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并购为了谁爱尔眼科再收35家医院股权“优质资产”背后存隐忧

海凡资本 2024-07-30 21:43:53

海闻社讯 “并购狂魔”爱尔眼科又出手了!

7月29日,爱尔眼科公告,公司拟通过自有资金支付方式,以合计8.98亿元的价格,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院的部分股权。

据了解,近一年的时间内,爱尔眼科已经连续四次出手购买资产。

2023年9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海南爱尔、枣庄爱尔等19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同年11月30日,又发布公告拟收购唐山爱尔、衡东爱尔等7家医院部分股权。2024年5月31日,再度拟斥资13.44亿元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52家境内医疗机构股权。

自2014年起,爱尔眼科已陆续参与设立多支产业基金,为公司储备了大量优质眼科医院项目,并有效地规避了各类潜在并购风险。2017年,公司收购的欧洲连锁眼科医疗机构Clínica Baviera就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回报。

而最近的连续几次出手,也是公司认为“下沉市场”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七成以上,但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集中在省会级城市,眼科医疗需求空间广阔。本次收购标的中,除福州爱尔以外,其余34家标的医院皆为地市级、县级医院项目。爱尔眼科公告显示,35家标的医院2023年整体收入为7.49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5.54亿元增长35.31%。

公司认为,本次收购35家医疗机构的部分股权,有利于尽快完善区域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地位。

爱尔眼科几乎为公司战略提出了一套“无死角”的理由,仿佛一切理应如此,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自2021年6月的股价高点以来,爱尔眼科已经从41.98元/股一路下跌至10元左右/股。但股东总人数却从2021年6月的19.55万,涨到了2024年3月的33.84万。

毕竟爱尔眼科在过去2019年-2021年公募抱团大牛市中是极其亮眼的大白马之一,很多投资者都对其垂涎欲滴,但是“涨太快了不敢买,等回调再买”。

于是,爱尔眼科跌到了30元,买!爱尔眼科跌到了20元,买!终于爱尔眼科一度跌破了10元,股东人数增长反倒也慢了下来了,毕竟到底还能不能买,也不太好说了。

当然,公司依然还有很多拥趸和意见领袖,“套”得有深有浅的股东们依然认为这是当下最优质的资产,公司的每一次并购,他们都忙着摇旗呐喊,虽然这一切只带来了继续下挫的股价,三年跌幅超过75%,可以说是“价值毁灭”了。

实际上,早就有不少人对爱尔的模式提出质疑,此前就有投资者表示:“公司外延出的业绩已经没有意义了,拿股东的钱跟不停融资的钱装体外的资产,应该只看内生了。并购做的营收利润增长,都是不分红不回报股东弄的报表游戏而已。”

虽然爱尔眼科的业绩一直以来都非常优秀,但公司商誉比例已经达到了33.35%,截至2023年底,公司商誉达到65.33亿元,同时又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3.84亿元。而在2014年启动基金并购模式前,爱尔眼科的商誉只有2.49亿元。

而且,爱尔眼科去年曾表示,并购基金模式的使命已经完成,会在未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并购真的效果有公司说的那么好,又何必停止呢?

在互联网上,爱尔眼科也争议不断,屡屡冲上热搜,据爱尔眼科发布的《2021年度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爱尔眼科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2年3月31日)存在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80项,涉及罚款金额合计236.78万元,主要涉及医疗广告、卫生监管、消防等方面。2022年,微博话题#爱尔眼科广告配文称近视有罪#冲上热搜,涉事公司淮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被罚款2.65万元。处罚事由包括:发布未经审查批准的广告;用奥运击剑冠军仲满的代言图像误导消费者;配文“近视有罪,摘镜有理”对近视患者带有偏见、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专家表示,爱尔眼科收购盈利医院,把表现不佳的医院隔离在表外,积累的风险并没有消失,而被收购的资产是否真的有那么优质,在宏观下行三四线人口与地产双停滞的当下,也还有待商榷。并购基金模式本身就是杠杆,爱尔眼科也需要对支撑杠杆的资本负责,“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最近6年,爱尔眼科分别在2018年、2020年和2022年进行了增发,共计募资76.19亿元,而同等时间内,公司累计派息仅约为45亿元。与此同时,2023年,公司净利润达到33.59亿元,同比增长33.07%。这样增速的大白马,依然还要向股民要钱,这到底是为什么?如此“优质资产”,大家怎么看?

1 阅读:146

海凡资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