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起美女,我们最喜欢用的一个词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两个词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被世人称颂的故事,也直接给概括了出来。
当然,这些在今天看来有悖于正常生物常识的事情,并不可能真的发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四位都在我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其中“沉鱼”说的是西施在江边浣纱将鱼看得忘了游动 ,“闭月”说的是貂蝉对月祭拜让月亮自己躲起来的故事,“羞花”则说的是杨贵妃赏花,花朵因贵妃的美而感到害羞;“落雁”则是说的王昭君,将天上飞着的大雁都美呆了,忘记了扇翅膀从天上掉了下来。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到,那些传说中的事情不可能因为传说中的那些原因而发生。而且,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几分历史中被世人夸大的那份真实。
高颜值为昭君惹来杀机曾经我们只能从史官的笔下来认识这位位列四大美女中的奇女子,王昭君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但是家族并不显赫。
相较于能够闻名整个江南水乡的西施,以及惹得吕布与袁绍两大将相争的貂蝉,甚至是那个以胖为美的唐美人杨玉环而言,其实王昭君的故事更被历史赋予了几分厚重。
据《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元帝时,皇帝诏选良家女子入宫进行选妃,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男子间的争斗可以是江山、美女、诗词歌赋等等,但是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她们最在意,也是最简单的就是颜值的争斗了。
在汉朝的皇庭当中,选妃的方式是由专门的画师充当智能版照相机的功能,以画来充当照片的状态。画师毕竟也是人,不是真正的AI照相机,所以画师笔下的画就会存在水分的问题。
许多为了能够出人头地的女子,就想出了贿赂画师的方法。但是王昭君,或许真的是骨子里的那份执着,也或许是命运的注定,因为王昭君没有贿赂画师,而同组的女孩中基本都贿赂了画师。
所以,画师笔下的王昭君,只能算作是稍有几分姿色,与同期的女子相比也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谎言终有一天是会被戳破的。
史书中对于王昭君的容貌是这样记载的:“鬟髻高耸雾涛起,柳叶细眉入云鬓,美目流盼星光动,鼻如悬胆稳相称,吐气如兰惹芳芬,随意朱笔点绛唇,面衬桃花白里红,灿烂一笑齿如银。
香肩酥手疑无骨,纤指似葱捻花轻,娉娉袅袅凤步摇,冰肌玉理细又匀,王氏好女人间少,天生丽质衣布裙,玉埋泥石尤生辉。珠坠渊薮映水明,落雁美名贯千秋,绝代风华照古今。”
浓密的长直发,柳叶眉,炯炯有神的眉目,配上恰如其分的鼻子,红红的朱唇再衬上粉桃花的面颊,外貌的美其实只是昭君美的三分而已,更让人无法移目的是昭君的神美以及骨美。
所以,汉元帝看着这样一位从骨子里美出来的女子,怎能不动心?可惜的是,有时候一时的错过就是一世的错过。
没有政治后盾的女子,在封建王朝制度下是更加艰难的。很快,王昭君的这份美就招来有心之人的妒忌与谋划。
绝处逢生,昭君成为和亲公主而此时的汉朝,为了与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减少战争,从汉武帝时期就流传下来的王室和亲也迫在眉睫了。
古代女子的地位在封建父权统治下本就处于劣势,就算你是真正的皇室公主,也会被远嫁,而且远嫁的公主因为天高皇帝远,母族只能是后盾,根本无法插手到细处。
对于娶到公主的部落,这些公主因为相貌、习惯等各种原因,其实始终会被当做外族人来对待。
这些公主的子女,如果能够掌权,那么这些远嫁的公主还能得到善终;可若是无法在部落里掌握实权,那么只会被不断边缘,甚至可能成为部落发兵的一个牺牲品,一个借口而存在着。
这是每一个和亲公主以及上位者都知道的事实,她们在以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为了百姓的幸福,以及自己国家的和平,她们只能拿自己的生命来进行这样一场豪赌。
公主出身高贵,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或许就是“公主”这个身份相应的分量。所以,在古代有无数的和亲公主,她们离开父母,独自一人以命为堵。
这样的豪赌,没有人会愿意选择的。但是对于当时的王昭君,似乎只有成为和亲公主,才有了几分生机。
毕竟,如果王昭君再呆在汉朝皇宫中,会被各方妒忌杀死,留在大汉朝,昭君很清楚自己可能随时都被冠上一些莫名的原因,而离世。
作为和亲公主,可能也会身首异处,但是不会马上丢掉性命,至于以后如何,则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所以,昭君在有心之人的帮助下,成为了大汉的公主,成为了与匈奴部落首领和亲的公主。
即使汉元帝有再多的不甘,但是政治皇权讲求的是一个平衡,他是皇帝,先是政治后才有个人意愿的统治机器。于是就有了王昭君成为呼韩邪单于的阏氏,也就是匈奴部落王的王妃。
异族王妃,高颜值成为第二个标签成为异族王妃的王昭君,充分显示了她的聪明以及智慧,将匈奴与汉朝的关系维护得十分圆满,也为中原的发展争取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而对于后人来说,王昭君能够被世人传唱,更多的也是她的贡献。
王昭君的美貌其实也就成为了,她维护和平之外的一个标签。就比如诗仙李白曾这样写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诗圣杜甫也为王昭君写过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些诗中的昭君,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美人花瓶的形象,反而更有了几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的英气。
而昭君对于整个中原文明发展上的历史贡献,其实早就超过了她那点颜值的美称。现今的技术,已经能够通过人头骨将此人生前的容貌进行模拟了。所以,当人们发现昭君墓,并对其进行保护性挖掘后,对昭君身前的相貌进行了模拟。
或许昭君的容貌经过塞外常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有了变化。又或许在今人眼中,昭君的容貌并没有那么的让人惊艳。
对于容貌的审美,可能会由于时代的变迁,会出现不断地改变,人们对于容貌美的定义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变化。
古人眼中的美女,以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可能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惊艳世人。但是,昭君身上除了容貌以外的那份历史赋予她的美,民族文化赋予她的美,从来不曾被世人所忘记。
现代技术,复原个百分之七十,就已经很不错了。应参考画像复原,确实应是美人。想想,送个丑人,能达到和亲目的吗?
小编在这里胡扯,昭君墓就没有发掘,哪里有头骨去复原了。[笑着哭]
三纸无驴七拉八扯也就算了,最后还瞎编一气
应该和小编有血缘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