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的影响,农产品的价格一直都比较高,家庭日常开销也都增加了不少。好消息是,这一现状将会在5月份迎来改观,预计5月份将会迎来群体降价潮,涉及猪肉、鸡蛋、粮食、蔬菜等,具体是什么情况,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4月中下旬,国内生猪价格在养殖户压栏惜售,终端消费者囤积猪肉,过度下跌后的触底反弹,加上国家储备肉接连收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猪价迎来大幅上涨,从此前的6元上涨到了7.5元左右,而随着猪价的上涨,猪肉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不过猪肉价格已经涨到头了,毕竟我国生猪产能依然过剩,终端消费又未明显好转,随着猪价和肉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续就会进入下跌调整状态。而这个时间点就会出现在5月,过了5月猪肉消费恢复,产能持续下降,生猪价格很有可能就真的进入新一轮的猪周期了,所以提醒喜欢吃猪肉的朋友,最好是趁5月猪肉降价的时候囤积一点,以后慢慢吃。
近期,上海、北京、广州的口罩事件都不稳定,作为销区此前几天蛋商备货积极性很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来多少卖多少的情况,鸡蛋短时需求高涨刺激鸡蛋价格不断上涨,终端零售鸡蛋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有的地区卖鸡蛋已经不是论斤,而是论个、论盘,可见鸡蛋供应之紧缺,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但是随着蛋商备货结束,终端囤积热潮降温,鸡蛋价格也会“降温”,甚至可以说是大降在即。1、当下零售鸡蛋价格已经接近6元,终端鸡蛋需求处于低迷状态,难以支撑高蛋价。2、蛋商谨慎看待高价,备货积极性不高。3、交通运输恢复,鸡蛋供应紧缺地区减少。4、温度升高后,鸡蛋储存困难,基层养殖户会积极出货。5、近期的高蛋价已经在刺激养殖户补栏了,产能将会慢慢恢复。
正常情况下,春节之后,随着消费需求量的下降,以及温度升高后,各地蔬菜产量的增加,蔬菜价格就会不断下降。但因为受到疫情影响,蔬菜运输困难,虽然产区蔬菜产量增加,但难以达到销区,加上不断有城市进入封控状态,居民囤菜等操作进一步收紧了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蔬菜价格一直高位难降。
不过后续,温度升高后,蔬菜的生长速度和种植面积都会迎来上涨,蔬菜的供应将会增加,交通运输经过调整也得以恢复,预计5月蔬菜价格将会彻底进入降价通道,高菜价有希望一去不复返。
最近几天,先是小麦价格进入下降通道,每天下降1-2分,后来玉米价格也开始下降,预计在整个5月粮食价格会一直窄幅下降。这波下降早就在笔者的意料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1、新一季小麦即将上市,整个粮食市场都在盯着,而今年麦情良好,又没有灾害性天气,产量比去年只高不低。2、温度升高,面粉需求进入淡季。3、养殖端亏损,生猪、肉牛羊、蛋鸡产能都在缩减,饲料端对玉米需求量下降。4、现在市场就是一个“静”字,从贸易商到企业都在静静得等待新小麦的上市,粮食流通的少了价格自然会下降。5、受疫情影响,东北和华北的玉米销售进度低于往年。
不过粮食价格并不存在大降的基础,小麦价格预计会停留在1.4-1.45元,玉米价格有希望停留在1.3-1.5元,其中东北和华北的价格偏低,山东以及南方地区的价格会偏高。
虽说我国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但国际粮价上涨幅度太大,我国也将会波及,近日联合国粮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全球粮价上涨了12%,后续还有可能继续上涨20%。因为俄乌冲突仍未和解,乌克兰粮食减产已经确定。受国际粮价暴涨的影响,不少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纷纷宣布停止粮食和食用油出口,引起国际恐慌,将进一步推升粮价。为了应对原油价格上涨,欧美国家使用粮食大量生产生物质柴油和汽油。而化肥价格的上涨也会给粮价形成支撑。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