塘关的惊世大战,每一个震撼人心的场景都源自动画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分镜师们将剧本上短短几字的描述,转化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他们需要精准把握空间尺度,将三公里直径的天元鼎,十万人的捕妖队,以及海水破鼎的宏大场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这种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伴随着瓶颈和挑战。分镜师于淼坦言,为了准确传达剧情的厚重感和节奏变化,他需要将每个动作拆解到极致,有时甚至一天只能完成两个镜头。而谢小彬为了设计李靖与章鱼怪的打斗场景,更是花费了整整半年时间,力求在有限的设定下展现出精彩的战斗。

动画制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流程,前期的分镜设计如同建筑图纸,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制作环节。因此,导演与分镜师之间的反复沟通和修改至关重要。一个特效的添加,一个动作的调整,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让画面更加生动和震撼。

动画是想象的艺术,需要创作者们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模型师们如同现代的“泥塑艺人”,用数字工具雕琢出角色的轮廓;材质师为角色赋予逼真的外衣;动画师则为角色注入灵魂,让他们能够活动、表情,展现出丰富的情感。

动画师宏运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真实的表演是打动观众的关键。为了制作殷夫人与哪吒相拥哭泣的动画,他反复揣摩女性哭泣时的神态和动作,甚至在公司楼道里练习哭戏,力求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即使是背景板中的小兵,动画师们也赋予了他们各自的故事和状态。在一场人妖大战的镜头中,宏运花费了半个月时间,细致地刻画了近20个小兵的动作和表情,让整个场景更具真实感和冲击力。

特效制作是动画电影的核心环节之一。水爆、火焰、冰晶等特效的制作,需要特效师们运用高性能硬件和复杂的算法,模拟真实的物理现象。一个短短几秒的特效镜头,往往需要经过数十次的迭代和调整,才能达到最终的视觉效果。

特效师崔晓亮回忆起《哪吒1》中水淹陈塘关的特效制作,当时的技术和经验都十分有限,他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而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特效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动画行业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高投入和高风险。一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市场回报难以预测。即使最终成功上映,也可能面临票房失利的风险。

动画行业是一个需要“为爱冲锋”的行业。即使票房破百亿,大多数外包人员也只能拿到固定的薪水。他们的回报更多的是简历上的一行闪光履历,以及对动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动画人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相信,随着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行业环境将逐步改善,人才培养也将更加完善。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之路,需要更多有才华、有梦想的动画人加入,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从泥塑到数字雕琢,从手绘到特效渲染,中国动画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想象的世界呈现在银幕之上。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艺术的执着热爱,以及对中国动画的坚定信念,将推动国漫不断向前发展,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5-03-22 22:53

    就骗大陆人吧,根本是烂片,不需要那么多人,就是骗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