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toutiao.com/is/ijbG579p/ - 管道辩证:复杂中医简单学7(第三章管道辩证之药第一节1、2) - 今日头条
接上回
二、管道辩证的中药三剑客:
1、金希聪与半夏、天南星、滴水珠:
中药治病机理是‘以偏纠偏’,而偏性就是毒性,吕鹏医生说到中药里的毒药,就不能不说管道辩证的主药,也就是天南星科药用植物三剑客:半夏、天南星、滴水珠。

吕鹏医生中医毕业后进入临床,看《岳美中医话集》尾篇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叫《星夏之歌》和《滴水珠咏》诗集序,是岳美中前辈写给浙江东阳老中医金希聪的两本书的序,金希聪老中医被称作诗医文俱佳,一生致力于研究生用半夏、天南星、滴水珠的功用药性,用诗文的方式发挥,打破了夏星珠的常规温燥僵化思维,想常人不敢想,用常人不敢用,每味药的使用剂量都是三十六十九十,甚至天南星使用量每日突破一二零,并总结出温、寒、升、降、燥、润、散、敛八大性能,取得了非常实用宝贵的经验,经过多年辗转,吕鹏医生得到了这两本书的影印本,经过近二十年的夏星珠用药实践,验证了金希聪前辈的经验的正确性,正是在夏星珠应用基础上启蒙了管道辩证的开端,不敢贪天之功,所以我用《管道辩证:复杂中医简单学》这个小册子向金希聪前辈致敬。
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翻看金希聪前辈的相关书籍如星夏之歌和滴水珠咏合集的《杏林三唱》以及医案《医林仗义》等。
《星夏之歌》诗例:
人间星夏具神奇,
或合或分灵活施。
但愿方家先放胆,
更求药店勿攒眉!褒其不利贬其制,
知者惟医罪者医。
双玉一汤无限好,
效如桴鼓莫多疑!
《星夏之歌》和《滴水珠咏》诗集序节选:
夏偏左效、星多右痊,
额前夏用、脑后星施。

2、夏星珠炮制之误:
《伤寒论》中多数中药使用极少炮制多数是生药,炮制的目的是减毒增效、利于入口,所以吕鹏医生认为炮制品的本意是用于丸散膏丹中;而汤剂中因为有水液的加热、析出和过滤,用原生药材也相当于被炮制了,这样有效成分更有利于机体吸收。

显微镜下的草酸钙针晶束
半夏、天南星、滴水珠都是天南星科药用植物,都含有草酸钙针晶俗称“毒针晶”,毒针晶在绿色植物中多少都会有,本身是无毒的,毒针晶以极其细微集束的状态出现,像很多又细又乱的针一样会引起咀嚼方口腔黏膜的针刺样痛感和灼热不适感从而放弃食用,吕鹏医生把这个物理刺激作用称作“物理防御物”,是植物进化中用来保护自己不被吃掉的武器,典型的如荨麻叶、魔芋、山药皮都含有这类物质,而夏星珠中毒针晶的含量格外多一些,因为生用直接口服会导致所谓的中毒反应,所以都被当做毒药谨慎使用,但是在煎煮后服用溶出液实际是无毒的,在用水长时间煎煮后,只有一少部分毒针晶会跟随药水过滤出来,因为毒针晶不溶于水,静置十分钟左右后会出现一定量的沉淀物,把沉淀物去除后,药水基本是无毒的。

玻璃杯中药沉淀示意图
这是金希聪能够放胆大量使用夏星珠治疗二百多种疾病的药理基础,充分释放了千百年来禁锢在夏星珠上的莫名枷锁,而不进行炮制加工的生药,最大限度保存了有效成分,临床疗效才能有所保证,吕鹏医生看《伤寒论》中半夏入汤剂的使用,仅仅是切片洗去涎就直接水煮服用,而后世基于生食有不良反应而开始过度炮制,炮制的半夏需要泡水半个月,频繁每天换水,泡到药水起泡浑浊,有效成分都溶于水倒掉了,反而毒针晶不溶于水还留存在药体里,这操作简直是莫名其妙、令人发指、暴殄天物,这不是炮制而是在制造药渣,是神传中医的罪人。

形同药渣的制半夏
食用魔芋同属天南星科,一样存在毒针晶,生食的中毒反应如舌喉肿大、痒痛、灼热等和夏星珠中毒反应完全一致,而不慎生吃后的解毒也是一样的,可以嚼生姜取汁缓慢含咽即可解,而魔芋的水溶物经过加工后制成的魔芋冻、魔芋粉、魔芋丝等被当做可口的食品搬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在云南吕鹏医生的居住地,魔芋制品可以烧烤、涮锅、油炸、炖煮多种吃法,这说明魔芋是安全的,同样的场景复制到夏星珠上一样适用,所以药典中关于夏星珠的炮制方法和当做毒药来管制的问题急需纠错,这需要中医人共同努力。

南星科植物魔芋制成的食品
3、中药汤剂服药法要关注“去沉淀”问题:
金希聪前辈关于夏星珠的熬服法,在他的著述书中详细介绍了夏星珠切片方法,更不厌其烦的叮嘱服用汤药前一定要留有充足时间充分去沉淀,这是完整继承了《伤寒论》中“去滓”的方法。吕鹏医生认为《伤寒论》中典型的熬服法对后世临床都具有指导意义,如“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这段话,去上沫是祛除阻碍升清的飘在水面上的杂质,煮取三升的“取”是指过滤,过滤后才能知道煮出来三升,很多解释把去滓等同于去除药渣过滤之意,而前面已经有煮取三升的描述,古人惜字如金言简意赅,如果前面描述了煮取三升是过滤药渣那么下面的“去滓”就没有必要再描述一遍过滤药渣,吕鹏医生翻阅《说文解字》中对滓的解释就是沉淀物,那么《伤寒论》的“滓”当做沉淀物解释更符合实际情况,综上可以得出结论,《伤寒论》的时代已经知道汤药的沉淀物不能服用,除了不溶于水的毒针晶类物质外,还有其他的不利于人体的混煮络合物也不溶于水,所以过滤汤汁后就需要“去滓”,汤药喝之前用十分钟的时间充分去沉淀这一点需要临床中医重视。
4、夏星珠在管道辩证中的应用实践:
(1)夏星珠的应用基础是痰生百病:
夏星珠同源三歧,都属于天南星科植物,所以功用非常类似,所治的范畴大概都和“痰”有关。
中医古语有云:‘百病皆由痰作祟’。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皆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倶有”。
在疾病的前中后阶段,不管是经络之痰,还是显化之痰,抑或附丽之痰,痰作为机体水液粘稠产生的病理产物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都有实际的影响,治痰的药物始终都有介入的机会,或协治、或阻断、或预判、或善后,那么夏星珠作为治痰药,吕鹏医生认为在百科疾病的普遍使用从病理上是说得通的。观察金希聪的《医林仗义》中的医案,几乎可以看到从头到脚所有的疾病都有使用夏星珠,或单用,或联用,或穿插用,如果大众眼中的中医特色是辩证论治一人一方,那么金希聪前辈的夏星珠使用就是百病一方,一人一方和百病一方是常与变的区别,皆是中医之道。
(未完待续请翻看头条文章 —— 管道辩证:复杂中医简单学9第三章第二节4段半夏天南星滴水珠的管道辩证应用)
如果您对独创的管道辩证这本小册子内容感兴趣,可以关注点赞收藏,欢迎转发,如果有想法,欢迎留言。