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论史观事 2024-02-18 05:30:07

清朝统治的268年中,曾进行了112次科举考试,产生了114个状元。其中第110位状元,就是气死袁世凯的“糊涂状元”骆成骧。

而骆成骧也是有清一代二百六十多年间四川唯一的一名状元。

据说这个布衣状元要不是光绪帝慧眼识珠,恐怕早就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但命运就是那么如此垂青。

当时他殿试时在考卷上仅写了8个字,就让皇帝感动的泪如雨下,随后大手一挥:状元就他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1865年,骆成骧出生于四川资州一户穷苦人家。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却为同治时期的秀才,还任四川南充县训导及陕西汧阳知县。

因此耳濡目染下,骆成骧从小便喜欢读书,九岁时在成都锦江书院学习,并深受老师喜爱。

1882年,17岁的骆成骤进城参 加童子试,当时穿着一件旧袍来到大东门考 栅。看守人员看他衣衫破旧,以为看热闹的就不让他进去,于是骆成骧不慌不忙拿出赴考凭证,守门人才放他进入。

谁知,这一考骆成骧却名列前茅,于是随即调入省城尊经书院深造。

尊经书院是当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创建,该学校不学八股文,而是崇尚新风尚,由此骆成骧在这里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而且还立下了关心时务的大志向。

1893年,四川进行乡试,骆成骧以全省第三名中举,之后便入京参加会试,然而这次却出师不利,郁郁寡欢的他不得留于京城一边教书赚钱,一边继续准备下次考试。

895年,骆成骧在全面准备后会试幸运通过,于是他便接着参加殿试。

当时正值清政府甲午战败之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已经签订。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光绪帝打算改革自强,变法维新。

于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骆成骧在试卷中针砭时弊,议古论今,提出了自己多方面的改革自强之策略,比如整军强兵之计、惩治贪官、整顿财赋之计、躬行节俭之计、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并且写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大字。

可想而知,骆成骧的策文恰如其分的正合光绪帝之意。尤其这几个字,更是让光绪帝眼前一亮,随之落泪不已,于是他亲自御批:“该考生成为状元。”

就这样,骆成骧成为清朝二百余年间唯一的一位四川籍状 元,而且有一些川人称,简直破了清代四川科举的“天荒”,可以说此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实当时骆成骧虽然文章写得好,但是毛笔字却不咋滴,而根据主考官徐桐的拟定排名中,他也仅能位列第三名。

但命运让他遇到了光绪帝,就这样骆成骧成了一位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

不久之后,骆成骧进入翰林院修撰书籍,在那里他遇到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当两人同时谈及变法问题时,骆成骧说:“改革不宜过快,应循序渐进”。

然而等不及的光绪帝很快实施了维新变法运动。随着变法运动不断高涨,骆成骧迅速上了一道奏折,奏请选举议员推举执政,可是光绪帝充耳不闻,最终导致维新变法维持了100天便失败了。

其实骆成骧由于与康有为等新思想人士多有交往。因此他的思想不像其他顽固封建官僚那样僵化保守。

当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后,骆成骧被朝廷委任为提调之职,以“讲西学,开风气”为宗旨,极力倡导西学、新学。不过他的政治主张较为平和,不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激进外露。

所以戊戌政变后,明哲保身的骆成骧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 但却在仕途上沉寂了一段时间。

此后,骆成骧被任命为贵州乡试正考官,当他在湖南时听说八国联军攻破京城,于是便又回到老家资州,随后开馆授徒赚点钱维持生计,很少与外界接触。

1906年,清廷宣布将“仿行宪政”,骆成骧以官费去了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五班学习,考察日本宪政。

当时他在学校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外,还与留学的其他学员一同搜集阅览多国宪法条文,并且提出法政、实业、武备是国家兴盛强大的三件大事,令人刮目相看。

两年后骆成骧回国,先是担任广西法政学堂监督,后又被清廷任为山西提学使,掌管山西一省学务。

当时山西人普遍重商轻文,于是骆成骧上任后,亲自前往各地实地考察,大办学务,穷乡僻壤之地也不例外。

1922年,骆成骧四处奔走,筹办四川大学并在四川法政学堂、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第二年他又开始筹办成都大学。可以说骆成骧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响彻四川和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骆成骧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他却酷爱武术,并且筹集资金在成都修建了国术馆,创立了提倡射箭 和柔术运动的“射德会”认为要强国必须健体。

此外,骆成骧还具有铮铮铁骨,比如他有一个同乡因为刺杀袁世凯而被暴尸荒野,骆成骧便挺身而出,不仅收尸掩埋,还将其遗 孀及孤儿带回四川。

当袁世凯为了称帝,许愿让骆成骧担任川、滇、黔筹安会的会长,试图进行拉拢时,他表现出血性男儿本色,把说客狠狠的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总而言之,骆成骧是一介耿耿风骨的书生,也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文人,其忧国忧民的风范令人动容。

1926年,骆成骧在成都文庙西街的住所病逝,享年61岁。

骆成骧在殿试中独占鳌头,被光绪皇帝钦点为乙末科状元,可以说轰动一时,然而可惜的是,由于身处清末民初的鼎革之际,骆成骧生不逢时,加上其性格的局限,在政治上未能尽现其才,也不免让人感觉遗憾。

0 阅读:25

论史观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